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艺术资产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以退为进
  • 市场风格持续分化 基金仓位稳中有降
  • 借助大数据技术拓展指数化投资的新领域
  • 年末资金战正酣
    鑫元货基迎配置时点
  • 首只非银ETF联接基金
    29日起售
  • 资产证券化迎来发展新时代
  • 博时产业新动力
    灵活配置混基获批
  •  
    2014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以退为进
    市场风格持续分化 基金仓位稳中有降
    借助大数据技术拓展指数化投资的新领域
    年末资金战正酣
    鑫元货基迎配置时点
    首只非银ETF联接基金
    29日起售
    资产证券化迎来发展新时代
    博时产业新动力
    灵活配置混基获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产证券化迎来发展新时代
    2014-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石雨欣

      

      2014年债券发行量同比增长32%达到11.9万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发行量3118亿元,同比增长12倍多,全年发行量超过历史发行量总和的2倍多,资产证券化在2014年出现爆发式增长。资产证券化占债券发行量的比重从2013年的0.26%升至2014年的2.62%,占信用债的发行比重也从2013年的0.65%升至6.01%,在债券市场中成为不容小觑的重要品种。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组合或者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简单来讲,资产证券化就是将贷款、应收账款等资产打包以证券的形式出售,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实现再融资。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早,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80年代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到2007年发展到顶峰,截止2007年底,总规模达到11.1万亿美元,占据美国债券市场的35%,其中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占73%,2008年次贷危机后规模有所缩减。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始于2005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8年监管层暂停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直到2012年正式重启。2013年《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资产证券化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11月底,《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将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取消逐笔审批,这无疑会加大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快速扩容。

      从2014年资产证券化发行的种类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仍占绝对地位,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占到80%以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基础设施收费权等资产证券化也快速增长,新出现信用卡应收款和银行债权等资产证券化,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日益多样化。在信贷类基础资产中,贷款全部为正常类,AAA级债券占比近7成,基础资产质量普遍较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起人早期主要是国开行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014年已经拓展到城商行、农商行、租赁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众多机构。不仅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断多元化,参与者也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相比,资产证券化首先是资产支持融资,完全隔离的基础资产,与发行人的整体信用无关,而传统融资方式以企业的整体信用为基础。其次,资产证券化是结构化融资,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资产是发行购买的基础资产,负债是发行的资产证券化,SPV是没有破产风险的实体,即使发行人的破产,发行人的其他债权人对基础资产没有追索权。最后,资产证券化一般通过分层设计实现内部信用增级,次级档为优点档提供信用支持。由于资产证券化能够实现风险隔离,有利于缺乏流动性但预期未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提高流动性,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风险资产的出表,因此,资产证券化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由于进行了资产的多级衍生,导致资产证券化被加杠杆,风险放大,一旦基础资产出现问题,衍生资产的风险被放大。但目前国内的资产证券化不允许再证券化,风险未被放大,市场风险相对可控。随着基础资产的日益多元化、投资者参与度的提高以及制度安排的推进,资产证券化将迎来发展的新时代。 (作者系华安基金固定收益部债券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