•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路演回放
  • 7:市场
  • 8:艺术资产
  • 9:路演回放
  • 10:评论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东方红睿阳混合基金
    今起发售
  • 有备而老 需要发展银发经济
  • 指数基金迎风起舞
    博时深证基本面200ETF半年涨幅破50%
  • 广发基金任爽:货币调控新常态下利率水平重新定价
  •  
    2014年12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东方红睿阳混合基金
    今起发售
    有备而老 需要发展银发经济
    指数基金迎风起舞
    博时深证基本面200ETF半年涨幅破50%
    广发基金任爽:货币调控新常态下利率水平重新定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广发基金任爽:货币调控新常态下利率水平重新定价
    2014-12-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4年11月22日晚,中国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存款利率下调25BP,贷款下调40BP,取消五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在随后周二的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将14天正回购利率相应下调20BP。央行在2014年使用各种公开市场工具,包括SLO、MLF、SLF、PSL以及定向降准等措施后,最终还是启用了价格工具,剑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降息时点略早于市场预期,但既然央行开始使用价格工具进行调控,也算是对于过去高企利率水平的纠偏。从以往投资经验来看,疲弱的实体经济、萎缩的投资需求、央行各种数量上的投放、再加上降息,都是刺激债市走强的有利因素。可是降息后债市实际走势如何呢?在降息后首个工作日,十年金融债下行近30BP至3.85%附近,下探幅度与降息幅度相当。但随后收益率逐级走高。

      12月8日下午中证登发布《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随后第二天,12月9日,债市整体纵身一跳,创罕见最大单日跌幅。十年金融债当日最高成交4.80%,尾盘缓慢回落,近期维持在4.2%-4.3%水平。而AA评级资质尚可城投债收益率也从5.2%-5.5%反弹120BP至6.70%左右水平,资质略差品种反弹更高。债市巨变引发众多发行计划延期推迟。

      而货币市场收益率也是一路走高,虽然银行间7天回购加权“维稳”在3.5%左右位置,但跨年资金已经是7%收益率水平难以获得,交易所7天回购12月17日已经突破了10%,这还是在IPO尚未开始冻结的情况下。短期融资券跌幅更加惨烈,AAA质优评级CP从11月中旬4.0%低点上行了100BP至5.0%位置,三个月内品种更是上行了200BP左右。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债券和货币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调整如此剧烈,究其原因,众说纷纭。一方面中证登横空飞来的通知是黑天鹅事件,直接导致交易所市场三四千亿杠杆即将失效;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这个事件,11月中下旬逐渐趋紧的资金面也是重要推手。货币市场面临严峻挑战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在利率市场化与经济转型过程中,央行的调控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央行在11月份之前,通过各种渠道投放的资金已经成功降低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但向信用领域传导并不顺畅,企业平均加权贷款利率仍然高企。对于地方融资平台来说,今年审计清理地方债务,43号文严令规范融资行为,偏门是在被堵上,而正门开启的进程略显缓慢。对于实体经济中小企业来说,银行惜贷情绪普遍,融资难度并无明显缓解。股票融资注册制缓慢进行。刚性兑付政府兜底思维使得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溢价并不显著,民企中小企业发行仍存困局。

      下半年股市吸引了较多资金入市,而降息后波澜壮阔的行情更使得券商两融业务成为吸金利器。巨量资金从房市、理财产品跑步入场,券商融资业务也从货币市场上抽取了巨量的资金。较强的赚钱效应引发大规模资金流动,市场原有利率水平难以维持,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蝴蝶效应便带动整个货币市场利率水涨船高。

      在定存收益率早已不能作为基础利率之后,市场对于基础利率定价始终存在分歧,不管是采用R007还是SHIBOR3M,其定价水平不仅影响债券整体曲线,涉及众多企业公开发行债券融资成本,更也是影响股票价值的基础因素。央行目前操作并不能兼顾数量和价格,市场预期也会不断出现反复,逐渐摸索均衡定价水平,维持一段时间,直到下一个新的因素出现,市场再调整达到新的均衡。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或许会反复出现过去一个月以来的剧烈波动,不得不承受过山车行情。央行的调控需要大的智慧,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也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在把握长期趋势的同时,做好流动性管理,留好安全垫。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当然也会面临很多好的机会可以把握,充分享受剧烈调整过程带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