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佳电股份业绩预减 补偿承诺将会兑现
  • 从制造产品到孵化创客
    张瑞敏阐述海尔新模式
  • 涪陵电力去年业绩预增37%
  • 信息披露导读
  • 耀皮玻璃牵手知名幕墙装饰商
  • 万达信息与上海中医大共建健康服务平台
  • ST金泰再签重大黄金贸易合同
  •  
    2015年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司·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1版:公司·信息披露
    佳电股份业绩预减 补偿承诺将会兑现
    从制造产品到孵化创客
    张瑞敏阐述海尔新模式
    涪陵电力去年业绩预增37%
    信息披露导读
    耀皮玻璃牵手知名幕墙装饰商
    万达信息与上海中医大共建健康服务平台
    ST金泰再签重大黄金贸易合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制造产品到孵化创客
    张瑞敏阐述海尔新模式
    2015-0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春晖 ○编辑 孙放

      

      1月8日上午,以“变轨加速 创用户最佳生活体验”为主题,旨在探讨海尔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海尔互联网模式创新国际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作了题为《海尔互联网模式的9年探索》的演讲,向外界讲述了海尔正在发生的变革,并表示希望海尔成为旧模式的破坏者,从原来制造产品的加速器,变成孵化创客的加速器。

      “倾否,而非否倾”,张瑞敏认为企业必须主动颠覆封闭的局面,而不是被封闭的局面所颠覆,面对不断变革的时代,海尔要做的就是永恒地追问、永恒地追求,使海尔真正变成一个时代的企业。

      2005年9月,海尔提出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对互联网模式的探索已坚持不懈进行了九年多。所谓“人单合一双赢”,“人”就是员工,“单”是用户需求。员工和他的用户需求联系在一起,非常困难,因为一个企业找到自己的用户并不容易,如果变成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用户,就更加困难。张瑞敏表示,当初海尔已经感受到互联网的挑战已经到来。什么挑战?信息的零距离——原来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互联网上用户得到的信息比企业更多。这个信息零距离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就是用户个性化,要求企业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然而,不让每一个员工都对准他的用户,大规模定制是没有办法进行的。所以,这是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必须要做的选择。

      张瑞敏表示,希望海尔成为旧模式的破坏者,要创建两个平台:一个是投资驱动平台,一个是用户付薪平台。所谓投资驱动平台,是指把企业从管控型组织变成一个投资平台,不再有各种部门和事业部,通通都要变成创业团队,公司与这些团队只是股东和创业者的关系;而用户付薪平台则驱动员工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员工上级就是用户,所以,给用户创造了价值,就有薪金;没有创造用户价值,就没有薪金。

      张瑞敏表示,海尔转型的目标,就是要从原来制造产品的加速器变成孵化创客的加速器。原来就是为了规模,产品做得越多、做得越快、做得越有竞争力越好,现在要变成孵化创客。简单地说,企业要从原来的产品制造者变成“创客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