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特别报道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财富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金科股份:
    未来五年500亿加码新能源
  • 洋山港开建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 红星发展控股子公司获近亿元土地补偿
  • 信息披露导读
  • 海亮集团“尝鲜”农业全产业链
  • 迦南科技固体制剂装备技术国内领先
  •  
    2014年12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司·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1版:公司·信息披露
    金科股份:
    未来五年500亿加码新能源
    洋山港开建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红星发展控股子公司获近亿元土地补偿
    信息披露导读
    海亮集团“尝鲜”农业全产业链
    迦南科技固体制剂装备技术国内领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亮集团“尝鲜”农业全产业链
    2014-12-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吴正懿

      

      从未做过农业的海亮集团,一开始就高起点选择了自建、自管、自营的全产业链模式,覆盖了有机肥、饲料生产及全程冷链等各个环节。如此庞大的横跨一产、二产、三产的生鲜食品全产业链,在国内尚无先例。记者日前从海亮集团获悉,公司旗下农业食品品牌“明康汇”首批专卖店将于27日开业。按海亮集团的规划,农业板块将力争在2020年达到1000亿的营收规模,成为集团最大的业务板块。

      业界不免发问,开创国内首个生鲜食品全产业链模式的,竟是从未涉足农业的“门外汉”浙江民企海亮集团。海亮为什么敢下这样的赌注?

      实际上,虽然行事低调,但在资本市场,海亮集团已掌控海亮股份、四川金顶两个资本平台。前者是中国铜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后者正借助资产重组向云计算领域转型。此外,海亮集团旗下产业还涉及教育、地产、金融、环保等多个领域。2013年度,海亮集团的产值超千亿元,排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6位。

      “海亮不差钱,”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冯海良向记者透露,目前在农业板块的投入完全依赖公司自有资金。记者从侧面了解到,目前,海亮集团已投入农业领域的投资规模约50亿元,未来5年内计划总投入超过400亿元,在前3年则将完全依靠自有资金。

      海亮为什么要做全产业链式投资?冯海良的说法是,首先当然是为了企业能持续发展,看中了生态农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其次,通过集约化规模生产,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一些收入;另外,通过规范用药,为环境改善做出一些贡献;最后,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尽企业最大的责任,“我们一直在想,怎么能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只有全产业链、全透明化的运作。通过对所有环节全部把控,来避免系统和割裂性风险。”

      冯海良的回答,与联想几年前投资果业全产业链时,柳传志的说法如出一辙。不过,联想的全产业链模式仅限于水果单品。

      在3年蛰伏之后,海亮在全国精挑细选了22个农业基地,在黑龙江、云南等地建设越冬、越夏应季种植基地,确保持续供应蔬菜;在安徽、江西等地建设土猪和土鸡种源建设生态养殖基地。海亮相关人士介绍,公司种植、养殖的标准高于国内标准,参考欧盟标准。

      另一先进武器是翔实透明的农产品追溯体系。通过产品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获得产地信息、是否转基因、播种与收获日期、最后一次用药信息、物流温度与时间等。团队方面,公司从全球顶尖农业科技公司先正达等企业高薪引入技术精英。截至目前,明康汇有2位专职教授、1位半职教授担任公司高管,技术、管理团队中有博士5名、硕士82名。

      不过,毫无疑问,食品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比较长。这也是一些资本大佬既想大举进军农业,却又忧虑重重的原因所在。明康汇相关人士也透露,比如蔬菜种植,公司投入的各类成本比一般的规模种植要高出50%,但在前期推广中,售价只会高出一般农产品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