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退市新规的实施拉响退市风险警报,一边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掐点”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在上市公司身陷被立案调查的泥淖尚未抽身之际,大股东迫不及待筹划重大事项,是有心适时规避市场负面情绪?还是会无意加剧重组风险?其“自救”背后的资本运作深意值得玩味。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邱江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在集中发布退市风险警示的31家公司中,已有5家公司步入停牌重组阶段,其中除了此前已停牌的皖江物流、*ST精功之外,青鸟华光、荣丰控股、博元投资三家公司均是在退市风险警报拉响后紧急停牌的,以大股东筹划重大事项为由及时控制股价或有的暴跌局面。
*ST国创在拉响退市风险警报后快速完成易主动作,从而扭转股价颓势的案例,为上述公司的停牌树立了“样板”。2014年12月12日,*ST国创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披披露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如公司因前述立案调查事项触及欺诈发行或者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后四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14.21%。12月18日,公司及时停牌,称大股东正在筹划股权转让事项,可能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12月23日,公司迅速复牌,宣布迎来新主人黄伟及万源稀金。新实际控制人同时透露,未来可能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在此消息的刺激下,公司股票连续四涨停。
就在*ST国创复牌收获首个涨停的当日,青鸟华光、荣丰控股、博元投资三家拉响退市风险警报的公司不约而同地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也为其跌跌不休的股价按下了“暂停键”。
从股价走势来看,青鸟华光自12月12日发布退市风险警示至23日停牌前,公司股价直线下跌近30%。2015年1月1日,公司公告透露,实际控制人及第一大股东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昨日,青鸟华光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并不知晓重组具体内容,但预计到1月底会有进一步结果。”
事实上,青鸟华光在“保壳”之后一直翘首以盼大股东对其重组。从股权结构可以看出,公司股权集中度较为分散,存在较强重组预期。据悉,作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北京东方国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直在积极筹划,力争对公司进行重组,上市公司也积极推进及配合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以实际的可操作的方案来打造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对此,青鸟华光也向记者表示,公司一直存在重组预期,并没有刻意选择停牌时间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掐点”停牌虽然能够暂时规避退市风险警示可能给公司带来的股价暴跌,但同样也加剧了重组的风险系数。青鸟华光表示,由于公司目前正处于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论,调查结果可能会对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筹划有重大影响。
同样,面对退市警报引发股价直线跳水态势,博元投资在12月23日主动出招,以停牌筹划“现金并购”将股价“止跌”于7.52元。在退市“警报”压力下,公司股价一个月不到就从最高12元附近跌至停牌前的7.52元。据公告,公司拟以现金向中东控股集团购买其拥有的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生物资产类林业公司股权。该资产主要用于提供医用原料及工业用原料。该重大资产收购案尚在论证中,公司股票自23日起停牌不超过30日。
另一家及时“自救”的公司即是荣丰控股。公司于12月1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风险,截至23日停牌前,公司股价已连续下挫17.26%。据公司最新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盛世达投资正在筹划可能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该事项不涉及发行股份,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荣丰控股曾于2014年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未果,随后在重组窗口期6个月过后“准点”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却又因该事项不具备可行性而终止。如今再次停牌,是伺机再谋上述重大事项?还是为愈演愈烈的重组预期奏响“序曲”?值得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