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10版)
2011年末、2012年末、2013年末和2014年9月末,公司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短期借款等三项合计占流动负债的比重分别为93.47%、91.31%、84.56%和89.30%,为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2013年末,公司流动负债较2012年末增加较多,主要是因为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相应增加所致。
2013年末,公司短期借款较2012年末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①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流动资金需求有所增加;②为保证公司股东获得合理回报,公司近年来实施了较多的现金分红。
2013年末,公司应付账款规模较2012年末明显增加,主要原因为:①2013年公司经营规模扩大,采购规模随之扩大;②2013年公司将华讯网存纳入合并范围。
2014年9月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较2013年末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2014年公司支付了2013年度员工年终奖。
2013年末,公司其他应付款较2012年末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为:2013年末,公司部分股权转让款尚未支付完毕,计入其他应付款。2014年9月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较2013年末所有减少,主要是因为2014年1-9月支付了较多的股权转让款。
3、偿债能力分析
2011年末、2012年末、2013年末和2014年9月末,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如下:
■
注:①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②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③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013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较2012年末有所增加,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2012年末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收购华讯网络后,2013年公司整体运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公司业务规模有所扩大,采购规模的扩大引起了应付账款余额增大,同时为满足营运资金需求相应增加了短期借款规模。2014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较2013年末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①公司经营情况良好,净资产规模不断增加;②2014年9月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有所减少。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增值销售、专业服务、解决方案及创新业务领域,包括面向IT基础设施的系统集成和专业服务、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IT产品增值销售、智能建筑与机房等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14年2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与华东电脑处于相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较多,其中华胜天成、神州信息、浪潮软件和金证股份的业务类型与华东电脑较为相近。截至2014年9月30日,上述四家同行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如下:
■
注:同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系根据其2014年三季度报告中财务数据整理所得,下同。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公司客户集中于企业、金融、电信运营商、政府与公共服务等领域,系统集成和服务项目实施的周期较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预收到较多的款项,且应付给供应商的货款与项目实施进度相关,使得公司期末应付账款余额较大。此外,公司营运资金需求较高引起短期借款规模较大,也是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公司流动比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基本持平,但速动比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公司主营业务中IT基础设施的系统集成、智能建筑与机房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并实现销售,导致期末发出商品和项目成本等存货项目余额较高,引起速动比率降低。
4、营运能力分析
2012年和2013年,公司营运能力指标如下:
■
注:①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净额;②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2013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较2012年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201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和存货余额较2011年末增加较多,且其增幅大于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增幅所致。
(二)经营成果分析
最近三年,公司经营成果实现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12年有所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收购华讯网络后,整体运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公司2013年业务规模有所扩大,同时2013年公司合并范围新增华讯网存,引起公司2013年合并营业收入增加。
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11年增长较多,主要是因为:2012年,公司之子公司华存数据和上海华东电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新签订的项目增加较多,销售规模随之提高。
最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逐年增长,营业利润也随之逐年增加。2012年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收入较2011年减少较多,使得2012年公司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较2011年没有增长;2013年,随着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业务毛利率回升、处置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等股权产生投资收益增加、政府补助金额提高,公司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较2012年增加较多。
二、交易标的行业特点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特点
本次交易三家标的公司均属于计算机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柏飞电子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柏飞电子属于“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3919-其他计算机制造”。从细分行业来看,柏飞电子属于嵌入式计算机制造业(以下简称“嵌入式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属于“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6520-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从细分行业来看,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属于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
1、柏飞电子所属行业特点
(1)行业基本情况
①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介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称嵌入式系统,系以嵌入式计算机为技术核心,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软硬件可裁减的,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能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已涉及到生产、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从家用电子电器产品中的冰箱、洗衣机、电视、微波炉到MP3、DVD;从轿车控制到火车、飞机的安全防范;从手机电话到PDA;从医院B 超、CT到核磁共振器;从机械加工中心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机械手;从航天飞机、载人飞船,到水下核潜艇,到处都有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类似于CPU)、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软件等三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其中,嵌入式软件按照层级(从底层到上层)可分为:针对硬件(主要指芯片)所开发的驱动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嵌入式支撑软件(中间件)和嵌入式应用软件四类。
■
嵌入式系统具有针对性(或目的性)强和实时性强的特点。针对性,即每一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设计都有其特殊的应用场合与特定功能,这也是嵌入式系统与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区别。同时,嵌入式技术与实时性有着天然的联系。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且常常受到空间、成本、存储、带宽等的限制,因此它必须最大限度地在硬件上和软件上“量身定做”,以提高效率,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了实时性的增强。
②嵌入式行业的发展历程
嵌入式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20世纪七十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已经有了40年的发展历史。
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汽车、家电、工业机器、通信装置以及成千上万种产品可以通过内嵌电子装置来获得更佳的使用性能:更容易使用、更快、更便宜。这些装置已经初步具备了嵌入式的应用特点,但是这时的应用只是使用8位的芯片,执行一些单线程的程序,还谈不上“系统”的概念。
从80年代早期开始,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员开始用商业级的“操作系统”(例如之前仅在通用计算机上使用的UNIX系统)编写嵌入式应用软件,这样可以获取更短的开发周期,更低的开发资金和更高的开发效率,真正的“嵌入式系统”出现了。确切点说,这个时候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实时核,这个实时核包含了许多传统通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特征,包括任务管理、任务间通讯、同步与相互排斥、中断支持、内存管理等功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Ready System 公司的VRTX、Integrated System Incorporation(ISI)的PSOS 和IMG 的VxWorks、QNX 公司的QNX 等。这些嵌入式操作系统都具有嵌入式的典型特点:它们均采用占先式的调度,响应的时间很短,任务执行的时间可以确定;系统内核很小,具有可裁剪、可扩充和可移植性,可以移植到各种处理器上;较强的实时和可靠性,适合嵌入式应用。这些嵌入式实时核的出现,使得应用开发人员得以从小范围的开发解放出来,同时也促使嵌入式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90年代以后,随着软件规模不断上升,对嵌入式系统实时性要求不断提高,实时核逐渐发展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作为一种软件平台(包括驱动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支撑软件,不包括应用软件)逐步成为目前国际嵌入式系统的主流。这时候更多的公司看到了嵌入式系统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除了上面的几家老牌公司以外,还出现了Palm OS,WinCE,嵌入式Linux,Lynx,Nucleus,以及国内的Hopen,Delta Os 等嵌入式操作系统。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相信会有更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出现。
(2)行业发展趋势
①全球发展趋势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嵌入式产业发展迅猛,嵌入式系统正不断渗透各个行业。新一轮汽车、通讯、信息电器、医疗等行业巨大的智能化装备需求拉动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同传统的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面向特定应用领域,根据应用需求定制开发,并随着智能化产品的普遍需求渗透到各行各业。随着嵌入式系统向着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发展,嵌入式技术已经成为工业产品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增值的关键性、带动性技术。
a. SOC 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嵌入式软件与硬件系统进一步融合嵌入
SOC(System on Chip 的缩写,称为系统级芯片或单一芯片系统,是指将完整系统集成在一款电路芯片上,其中包含有嵌入式软件的全部内容。它通常是客户定制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标准产品)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并已成为当今超大规模IC的发展趋势,为IC产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迅猛发展的SOC工业再次地推进了嵌入式软件与硬件系统进一步融合嵌入,嵌入式软件是其灵魂与核心。SOC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观念,将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流;SOC技术正在造就一个新兴的软件行业。
b. 嵌入式软件技术快速发展
近年来,嵌入式操作系统得到飞速的发展:微处理器从8位到16位、32位甚至64位;从支持单一品种的CPU芯片到支持多品种的;从单一内核到除了内核外还提供其他功能模块,如文件系统、TCP/IP 网络系统、窗口图形系统等;并形成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在内的嵌入式软件体系。硬件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嵌入式系统软件向运行速度更快、支持功能更强、应用开发更便捷的方向不断发展。
随着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和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新的应用环境和产业化需求对嵌入式系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新需求的推动下,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不仅需要具有微型化、高实时性等基本特征,还将向高可靠性、自适应性、构件组件化方向发展;支撑开发环境将更加集成化、自动化、人性化;嵌入式系统对无线通信和能源管理的功能支持将日益重要。
②国内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嵌入式行业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全球嵌入式行业的发展速度,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全球嵌入式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嵌入式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机遇,这包括政府的重视与扶植、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机遇、垄断局面尚未形成、中国制造业的良好基础、自由软件运动的兴起等等。在我国嵌入式行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把嵌入式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嵌入式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目前,国内嵌入式产业的发展重点出现了由重视嵌入式基础软硬件技术研发向重视嵌入式技术的行业化应用渗透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服务于不同行业的应用系统集成商通过引入嵌入式技术获得了相关行业越来越多的项目和机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为了加强信息化和移动管理,不断提出个性化的嵌入式技术应用需求,给从事嵌入式业务的公司提供了新的机会。随着一些研发实力较强的嵌入式企业向各种行业应用的渗透,使得原来服务于该行业的应用系统集成商队伍重新洗牌,一些嵌入式技术应用实力较强的公司通过向行业的渗透成功转型并得到迅速发展。
行业化应用成为嵌入式产业的发展重点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中心,面向各行业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无疑是与传统工业最直接相关的部分。中国工业化建设正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战略转型,由此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为我国嵌入式行业的发展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目前PC与互联网已经实现了“人与人”连接,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政府机构、传统行业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势必要求“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这需要嵌入式技术与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行业信息化产生了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而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嵌入式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来支撑。
第二,国内的嵌入式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形成了“硬件标准化和功能软件化”的趋势,这降低了嵌入式系统的研发和生产要求,大规模行业应用成为可能。目前嵌入式处理器的设计已经由从前的几十种不同标准和结构各自发展,向以ARM 结构为代表的少数主流技术集中。处理器厂商大都围绕主流技术来设计、生产嵌入式处理器,导致了硬件产品(主要是芯片)的标准化和趋同化,嵌入式厂商普遍通过设计不同的嵌入式软件使产品具有各种功能,解决了嵌入式产品硬件的标准化问题,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满足行业应用的批量化要求。同时,标准化的处理器硬件和外设接口与不同的软件组合,使得嵌入式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组合,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个性化问题。因此,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向不同行业和领域渗透。
第三,由于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研发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短期内在嵌入式芯片设计、操作系统软件等基础领域难有突破。而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产生的对嵌入式系统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先大规模发展嵌入式基础软硬件再发展嵌入式行业应用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开放式的嵌入式软件(如LINUX 系统)的发展使嵌入式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价格大大降低,以上因素使得嵌入式厂商向行业应用渗透成为可能。
第四,嵌入式技术由高端的军工领域应用向更广泛的行业应用转移也符合技术发展应用的一般性趋势。军工领域对嵌入式系统的容错性、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嵌入式企业在军工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应用于行业应用,有助于行业应用的嵌入式技术的提升。
嵌入式技术近年来在手机、通信和网络、多媒体产品、汽车电子等行业和领域的渗透更为彻底,表现为嵌入式产业在这些行业和领域所进行的细分、融合、联盟和购并。而这些行业的持续繁荣也给诸多嵌入式系统相关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
随着嵌入式技术向行业应用的渗透,它将成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3)行业的进入壁垒
①技术壁垒
嵌入式技术是包括嵌入式芯片处理器等硬件技术、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一门综合性计算机应用技术。由于涉及技术领域的全面性和广泛性,行业外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无法在短时间内研发成功高质量、符合相关领域要求的嵌入式系统。
②人才壁垒
由于嵌入式软件都是嵌入不同行业中应用的、结构各异的芯片或处理硬件,因而嵌入式软件的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底层软件技术(如操作系统软件、中间支撑软件),还必须精通各种计算机芯片和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同时,由于嵌入式系统与相关应用行业的应用联系紧密,企业还需要了解该行业需求或具备在该行业有从业经验的人才。由于优秀的嵌入式行业人才需要具备众多素质,目前我国在嵌入式行业人才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稳定的技术团队对于嵌入式系统厂商来说尤为重要。
(4)影响嵌入式行业发展的因素
①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关于信息产业、嵌入式行业的扶持政策,该等产业政策将有效推动嵌入式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200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提高国产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文处理软件(含少数民族语言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产品研发,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促进基础软件与CPU 的互动发展。加强国产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
2012年4月,科技部发布的《“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规划》提出,“需要大力推进嵌入式等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的深度融合,提高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
2012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44号)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回收再利用等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普及制造执行、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综合集成。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上的嵌入式应用,提高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支持面向企业、区域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②我国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促进嵌入式行业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信息化进程的纵深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产业链中,嵌入式系统在我国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和提升的关键技术,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意义重大。尤其是物联网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对现有嵌入式系统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嵌入式行业的发展。
③技术变革促进嵌入式行业发展
嵌入式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工业控制等众多学科。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嵌入式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极大地拓展了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
(5)行业技术水平和经营模式
①行业技术水平
尽管国内嵌入式行业的起步时间比国外晚了数十年,整体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国内嵌入式行业发展速度很快,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跨越了技术积累阶段。目前,在嵌入式行业的部分领域,国内领先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处于同一层面。
②行业经营模式
国内嵌入式行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产品销售模式、技术开发服务模式两种类型。
产品销售模式是指向下游客户销售嵌入式系统,包括定制的以及非定制的,对于技术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还需要提供安装服务。在该模式下,厂商一般都采用直销的方式。
技术开发服务模式是指根据下游客户的实际需求,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与嵌入式技术进行软件开发和集成服务等。
(6)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行业内各厂商也在积极拓展各个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下游应用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嵌入式系统的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因此,总体上看,国内嵌入式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区域涉及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
受客户采购、结算特点的影响,面向国防军工领域的嵌入式计算机业务具有一定季节性。由于国防军工用户的装备采购计划的执行需经过立项批复、方案审查、请购申请、合同签订等严格的程序,装备采购、安装与系统调试等工作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受此影响,面向国防军工领域的嵌入式计算机厂商的营业收入及回款主要发生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经营业绩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
2、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所属行业特点
(1)行业基本情况
①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快速渗透,IT系统已广泛部署应用在各行业,用户对IT系统的使用不断增加,依赖性越来越高,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的IT系统建设已经形成规模体系。
IT系统由前台信息终端和后台数据中心构成,前台信息终端提供了简便、易用的人机界面,比如银行自动存取款机、商场刷卡机、办公计算机、家用电脑、个人手机等;而后台数据中心负责对前台信息终端提交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前台信息终端显示出来。由此可见,数据中心是IT系统的核心,只有数据中心正常运转,各种各样的信息终端才能正常工作,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各种服务。
数据中心自下而上由机房环境、IT基础架构、应用软件三部分组成,IT 基础架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机房环境保障IT基础架构的电力、消防、门禁、监控不间断运行,是IT基础架构的支撑;IT基础架构保障应用软件正常运行的平台,是应用软件的支撑,并与应用软件共同协作、完成前台信息终端提交信息的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IT基础架构是数据中心的关键部分,由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备份系统等系统软件组成,这些设备和系统软件相互分工、相互合作,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IT基础架构的生产厂商众多,国外主要供应商为著名的厂商,如IBM、HP、EMC、NetApp、CISCO、ORACLE、Symantec等,国内厂商主要有华为、华三通信等。各品牌的设备和系统软件都有相应的服务支持技术,不同品牌之间的互联都有相应的标准,从而形成了技术繁杂、标准广泛的特点。此外,为满足各种各样的信息处理能力的需求,各家厂商都提供从低端到高端整个系列的IT基础架构,对应的体系结构如下:
■
计算平台为数据中心提供集中的计算资源,主要平台有大型机、小型机平台、X86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虚拟化技术,大幅提升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厂商有IBM,HP,Dell,Cisco,Vmware等。
网络平台主要包括基础网络、安全、语音视频、统一通讯、应用网络等,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稳健、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主要厂商有Cisco、华为、华三通信、Juniper等。
数据平台主要为数据中心提供统一存储平台、数据备份、数据容灾和统一数据网络等,主要厂商有EMC、NetApp、IBM、HDS、Symantec等。
②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参与者
我国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主要参与者可分为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厂商、分销商、应用软件商、专业服务商等,具体如下:
■
各类市场参与者在上述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与合作,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③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a. 行业兴起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银行业率先利用计算机将手工作业电子化,并在国内中心城市安装中小型服务器,实现同城通兑。随后,电信、政府等部门也相继启动信息化进程,大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浪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的发展。国外厂商纷纷进入中国,成为我国最初数据中心的主要建设者。
b. 分散建设
上世纪90年代,电信、金融、政府等部门在各地方分支机构大力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信息化进程:电信行业开展电信“九七工程”;金融行业大规模建设升级省级数据中心,实现跨地区联网;政府推动“十二金”、“政府上网工程”等基于单个业务的IT系统;制造、能源等行业也开始建设数据中心,加快信息化进程。该阶段,国外厂商持续增加,国内也涌现出一些以硬件产品代理为主要业务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应用软件商,但数据中心的建设仍以国外厂商为主。
c. 全国集中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电信、金融、政府、制造、能源等五大领域用户数据中心的规模、技术水平都有了跨越式的成长。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纷纷建设全国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集中、应用集中和IT基础架构集中。此外,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始出现第三方数据中心以及大型公共数据中心,国内数据中心呈现集中化和规模化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国内数据中心IT市场快速扩大,市场参与者逐步分化为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厂商、分销商、应用软件商和专业服务商,依靠各自的优势形成相互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的竞争。
④市场容量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迅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政府机关、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能源企业和各大制造企业积极新建和升级数据中心,并加快了灾备中心的建设,以增强业务支持和决策分析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应对信息化发展的挑战。根据IDC研究,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16年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245.0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7%,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
数据来源:IDC研究报告
随着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模式的推广,信息资源将产生爆炸式的增长,客户对数据中心的计算处理、存储规模、安全管理等支持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同时,我国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政策以及虚拟化、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新一代数据中心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持续推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快速发展。
(2)行业发展趋势
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2012年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有力推动下,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套件、中间件等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明显提升,集成整合不断深化,在党政等关键部门、电子政务等重点领域以及电信、电力、邮政、制造等重点行业得到了较好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管理不断精细化、集约化,集中化的数据中心已成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业务正常运行的必要支撑。因此,为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数据中心需不断进行更新、改造和扩容,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和准确率。未来几年,我国金融、电信、能源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重点行业的数据中心更新改造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生物、动漫等新兴行业数据中心的新建需求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将推动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根据IDC预计,2016年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245.0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7%。
②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比重日益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深化,数据中心对企事业单位的支撑已经从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或企业资源计划等必要的管理系统扩展到业务运营的各个方面,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日益复杂,客户自己管理、维护数据中心的难度和成本不断提高,用户倾向于与兼具系统集成能力及优质服务能力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展合作。此外,客户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的需求已由设备维护支持和技术咨询服务,发展到对设备维护支持、技术咨询、流程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以达到管理优化、效率提升、运营保障、可用性提高等目的。因此,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规模未来将得到进一步扩大。根据赛迪顾问测算,2009年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的市场规模为155.40亿元,2012年达到380.0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4.72%,其中规划咨询和运维服务将保持较快增长,远高于硬件和软件市场的增速。
③新一代数据中心取代传统数据中心
目前,我国大部分数据中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且运营多年。传统数据中心由于技术落后、IT架构不灵活等原因,产生IT系统资源利用率低、信息相互隔离、维护管理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等问题,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新一代数据中心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对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资产、信息数据资产、应用资产进行整合,形成共享的、虚拟化的、面向服务的整体数据中心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消除信息孤岛、增强安全管理并降低能源消耗,传统数据中心和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
新一代数据中心具有以下优势:
a.虚拟化
新一代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基础资源集中,形成一个共享虚拟资源池,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桌面和应用虚拟化等方式,帮助用户优化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建立动态IT基础设施环境、节约成本和降低能耗。
b.模块化
新一代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资源的动态、灵活配置;同时,利用虚拟化平台整合技术,使各种IT资源得以整合和标准化,系统能灵活、快速地供应资源与变更配置,形成一个集中部署的、供需动态平衡的基础设施环境,降低IT架构的复杂度和成本。
c.自动化
新一代数据中心借助自动化管理工具实现7×24小时自动化运营和远程管理;同时,将重复性的任务自动化,降低成本,减少人为错误。
d.高可用性
新一代数据中心借助于虚拟化技术、容灾方案、备份方案、数据保护方案、信息安全方案,可以实现数据中心7×24小时连续运行,满足连续服务的高可用性要求。
e.绿色环保
通过合理的布局、节能设备的配置以及先进的供电和散热技术解决传统数据中心的高能耗问题,新一代数据中心能实现供电、散热和计算资源的无缝集成和有序管理,高效利用能源和空间。
④市场格局趋向于集中化
a. 客户的集中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以往分散在各分支机构的数据中心整合到总部平台,以解决信息孤岛等难题。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集中化趋势更为明确。
随着服务器性能提升、网络成本的降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系统和网络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型企业数据大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小规模数据中心也正在被面向服务的大型公共数据中心所替代。
b. 厂商的集中化
数据中心的集中化引起了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厂商的并购重组浪潮。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厂商横向并购或垂直并购,以获得全面的软硬件产品线,并通过内部整合,提高服务效率。例如,数据库厂商Oracle并购Sun后,可提供数据中心全面的软硬件产品;计算和存储产品厂商HP通过并购华三通信增加了网络设备产品的覆盖面,通过并购EDS增强了咨询和设计的能力。
c. 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提供商的集中化
由于数据中心的结构日益复杂,用户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商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在选择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商时,着重于品牌信誉、服务能力、资金实力及成功经验等各个方面,综合实力较差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将逐步被淘汰或被兼并,引起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商呈现集中化趋势。
(3)行业的进入壁垒
①技术壁垒
数据中心涉及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等多品牌、多系列的硬件产品,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软件等种类繁多的软件产品,IBM、Oracle、HP等各国际厂商均有自己的体系和标准。因此,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了解和掌握各主流厂商的产品和技术,同时还需要具备跨平台、跨产品设计方案的技术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管理能力,而这些能力均需要长时期行业经营的沉淀和积累,因此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
②行业经验壁垒
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取得客户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于客户需求复杂,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通过长期的市场拓展与实践,才能逐步实现经验积累并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新的行业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为客户快速、有效地实现目的。
③客户壁垒
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为客户搭建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或系统集成,并与客户签订常年服务合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当客户出现新需求时,为避免更换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成本与风险,通常倾向于与原来的提供商进行合作。因此,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有利于将先发优势转化为客户粘性及行业竞争力,并通过自身专业的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对其数据中心功能的需求,并不断优化。新的行业进入者在开拓客户关系时,难以与领先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竞争。
④人才壁垒
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服务质量甚至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营销人才,拥有优秀的人才才能保证公司抓住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技术的更新换代。
⑤营销服务网络壁垒
目前,数据中心的需求方主要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遍布全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建立遍布全国的服务和营销网络,以及时向客户的各个部门或分支机构提供标准统一的、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同时,服务及营销网络也是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贴近用户、抢占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行业地位及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拥有全国性服务及营销网络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但是,健全的全国性服务及营销网络的建设以及相关管理经验的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与较大资金投入,成为行业进入壁垒之一。
⑥资金壁垒
为满足客户需求,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置品牌众多的小型机、PC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备份系统等系统软件,以用于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为了达到及时快捷的响应客户要求,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还需要在全国各地设立服务网络,其办公租金、人员配备、备品备件储备等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在提供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的前期和后期都需大量资金,因此市场潜在进入者面临一定的资金门槛。
(4)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①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对信息产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产业政策,为信息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力。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未来电子政务行动计划要建立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从国家层面规划了电子政务运维工作的方向。同时明确提出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
2007年3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
2009年4月,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把握软件服务化趋势,促进信息服务业务和模式创新,综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
200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做好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工作,努力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将非核心后台业务外包。
2012年4月,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重点发展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系统运维等服务,提高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应用集成能力。
2012年,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国计民生重要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进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数据中心承担着计算、存储、应用以及业务创新等职能,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政策支持,必将推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②用户需求旺盛
我国各级政府机关、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能源及制造企业一直是数据中心新建、改造和扩建的重点。上述领域用户现有的数据中心大部分是在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下建成的,目前普遍存在空间不足、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和设备使用效率低下、能源消耗高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其业务对数据中心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这些重点领域对数据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甚至重新规划建设,为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电信领域,随着3G、Wifi等技术的推出,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手机游戏、地理信息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电信运营商业务正在从语音主导向数据主导转变。为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保证信息服务质量、降低因系统问题造成的有效收入流失,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加强数据中心建设,以适应其业务的发展。
在金融领域,金融企业对关键业务运行要求较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尤为重要,如何保证企业环境中数据最大的可用性与完整性,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确保业务顺利开展的关注点。为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持续运营,在数据中心全国大集中后,金融领域正开始新一轮的灾备中心建设,特别是异地灾备中心建设。此外,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也促使金融企业不断升级其数据中心,如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商业模式,电子支付的使用人数和交易金额飞速扩展,促使金融企业加快数据中心改造以应对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灾备中心建设和旧数据中心的升级改造成为推动金融行业数据中心不断发展的两大动力。
在政府领域,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作为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子政务IT投资规模会越来越大。数据中心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市场前景广阔。
在企业领域,制造业信息化将优化传统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提高制造企业信息流的速度和质量,减少环节和管理层次,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化的核心,必然会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能源领域,随着能源企业的规模化和集团化,企业的信息正从局部分散应用向跨部门、跨企业的全局性应用发展。能源企业的数据处理量越来越大,数据处理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不断改善数据中心的性能,这为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③新技术及新模式的推动
云计算的兴起将对数据中心建设产生巨大推动力。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通过建立大型的、集中性的远程计算中心,为普通用户提供安全、快速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据IDC预测,未来4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具体到中国市场,2014年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00亿元,未来将以3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随着“公有云”和“私有云”建设陆续展开,新“云”建设和旧IT系统向“云”架构的改造将成为云计算发展最重要的工作,这将为数据中心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将为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带来大量的业务机会。
同时,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跨进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在商业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实现科学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灾害预防、社保管理和交通治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海量化、多样化、快速化和价值化是大数据的四个主要特征,要以最快的速度从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中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以提供决策参考,需要经历采集、存储、传输、分析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专业性要求都很高。而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可通过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用户对于数据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产品到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保证存储、服务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可靠性和扩展性,使用户尽快、有效的获得大数据处理分析环境。因此大数据时代产生了大量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的需求。
在云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共同影响下,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开阔。
(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的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构成本行业的利润点。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过程中,用户的采购进行软硬分离、对硬件产品单独招标采购的做法十分普遍。由于硬件代理领域的进入壁垒较低,且市场竞争激烈,硬件代理销售的毛利率不断降低,通常不超过10%。
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根据自身积累的优势及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业务模式,逐渐改变了过去以硬件代理为主,形成系统集成和服务并重的经营模式,为用户提供支持多厂商、多产品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整体解决方案中软件和服务的比重越来越高,使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整体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
(6)行业技术水平和经营模式
①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其产品及服务的覆盖面广,专业技能的广泛性和精深度较高。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优质的软硬件产品、有效的服务资源管理和服务流程管理,对人员、技术、流程进行全面、精准、高效的管理,为客户提高管理运行效率,节约运行成本。
随着产品质量、专业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产品、人员、技术和流程,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高效服务,并且在提供异构平台的整体服务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服务优势。
②行业的经营模式
行业内企业一般根据客户的信息化需求采购相应的软、硬件产品,并将软、硬件设备集成到一个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数据中心中,并与客户签订服务协议,客户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服务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考虑用户的数据中心需求、运行管理特点、业务模式等,提供数据中心的系统集成服务,同时提供一般维保、预警、故障提醒、紧急维修替换、改造升级、备份等服务。
(7)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①行业的周期性
目前,我国的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周期性特征不明显。在下游行业处于景气周期时,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的业务规模也随之增长;在下游行业处于周期低谷期时,用户可能希望通过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优化以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从而使得数据中心心IT基础设施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业务规模有所扩大。
②行业的区域性
我国不同地区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投入存在较大差异,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的用户主要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其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集中于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如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等。因此,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在我国呈现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③行业的季节性
由于目前我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的主要用户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等领域,上述领域用户的采购习惯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许多客户在每年的上半年进行预算立项、设备选型测试,下半年进行招标、采购和建设,因此每年的下半年易出现供需两旺的特点。
(二)交易标的的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1、柏飞电子的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1)竞争优势
①客户优势
经过多年业务发展,柏飞电子除总部上海外,已在南京、成都、西安和北京等地设立销售和服务网点,并拥有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央企集团下属单位的优质客户。未来,随着在研产品量产以及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柏飞电子总体销售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
②人才优势
柏飞电子汇集了一支嵌入式计算机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团队。截至2014年10月31日,柏飞电子在职技术人员达到179人,其中硕士及博士学历达到56名,本科学历达到107人。柏飞电子的核心技术骨干都有专业领域十年以上研发经历,是业界技术力量最强的企业之一。如现任总经理方舟正先生,自2003年以来先后主持研发了某标准信号处理平台的研制工作和国产化计算机模块技术、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并行处理技术、矢量信号处理加速技术、健康状态实时监控技术等多项科研技术。
③管理优势
柏飞电子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12年的成长中形成了相对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通过了GJB9001B-2009的质量体系认证。依据质量体系要求,柏飞电子建立了研发、生产、客户服务等流程,同时依据中国电科的管理要求,建立了基于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柏飞电子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ERP系统、OA办公系统已经上线四年以上,近期即将上线PDM系统管理项目研发。
④技术优势
柏飞电子一直秉承国产化的理念,立足于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模块业务平台,并以追赶并超越国际先进的芯片、软件、板卡和系统设计技术为己任,其国产化设计能力已经从板卡设计发展到最根本的核心芯片设计和基础软件设计,并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软件为主体的板卡和系统。
柏飞电子参与了“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睿1号多核DSP芯片”的研制,先后主持了与“中睿1号多核DSP芯片”相配套的“多协议多通道宽带数据交换芯片”、“固态存储控制芯片”、“高速数据传输同步芯片”和“国产多核DSP基础软件”的研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柏飞电子逐步积累了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抗恶劣、高可靠产品的设计能力,高性能模块产品的开发能力,面向任务系统的系统集成能力,软件中间件、开发环境等的开发能力等。
此外,柏飞电子也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建设,先后获得了6项专利(1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9项软件著作权。
(2)行业竞争情况及主要竞争对手
柏飞电子主要从事嵌入式计算机数据模块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细分行业技术门槛较高,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在行业竞争中,柏飞电子凭借其客户、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央企集团中抢占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所属细分行业不断地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柏飞电子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提高。
柏飞电子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些以嵌入式计算机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及科研院所,包括北京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赛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海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傅立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该等企业基本情况如下:
①北京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新松佳和电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以原北京三九佳和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与市场骨干为基础,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自动化研究所和上述业务骨干为个人股东发起并投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多年专注于CPCI产品的研发及COTS应用,在以x86为核心的嵌入式处理器板的研制、嵌入式显示子系统的研制、各种功能I/O板的研制、高速背板的研制和仿真、宽温电子盘的研制、网络接口板的研制、硬件底层驱动的开发以及各种密封加固传导散热机箱的研制方面已占据独特的领先地位。产品应用领域遍及各个行业,包括航空、航天、电力、能源、铁路、轨道交通、远程医疗、远程教育、通讯、国防等。根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该公司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8,000.05万元。
②四川赛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软件无线电为发展导向,长期专注于数字化、信息化领域中基于高速嵌入式处理器、高速数据采集、数字中频、智能航电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该公司的主要产品系列包括高速DSP并行处理系列、高速Power PC运算平台系列、高速/高精度/大容量数据采集系列、数字图像处理与跟踪模块、智能航电通讯产品系列、软件无线电/数字中频处理平台系列等。该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电子(信息)系统、雷达、数字通信、自动控制、图像处理与跟踪系统、虚拟仪器、测试测控设备等领域。
③北京中科海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海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是注册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致力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向客户提供适用于雷达、声纳、数字通信、软件无线电等领域的DSP系统解决方案及支撑平台,其自主开发和研制的第一代通用信号处理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声纳和雷达系统。
④成都傅立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傅立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的嵌入式高速信号采集、处理和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该公司主要业务有:3G/4G通信解决方案,软件无线电解决方案,特种计算机解决方案,电力系统解决方案,GPS导航定位系统,图像跟踪识别系统,海量数据记录仪,DSP/FPGA/ARM/PowerPC全系列开发调试工具和开发板,高可靠性CPCI、VME、VPX系统集成及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定制等。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测控测量、导航定位、视频处理、信号分析、工业控制和高海存储等领域。
2、华讯网存的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1)竞争优势
①客户优势
经过多年业务发展,华讯网存除上海总部外,已在北京、广州、武汉、成都、深圳、南京、等地设立销售和服务网点,并拥有了包括金融、制造业、政府部门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广泛优质客户,客户遍布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在系统集成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华讯网存技术服务业务也获得快速发展,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向华讯网存购买专业技术服务,并成为华讯网存的长期客户。
■
②管理优势
华讯网存通过多年市场实践的学习与总结,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全面管理,并严格按照ISO9001:2000的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华讯网存建立了基于严格质量控制的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通过内部的系统与平台将业务的流程固化,确保服务的标准性与规范性。华讯网存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业界认可的技能与经验、对业界标准的深刻理解、细节上的精益求精、严格的项目控制过程和贯穿整个项目的有效沟通等内容。
此外, 华讯网存管理团队人员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均为业界资深的技术专家或市场专家。近年来,华讯网存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端销售人才和管理人才,并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华讯网存利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和管理手段,建立了高效的企业信息系统。同时,华讯网存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 CRM、项目管理等业务支持和管理系统进行多次开发,实现各项业务流程与数据完全对接。先进的业务支持和管理系统提高了华讯网存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为华讯网存的业务快速扩张提供了有力保证。
③合作伙伴资源优势
通过多年的合作,华讯网存和各大IT软、硬件厂商均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Cisco、NetApp、Citrix、华为、Symantec等。目前,华讯网存为NetApp中国区首家星级代理,华为全线产品一级代理,Symantec白金代理,Quantum金牌代理。与此同时,华讯网存正在加大与国内IT软、硬件厂商的合作力度,如华三通信等。随着合作伙伴数量的增加,华讯网存未来业务收入将快速增长。
④企业文化优势
内部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是公司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华讯网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建立员工激励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职业发展计划,将员工的发展与公司发展有机结合,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遇,从而保证了员工队伍尤其是核心团队的高度稳定性。自2002年设立至今,华讯网存的员工流失率较低,近三年平均流失率为6.40%,而目前行业员工平均流失率约为14.3%。
(2)行业竞争情况及主要竞争对手
华讯网存所处细分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行业中没有处于绝对市场领先的企业,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市场排名前五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不足20%。在行业竞争中,华讯网存凭借客户、管理、合作伙伴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在金融、制造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业的系统集成和服务业务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并抢占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华讯网存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10月分别实现系统集成及服务收入18,977.63万元、20,909.96万元和22,299.37万元。
华讯网存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一些以IT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包括北京银信长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帕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该等企业熟悉行业内主流产品及相关技术,在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方面富有专业经验,并且拥有完善的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较为综合的IT服务,业务范围一般包括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系统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其基本情况如下:
①北京银信长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银信长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数据中心的IT基础设施、IT运维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内容包括IT基础设施服务、IT基础设施管理软件开发与销售以及相配套的系统集成服务。根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该公司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38,173.35万元。
②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第三方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和IT外包服务等。根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该公司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34,494.01万元。
③上海帕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帕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应用安全、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的解决方案,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成都设有分支服务机构。该公司主要合作伙伴为NetApp、Vmware、Citrix、Quantum、Radware等。
④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为国内用户提供存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ATM自助银行解决方案,近年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成立分公司,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及服务站点,形成了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该公司代理的产品包括EMC企业存储系统和软件、Oracle自动磁带库全线产品、Oracle虚拟存储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NetApp网络存储系统、Symantec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等。
⑤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整合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主要为金融、政府、电信、能源、军队以及制造业等行业用户提供IT 规划与咨询、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应用软件开发和测试、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整合信息技术服务。根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该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为771,343.8万元。
3、华存数据的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1)竞争优势
①客户优势
华存数据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华存数据设有销售中心、管理中心、系统服务部、技术中心等业务职能部门,并拥有了包括金融、电信、医疗、教育、政府部门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广泛的优质客户,客户已遍布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
②人才优势
华存数据近年来发展迅速,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现已汇集了来自IBM、HP、ORACLE等大型中外企业的优秀IT人才和技术顾问,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70.30%,是业界技术力量最强的公司之一。华存数据利用强大的服务团队,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并具备主要销售产品的全面服务能力。
■
③管理优势
华存数据通过多年市场实践的学习与总结,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全面管理。华存数据相关工作流程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并且获得了多项行业相关资质,如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认定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集成乙级资质及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等。
华存数据建立了基于严格质量控制的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通过内部的系统与平台将业务的流程固化,确保服务的标准性与规范性。华存数据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业界认可的技能与经验、对业界标准的深刻理解、细节上的精益求精、严格的项目控制过程和贯穿整个项目的有效沟通等内容。同时,华存数据一直实行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作为关键经营指标的考核思路,以提高运营流程的效率。
④合作伙伴资源优势
通过多年的业务合作,华存数据和国内外各大存储设备以及软、硬件供应厂商均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如EMC、IBM、Vmware等。华存数据是EMC的“特级解决方案供应商”、Vmware的“顶级合作伙伴”、IBM“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分销商”,曾获得 “2014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最佳行业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奖”。
(2)行业竞争情况及主要竞争对手
华存数据所处细分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行业中没有处于绝对市场领先的企业,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市场排名前五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不足20%。在行业竞争中,华存数据凭借客户、管理、人才、合作伙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金融、电信、政府部门及其他行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和服务业务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并抢占了相当的市场份额。2012年、2013年和2014年1-10月,华存数据分别实现系统集成及服务收入60,445.74万元、65,816.28万元和47,514.32万元。
在存储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和专业服务领域,华存数据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在业务结构、擅长的领域、IT应用水平和技术增值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基本情况如下:
①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整合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一,主要为金融、政府、电信、能源、军队以及制造业等行业用户提供IT 规划与咨询、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应用软件开发和测试、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整合信息技术服务。根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该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为771,343.8万元。
②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数据保护、容灾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配套的系统集成服务。根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该公司2013年度营业收入为22,114.80万元。
③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为国内用户提供存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ATM自助银行解决方案,近年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成立分公司,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及服务站点,形成了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该公司代理的产品包括EMC企业存储系统和软件、Oracle自动磁带库全线产品、Oracle虚拟存储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NetApp网络存储系统、Symantec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等。
三、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未来趋势的分析
本次交易前,华东电脑已持有华讯网存40%和华存数据55%的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范围。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柏飞电子100%股权、华讯网存95%股权和华存数据100%股权,结合上市公司、标的公司近两年一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分析如下:
(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1、偿债能力分析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与各标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情况如下:
■
由于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均已纳入华东电脑2013年合并范围,本次收购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的股权对华东电脑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不产生影响。
2013年末,柏飞电子资产负债率低于华东电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高于华东电脑,因此本次收购柏飞电子100%股权,有利于降低华东电脑资产负债率,提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利于提升华东电脑偿债能力。
2、财务安全性分析
2012年度和2013年度,华东电脑及各标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于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均已纳入华东电脑2013年合并范围,本次收购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的股权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状况不产生影响。2012年度和2013年,柏飞电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95.22万元和-3,440.58万元,2013年柏飞电子的销售规模大幅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长较快,引起2013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有所下降,但仍处于正常水平。本次收购柏飞电子100%股权不会对华东电脑整体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本次收购柏飞电子100%股权,有利于降低华东电脑资产负债率,提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利于提升华东电脑偿债能力。
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柏飞电子、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均不存在资产抵押、质押或对外担保的情形,亦不存在因或有事项导致其形成或有负债的情形。
综上所述,本次交易未对华东电脑的财务安全性造成重大影响。
3、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2013年华东电脑及各标的公司的资产营运能力指标情况如下:
■
由于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均已纳入华东电脑2013年合并报表范围,本次收购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的股权对公司资产营运能力指标不产生影响。
2013年,柏飞电子存货周转率高于华东电脑,本次收购柏飞电子可提高公司存货周转率。2013年,柏飞电子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主要是因为柏飞电子当年销售规模增长较快,主要客户回款较慢引起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所致。柏飞电子的主要客户为中国电科、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央企下属单位,客户信用度高,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低,且2013年末柏飞电子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华东电脑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比重仅为21.85%,因此本次收购柏飞电子不会对华东电脑整体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本次重组,公司将迅速切入嵌入式计算机数字模块领域,产品线、服务能力、客户资源和行业覆盖得到优化,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提升,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二)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2013年,公司合并报表盈利情况与标的公司盈利情况对比如下:
单位:万元
■
由于2013年度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已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因此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股权对公司合并报表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不产生影响;但由于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股权能够提升公司对华讯网存和华存数据的控股比例,因而能够提高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水平。
由于柏飞电子营业收入和盈利状况良好,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柏飞电子股权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以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水平。
从定量上分析,假设公司2013年初已完成本次交易,根据2013年上市公司和各标的公司的盈利情况及本次发行股份情况,2013年公司每股收益将增厚0.07元。
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将明显提高,为股东创造财富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本次交易对公司其他方面的影响
(一)对上市公司业务的影响
华东电脑的主营业务涵盖增值销售、专业服务、解决方案及创新业务领域,包括面向IT基础设施的系统集成和专业服务、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IT产品增值销售、智能建筑与机房等业务,客户范围覆盖金融、电信运营商、政府与公共服务、企业等领域。公司以“卓越服务,创新发展,打造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龙头企业”为发展愿景,致力于打造全价值的IT综合服务提供商。
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为柏飞电子100%股权、华讯网存55%股权和华存数据45%股权。其中柏飞电子主要从事各种专用并行计算、信号处理、数据处理设备及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研制、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是国内领先的嵌入式专用计算机数字模块产品供应商,专注于为高端专用电子装备提供高性能的国产化计算机平台、信息处理平台等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华讯网存、华存数据现为公司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华讯网存主要从事面向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系统集成及专业服务,华存数据主要从事以系统集成业务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存储领域的产品代理、专业服务和应用开发。
通过本次重组,有利于公司迅速切入嵌入式计算机数字模块领域,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服务能力、客户资源和行业覆盖;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对相关子公司的控制力,推动内部资源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进而为公司打造全价值的IT综合服务提供商,成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二)对公司章程的影响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根据发行股份的结果修改公司章程的相关条款。除此之外,公司暂无其他修改或调整公司章程的计划。
(三)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影响
截至本报告书签署日,公司尚无对现任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调整的计划。
(四)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治理机制将逐步提高并完善,具体详见本报告书“第十三章 本次交易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中相关内容。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信息
一、柏飞电子近两年一期简要财务报表
众环海华审计了柏飞电子2014年10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2014年1-10月、2013年度、2012年度合并及母公司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出具了“众环审字(2014)021836号”《审计报告》,发表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
柏飞电子经审计的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4年1-10月简要财务报表如下:
(一)简要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
(二)简要合并利润表
单位:万元
■
(三)简要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
(下转B1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