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8:特别报道
  • 9:公司
  • 10:市场
  • 11:市场
  • 12:评论
  • 13:艺术资产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牛市“分裂” 成长股经历煎熬时刻
  •  
    2014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基金·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基金·焦点
    牛市“分裂” 成长股经历煎熬时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牛市“分裂” 成长股经历煎熬时刻
    2014-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A股交易在2014年仅仅剩下最后一周。在涨势如虹的市场面前,投资者却发现今年的行情绝不等同于传统意义的牛市。

      在这波稍显特殊的行情里,在各自不同主题的支撑下,分别促成了几个不同板块的强劲表现。最具有赚钱效应的当属在2013年行情中表现较差的板块,而唯一还处在煎熬当中的仍然是此前提早走牛的创业板成长股。

      ⊙本报记者 安仲文

      金融股的牛市

      显然,今年10月启动的A股行情完全是由少数行业带动,资金集中效应明显。以11月24日至12月19日这段区间为例,跑赢上证综指的只有两个行业,一个是非银金融,一个是银行,这意味着金融板块几乎完全主导了本轮行情,而其他所有行业同期则全部跑输上证综指。

      资金为何在本轮行情中集中于金融股?有市场人士认为,首先是此次市场大幅上扬由于没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而是风险偏好提升、资金面宽松等带来的资金推动型行情,当大量资金迅速涌入股市时,也只有大盘蓝筹股有如此大的容纳能力;其次是在市场持续走强的前半程,低估值金融板块是最易受到资金关注的;三是产业资本频繁举牌银行等低估值公司,起到了很强的示范效应,蓝筹股的行情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一些基金公司也注意到近期两市的日均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远远超过2007年市场最为疯狂的时候,已属于世界级别。如此巨额的成交量与杠杆资金有很大的关系。支撑此轮市场上涨的是场外增量资金的入场,这些资金中有大量的杠杆资金,如依靠融资融券获取的资金。根据Wind数据,截至上周五,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超过1万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显示仅有4000亿元。两融的标的集中在主板市场,银行、券商和其他一些中字头个股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这也是资金集中于大盘蓝筹股的重要原因。

      在上述因素支撑下,金融股成为了本轮机构投资者赚钱的利器,券商股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普遍实现股价翻倍,上周五再次涨停的中信证券市值已经高达3160亿。也正因为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疯牛般的表现,A股市场的投资者几乎认定牛市已经开启;但是在指数快速上涨的同时,A股市场普遍杀跌个股的现象却应值得警惕,显然如果个股普遍杀跌的局面得不到扭转,券商股的独立行情可能也难在如此高位持续深入。

      大摩华鑫基金相关人士也指出,杠杆资金是典型的双刃剑,推动市场上行的力度和幅度很大,但在积累一定盈利后其带来的市场的下行力度和幅度同样巨大。同时,资金过度且持续集中于金融股带来的后果就是不利于行业的轮动,一个持续上涨的市场需要行业的轮动来维持,这样后续的承接资金会比较积极。目前市场热点已有一定扩散迹象,未来如能继续向二线蓝筹甚至优质的白马成长股蔓延,这可能是观察本轮行情能走多远的重要指标。

      

      基建股或接棒

      先进制造业被一些基金经理视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重要助手,这也体现出整个市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认可和追捧,它也极可能成为接棒券商股的重要板块和主题。

      尽管金融板块在此前的市场表现中一枝独秀,其他板块普遍跑输市场,但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板块相对而言也取得了不错的股价表现。以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为例,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数据统计,截至12月19日,景顺长城能源基建股票基金过去6个月净值增长率为33.22%。南方小康基金的表现更是强劲,截至12月19日,南方小康产业ETF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高达60.6%,

      南方小康基金经理柯晓向《上海证券报》指出,“一带一路”简单来说,是“修路搭桥放贷款”,将国内市场饱和的工业投资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路、公路、基建、核能、电力等技术输出到周边国家,同时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而促成其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是,目前这类股票市盈率为14倍,市净率为1.6倍,而市销率只有0.25倍,这意味着,在预期订单可以落实的情况下,巨大的营运杠杆将带来企业盈率的高增长,同时带动估值水平的提升。这将成为又一个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戴维斯双击的经典案例。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基金经理鲍无可也认为,“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所涉及的周边大部分国家基础建设相对落后,近年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是受制于硬件设施。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部分领域甚至存在产能过剩。通过“一带一路”进行基建输出并开辟新的贸易出口市场是很好的抓手。

      显而易见的是,“一带一路”战略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这给俗称中字头的大型央企带来了巨大的业绩增长预期,同时也给一些在该领域具备技术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带来了二次增长的机遇。据中金统计,“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46 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 总量达20 万亿美元(约全球1/3)。中金公司初步估计,未来十年中国对“一带一路”规划地区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 左右,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总投资有望达到1.6 万亿美元。这些数据未来将随着一带一路更为详细规划的披露而更新。正如南方小康基金经理柯晓所判断的,“一带一路”的投资机会可能不是短期的主题投资,而是贯穿数年的长期增长机遇,也使得相关板块可能面临巨大的估值提升机遇。

      

      “真成长”仍在煎熬

      必须注意到的是,此前资金集中于金融股的现象在近期稍有收敛,一些主力资金在金融板块获利了结后转而布局其他板块,如上述涉及“一带一路”概念的相关公司,在上周的市场中,工程机械板块强势崛起体现了某些资金的这一意图。但是作为今年A股最衰的板块,中小市值抑或新兴产业似乎还完全看不出被资金“照顾”的意向。

      宏大的转型逻辑也完全改变不了主力资金留在主板蓝筹公司的热情,尽管投资者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新兴产业也正在逐步侵蚀和颠覆传统产业。然而,基金经理仍然相信短期的机会比长期机会更有吸引力,甚至基金经理们的具体操作也出现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基金经理有心布局金融蓝筹,却无奈难以解决重仓中小盘股的包袱。

      科技、互联网、传媒几乎成为今年A股行情中表现最差的板块,也严重拖累了一些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的净值表现,尤其是在今年四季度蓝筹股崛起的影响下,重仓成长股的基金经理的排名从前二分之一进入后二分之一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个月的行情表现就摧毁了成长型基金经理一年的劳动成果。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新兴产业板块都在今年表现出“走熊”的态势,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金融在整个成长风格表现萎靡时依然表现强劲,其市场风头也不亚于独领风骚的券商股。互联网医疗领域,宝盈策略增长基金、宝盈核心优势基金重仓持有的朗玛信息今年以来股价涨幅一度超过300%,其市值截至上周五高达200亿,朗玛信息已经成为基金经理抱团持有的品种,公司三季报显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清一色为公募基金。

      此外,另一只互联网医疗概念股也给基金带来丰厚的正收益,诺安股票基金重仓持有的海虹控股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也高达51%,该股当前股价已经创出其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市值更是高达284亿。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基金重仓持有的东方财富、同花顺、银之杰、中科金财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分别达到280%、360%、198%、208%。

      但是,对于苛刻的成长型基金经理而言,也许很难把握这类品种的投资机会。显然,观察上述个股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业绩与估值匹配程度偏离较大。其中业绩表现最差的海虹控股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不足300万,但其市值已经接近300亿,而海虹控股本身却缺乏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流量入口,但是其讲出的故事已经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基金经理,而且也给基金带来了正收益。而这也给那些从事“正儿八经”成长股投资的基金经理带来了进一步的刺激,特别是对那些投资品种在整个大行情中严重跑输蓝筹股,以及在成长股内部跑输业绩表现更差、但具有主题支撑的个股的基金经理而言。

      显而易见的是,所谓的市场杀跌高估值品种或者杀跌概念股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伪说法,成长类基金经理在成长股投资上的煎熬正在于此。与上述说法完全不同的是,当前市场杀跌的正是那些业绩相对明朗、基本面竞争力亦比较清晰的白马股,而短期难以证伪的绩差主题个股却在所谓的杀跌概念股行情中已然“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