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专利护城河
新能源车企加码电池性能研发
一方面是上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72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可谓数据靓丽;另一方面是京沪高速全线快速充电系统开通在即,平均单向每50千米一座快充站,电动汽车最快可在30分钟充满,可谓硬件环境改善。在行业利好信息接踵而至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性能成为相关上市公司的重点方向。
近日,新宙邦董事长覃九三表示,以前我们是卖产品,现在我们卖的是技术、是专利。公司发展战略将进行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专利越来越重视。
在电池材料业务越来越难做,创新要求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以新宙邦为代表的锂电池产业链企业开始致力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而专利则成为企业新的抓手之一。
2014年半年报显示,新宙邦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项;申请且已受理的发明专利11项(其中4项PCT国际专利申请)。截至去年上半年,公司申请且已受理的发明专利70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6项,在十多个国家申请注册商标19个。
在拥有独特专利护城河之后,新宙邦开始获得国际重要客户的认同。据覃九三介绍,2014年公司的客户结构相对于三年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前服务小客户到服务全球一流电池巨头,公司相继获得松下、索尼、三星、TDK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称号。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得到高速发展,但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而目前电解液电解质及改善电解液性能的添加剂大多数都是氟化工材料。这也是新宙邦斥资6.84亿收购三明海斯福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斯福曹伟博士向上证报资讯透露,公司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项,另有多项专利正在准备申请中。在他看来,氟化工的应用领域广泛,从空调冰箱的制冷剂、不粘锅的涂层、生病吃药的氟哌酸、手机锂电池、人造血液、人造关节等,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域发展很快。
不仅仅是新宙邦一家,当升科技、欣旺达等锂电企业都不断增加投入,提升研发实力,在专利方面也频频获得突破。据悉,去年当升科技的重磅专利“超大粒径和高密度钴酸锂及其制备方法”研制出一种大粒径、高密度、高安全性的钴酸锂材料,解决了国内市场正极材料普遍存在的能量密度低的难题,有效带动我国锂电产业升级。而以生产锂离子电池模组为主的欣旺达,截至去年上半年,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和申报的专利共计126项,其中获得授权79项、申报专利47项。
可以说,我国锂电池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相关企业以专利为法宝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得独特竞争力的优势。
(本报数据研究部 陈欢 记者 朱先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