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整体涨幅偏低
    医药蓝筹获关注
  • 美股动荡防御思路至上
    避险资金纷纷涌入医药股
  • 出口退税率上调 除草剂业迎政策红利
  •  
    2015年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数据·图表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数据·图表
    整体涨幅偏低
    医药蓝筹获关注
    美股动荡防御思路至上
    避险资金纷纷涌入医药股
    出口退税率上调 除草剂业迎政策红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整体涨幅偏低
    医药蓝筹获关注
    2015-0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16.84%!这是2014年医药板块上涨幅度。相对于同期上证指数近53%的涨幅而言,医药板块显然跑得太慢了。随着市场的投资热点由低估值向低涨幅逐渐过渡,跑得太慢的医药股却因为一个“慢”字,有望重新获得资金关注。

      上证报近期调研的数位医药基金经理认为,2014年医药股表现产生了激烈分化,尤其是进入11月之后,大盘强烈上涨,导致资金从医药股快速流出。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医药白马股估值吸引力明显提升,例如天士力、云南白药、东阿阿胶2015年的动态市盈率基本在20倍左右,进入了价值投资区间。同时,一季度开始进入年报行情,医药蓝筹业绩较为稳定,而部分低估值优质医药股已属超跌,因此持股将向一线白马股集中。

      在基金经理看来,随着指数的持续上涨,券商、银行、保险、基建等大盘蓝筹股估值逐步修复到位后,医药股的估值优势重新体现出来。因此在目前的时点上,可积极配置医药传统白马股。近期蓝筹股云南白药、同仁堂的走强,意味着2014年以来医药板块的阶段调整或将结束。

      根据国信证券最新的研报显示,2014年1-11月,医药工业收入增长12.8%,仍维持在底部平稳增长;但1-11月利润增速为12.0%,较1-10月的12.9%有所下滑。从去年二季度后,行业的收入、利润增速已止跌企稳,自7月以来逐月回升明显,预计全年收入增速在13%至15%之间。

      对于未来,国信证券认为,随着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医保支付压力日益严峻,未来医保控费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5年-10年,行业将进入12%-15%增速的“新常态”。

      在已经到来的2015年,医药行业本身利好颇多。随着各省基药招标的推进,价格改革方向正逐步明朗,行业增速下行趋势将企稳,利润增速维持在15%左右。

      同时,随着行业内结构分化的继续演绎,拥有议价权的药企将最终胜出,这也促使业绩成长确定估值合理的公司重新回归基金视野。

      (本报数据研究部 宦璐 编辑 张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