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新闻·财富管理
  • 5:新闻·公司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特别报道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价格连续回落 资金面警报基本解除
  • 百点长阳重聚人气
    沪指重上3000点
  • 融资余额万亿瓶颈初显
  • 期指大涨 持仓降低
  • 坚守或调仓 基金纠结年终换股
  •  
    2014年12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3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新闻·市场
    价格连续回落 资金面警报基本解除
    百点长阳重聚人气
    沪指重上3000点
    融资余额万亿瓶颈初显
    期指大涨 持仓降低
    坚守或调仓 基金纠结年终换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价格连续回落 资金面警报基本解除
    2014-12-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程元 ○编辑 剑鸣

      

      经历了上周资金价格的大幅上蹿后,本周来,银行间市场主要品种资金价格已连续四日回落,宣告始于上周的资金面警报已基本解除。

      尽管昨日公开市场连续第9期“零操作”,但这丝毫未影响资金面回暖。由于此前IPO冻结资金本周陆续解冻,加之年末超万亿的财政存款陆续投放,银行间市场上隔夜和7天期回购利率已连续4个交易日回落,受益于此,银行间债市也连续上涨。

      业内人士称,尽管资金面已安全度过年末IPO洪峰,但从央行近期态度来看,货币当局对金融加杠杆的行为仍较为谨慎,未来资金面或仍将保持紧平衡状态。

      银行间市场昨日数据显示,25日,7天回购利率已回落至4.87%附近,短短4个交易日,已较上周高点回落了超20%。而隔夜回购利率也连续4个交易日回落,至3.48%附近。

      “此外,媒体昨日报道非银同业存款与同业借款虽纳入存贷比,但无需缴存准的消息,可大幅减缓资金面波动。”某券商固定收益部研究员指出,这令短期降准可能性大幅下降,但可提振市场对跨年资金面的信心。

      本周资金面好转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是,上周市场传闻央行通过续作MLF和SLO进行“暗箱”操作后,令市场对后续央行出台各类定向宽松政策的预期仍存。

      如此情景,也令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无为”更有理由。12月25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暂停任何操作,令本周延续了上周“无净投放亦无净回笼”的格局。

      事实上,自11月25日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一直“零操作”,央行有意暂停此前常使用的公开市场这一窗口,来释放量价信号,反映出货币当局认为目前无需通过公开市场来调节银行间市场流动性。

      回顾资金价格波动最大的上周,央行的态度也值得玩味。市场预期的降准并未出现,而是通过有限的多种定向投放工具,来向市场注入有期限的流动性支持。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也显示出央行有意在银行间市场维持相对紧平衡的格局。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记者表示,即使有信贷投放加速,以及资本外流给金融市场带来的紧缩效应,央行仍然可以通过对冲政策来保持利率的稳定。但事实是,在近期利率水平明显上升的过程中,央行只是采用SLO、MLF等短期工具向市场释放了资金,却并未全面降准,相信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央行对金融加杠杆的担忧。

      无论如何,受益于资金面回暖,银行间债市整体继续上涨。25日利率债品种的收益率整体继续下行,尤其是能反映流动性状况的短期利率债品种。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1年期国债140028交投活跃,带动收益率曲线下行6个基点至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