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调查
  • 8:特别报道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年末盘点 中国汽车行业2014热点
  •  
    2014年12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汽车周刊
    年末盘点 中国汽车行业2014热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年末盘点 中国汽车行业2014热点
    2014-1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蒋成先

      还有不到一周,2014年即将过去。回首望去,这一年究竟带给中国汽车什么念想呢?是揪心的“N连降”?是销量排名上的“我哭豺狼笑”?是略带伤感的人来人往?还是新兴媒体电商平台新秀的横空出世?通过下边的这个小小的盘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整理一下思绪。

      ⊙蒋成先

      

      杭州限牌:中国汽车限购城市的缩影

      3月25日晚7时,杭州宣布从次日零时起实行机动车限牌,成为继北京、贵阳、上海、广州、天津之后,国内第六个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同时,5月5日起杭州按车辆尾号限行。“‘土豪’买下125辆微面囤牌”“各大4S店挑灯迎市民疯抢”“一名车主买空某4S店”“限牌把二手车商逼跳楼了”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新闻不断出现。

      在经过了限购的“阵痛”后,杭州的4S店也开始慢慢恢复,在豪华品牌、二手车业务等的带动下,部分经销商完成了七八成的任务,但“惨淡经营已成常态,”有业内人士表示,昔日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限购城市“共有”的一个现象也开始在杭州“蔓延”,那就是由于市民需要花大价钱(或者更多的时间)才能获得牌照,这就会刺激了他们去购买高档品牌汽车,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受到挤压。

      由于杭州“一夜限牌”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负面舆论,国内许多“潜在限牌城市”都曾曝出限购传闻,甚至引发了“抢车”恐慌,这也让各地政府在进行此类政策的决策时,显得更为谨慎。最近的例子便是江苏省明文规定“(江苏各地)采取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措施,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在实施30日以前,向社会公告。”

      零整比惹的“祸”?汽车反垄断远未结束

      6月10日,商务部正式宣布将对国内汽车市场上潜在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两个月之后(8月份),“处罚之刃”开始落下:湖北武汉4家宝马经销商被罚162万元;日本精工等12家零部件或轴承企业罚款合计约12.4亿元;一汽-大众被罚2.4858亿元,湖北鼎杰等8家奥迪经销商被罚款共计2996万元;克莱斯勒公司处罚款3168.20万元,其3家经销商也被罚款共计214.21万元……

      引发这一系列大“罚单”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4月初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发布的“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其中曝光了众多进口车零整比过高的情况,并指出汽车维修中肯能存在着惊人暴利。国内部分汽车企业由于设定总经销商是其唯一正规进口渠道,所以总经销商在价格上具有绝对的控制力,这导致部分进口车和零部件的价格是海外同款车型的数倍。

      美规车被禁 平行进口开放再成谜?

      2014年8月底,上海市政府宣布将推动自贸试验区内“平行进口汽车”政策试点,上海自贸区将为平行进口车提供售后保障,未来平行进口车也可享有“三包”等售后服务。

      11月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了“加紧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业内普遍将将此看做是平行进口车政策已经得到了国家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似乎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政策的波动,平行进口车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12月16日下午,商务部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召开 “品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修订座谈会”,人们发现,新版《办法》中仍规定“不得以销售汽车的名义销售已在境内外办理登记或者使用的车辆”。这就意味着,禁止进口车在中国市场 “二次销售”,将对平行进口业务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对美规车。

      由于按照美国的法律,车辆出厂后全部都是完税并登记注册,按照《办法》征求意见稿,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美规车就都成了“二手新车”,这就意味着,新的《办法》将美规车排除在外。

      

      

      

      

      

      

      

      

      

      

      

      

      

      汽车电商风起云涌?

      今年“双11”期间,除了实体汽车厂商,各大汽车门户网站如易车网、汽车之家等也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在电商领域加码。毫无疑问,汽车已经成了下一个互联网增长的新入口。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双11”当天汽车之家确认的订购总量为37117辆,全款方式购车成交量为2488辆;易车方面的全站线索订单532331个,其中当天确认成交量为15796辆;而天猫整个“双11”购车狂欢节期间,订单量为5.07万辆。此外,车讯网也宣布,从11月8日到11日共完成汽车订单135辆,交易额2000万元。

      目前,车企在网上卖车的主要采用自建电商平台、与专业汽车网站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店这三种模式,而随着“全款买车”等新模式的诞生,汽车电商也开始不仅仅局限于“集客”和促销等简单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整车电商仅仅是汽车电商领域的一部分,而展得比较成熟的。其实是在汽车后市场领域。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狭义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5年内将超过1万亿元,十年内超过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在此背景下,后市场的发展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这一领域也悄然渗透,除了传统企业的电商化探索外,以养车无忧、车易安、e保养、车蚂蚁等企业为代表的创业型平台也在近年先后出现,并且不少企业都已获得资本青睐,其中养车无忧网甚至受到16家国际大牌VC/PE的追逐。

      汽车租赁行业是“蓝海”还是“坑”?

      11月18日,一嗨租车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2美元,股票代码为“EHIC”,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家登陆美股市场的租车企业诞生。而就在两个月之前的9月19日,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巨头”——神州租车则登陆港股。

      实际上,国内租车市场已经被视为新的投资“蓝海”。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租车市场的整体规模由2008年的90亿元上升至340亿元。罗兰贝格机构预计,到2018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人民币。

      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在线租车更在租车领域表现突出,2013年中国在线租车市场交易规模达34.2亿元,同比增长69.5%,预计未来四年,线上营收增速均高于20%。

      如此巨大的潜力市场,加上一嗨在O2O领域的悉心建设,让注重成长性的投资者看到了契机。资本逐利的嗅觉以及商业合作互赢的力量,吸引了携程、企业号控股等股东,不过多数资本对P2P租车产生了更为浓厚兴趣。

      今年中旬,宝驾租车、PP租车相继完成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A轮融资后,今年11月份,PP租车再次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而宝驾租车也不甘示弱,再次完成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东风汽车8亿欧元入股PSA

      3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正式入股标致雪铁龙集团,总共出资8亿欧元,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双方在北京签署“全球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将在国际业务、商品和技术协同、采购及供应商体系协同等多方面深化全球合作。这是我国车企“走出去”中为数不多的大手笔。

      10月30日,神龙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简称PSA)正式签订总经销(中国)标致及雪铁龙进口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2015年1月1日起,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将成为标致雪铁龙集团标致品牌和雪铁龙品牌乘用车在中国的独家进口总经销商。

      这意味着PSA在华进口车业务(不含DS)将转移到神龙汽车公司。根据计划,2015年将有标致4008、标致RCZ、雪铁龙C4 Aircross、雪铁龙新C4 PICASSO四款进口车型在东风雪铁龙(微博)和东风标致网点销售。

      私家车6年免检“催火二手车”?

      根据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自9月1日起,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不得指定检验机构,推动机动车异地年检,等18项有关汽车年检的新政策正式出台。

      新政策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自2014年9月1日起购买的新车将可以享受6年“免检”政策。此政策一出台便让不少消费者拍手称赞。而像严格检验机构从业人员条件、禁止政府部门开办检验机构、规范机动车检验工作程序等规定也进一步规范了汽车年检制度的公正性与透明性。

      除此之外,推动机动车异地检验、简化检验工作流程、创新检验工作便利措施、完善检验机构联网监管平台等规定也逐步将年检这一项复杂的制度更加便捷且人性化。

      燃油消耗限值让自主品牌“亚历山大”

      9月25日,工信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2013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其中,一汽、华泰、北汽等27家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达标;克莱斯勒中国、通用中国、日产中国等13家进口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

      为了督促实现“到2015年我国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6.9升/百公里,2020年要进一步降至5.0升/百公里”的目标,工信部还向汽车厂商明确了一系列惩处措施,包括公开通报、暂停新车申报和停止新上产能审批等,显示了有关部门的决心。

      由于近几年来SUV、大排量车型的热销,导致了许多进口车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能达标。而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尽管过去多数主打小排量车型,但在节能技术应用和研发上较为滞缓,也造成了油耗不达标的现状。在产品结构调整较为困难的大背景下,广汽、力帆、北汽、上汽等自主品牌都加大了新能源汽车的投入。

      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12月16日,商务部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品牌管理办法修订座谈会”,并就2015年实施的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讨论。据悉,《办法》(征求意见稿)最终版本有望在修改后于明年年初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