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宝宝”资金移情股市
  • 安信证券旗下期货业务
    仍将独立经营
  • 10年期国债期货挂牌箭在弦上
  • 期权策略篇之“保险策略”(三)
  • 各央行政策主导美元走势
  • 博时产业新动力9日发行
  • 银华系分级基金再现上折
  •  
    2015年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宝宝”资金移情股市
    安信证券旗下期货业务
    仍将独立经营
    10年期国债期货挂牌箭在弦上
    期权策略篇之“保险策略”(三)
    各央行政策主导美元走势
    博时产业新动力9日发行
    银华系分级基金再现上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宝宝”资金移情股市
    2015-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涂艳 ○编辑 长弓

      ⊙记者 金苹苹 涂艳 ○编辑 长弓

      

      正如市场所预期般,节节攀升的股指在聚拢越来越多的人气之际,也分流了此前市场上的“吸金大户”之一货币基金的资金。

      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受到股市火爆影响,以及自身收益率下行的拖累,曾横扫市场的各类“宝宝”产品的规模出现大幅缩水,货币基金的资金呈现出向股市“搬家”的趋势。

      “宝宝”规模缩水严重

      与火爆异常的股市相比,货币基金经历的这个冬天“有点冷”。

      近日,各大基金公司相继披露旗下货币基金2014年第四季度的净值规模,与此对接的各类货币基金“宝宝”的资产规模排行也得以新鲜出炉。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宝宝类理财产品数量仍为79只,但其规模为15081.47亿元,较2014年第三季度减少了557.46亿。而这也是自2013年6月份余额宝诞生以来,宝宝类产品首次出现整体规模的负增长。

      从各系的规模变化来看,剔除掉重复因素,基金系和银行系“宝宝”的规模增速在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放缓,最大涨幅不超过10%;与之相反,第三方支付系和基金代销系“宝宝”的规模则在急速下降。其中第三方支付系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规模负增长,2014下半年规模减少约840亿元,而代销系单季的降幅也高达56.62%。

      针对这一情况,有业界人士表示,随着去年流动性的渐趋宽松,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逐渐下降,加上下半年的股市牛市特征初显,资金在赚钱效应下纷纷转投股市“怀抱”,导致宝宝类产品的规模增速开始放缓。其规模涨幅从第一季度的143.4%,下降到第二季度的11.82%,直到第四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表明宝宝类产品的吸金能力在慢慢减弱。

      余额宝另类“逆生长”

      在“宝宝”类产品们规模大幅缩水的尴尬之外,独树一帜的余额宝却在2014年底打破了市场关于其遭遇大规模净赎回的传言,颇令人意外。

      根据天弘基金发布的官方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规模为5789亿元,较三季度末增长440亿元,增幅达8%。

      究其原因,市场人士分析,“双十一”大促令不少消费者提前储值,特别是阿里推出在余额宝收益上直接+1%的“天猫宝”,及其抽红包活动吸引了大量客户,而天猫宝直接对接的其实就是余额宝这只产品。

      今年以来,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逐级下滑,以余额宝为例,2014年3月2日其7日年化收益率年内首次跌破6%,5月11日年内首次跌破5%,而后在4%-5%区间徘徊多时。

      去年11月份时,市场传言某只宝宝类产品可能受A股市场大好行情的拖累而遭遇了高达数百亿的净赎回,箭头直指余额宝。当时,天弘基金便回应称余额宝规模保持平稳,并有小幅增长。

      未来或现两极分化

      未来除了股市分流资金的影响外,宝宝类产品自身收益率的下行也成为投资资金转向的理由。

      融360理财分析师张懿望认为,宝宝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增减与其收益率呈正相关,而收益率更多的要受货币政策和市场货币供应量影响。进入2014年第四季度,央行降息、A股行情暴涨致“宝粉移情”撤资入股,加上银行考核制度的变化,中长期理财成为银行重点推出的产品,这些因素无不给宝宝类理财产品带来巨大的收益压力,从而使宝宝规模出现下降。

      当然,2014年下半年宝宝类理财产品集体遇冷的背后,除了收益率下降之外,各系宝宝同质化严重,应用功能单一也让投资者感到“审美疲劳”,直至热情消退。有市场人士指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货币基金此前的优势将渐渐消失,之前依赖于货币基金的高收益而戴上明星光环的宝宝类产品也将逐步回归。

      某业内人士指出,2015年受需求下滑影响,未来宝宝类产品的收益率会进一步回落,从而也将导致其规模继续下降。不仅如此,受制于规模太小的问题,部分货币基金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远低于平均水平;同时,基金的审计、信息披露等固定费用对投资者收益影响较大。可预见的是,在工银安心增利货币基金主动清盘及其大摩货币基金后启动终止基金合同表决后,年内会有更多货币基金谋求转型或遭遇清盘。而余额宝等占据各类先天优势的货币基金,则可能保持其“独大”现状,市场或将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