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推杆进洞”
    的关键是不贪不惧
  • 张小仁全天候搏杀股海
  •  
    2015年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人物
    “推杆进洞”
    的关键是不贪不惧
    张小仁全天候搏杀股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张小仁全天候搏杀股海
    2015-0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小仁

      全天候搏杀股海

      作为混基组双料冠军——宝盈核心优势的基金经理张小仁,去年可谓声名鹊起。彼时,面对接管王茹远的宝盈核心优势,张小仁坦然而自信。他说,回归初心,方能勇敢向前。在他手中,宝盈核心优势短短三个月内上涨逾40%,规模更是创出新高。而当2015年伊始,公募基金去年的业绩成绩单正式出炉,其管理的宝盈核心优势和宝盈鸿利收益以80.11%和53.89%的业绩,分别荣登偏股混基组和平衡混基组的冠军。年度最高点收官的成绩,也让他放心:“没有让在2014年任何时候进来的持有人损失”。而这,也正是他作为基金经理一贯秉持的投资理想:为持有人赚钱,赚稳健持续的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记者 张苧月 ○编辑 于勇

      “我们还有小仁兄”

      正是因为2014年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令张小仁真正走进了投资者的眼帘。这个名字,不再陌生。

      张小仁,经济学硕士。2007年7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过研究部核心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助理。2014年1月,开始掌管宝盈鸿利收益。同年10月,接替“公募一姐”王茹远,独当一面掌管宝盈核心优势。实际上,该基金此前一段时期已经由王茹远和张小仁共同担任基金经理,王茹远离职后,由张小仁继续掌管。

      不得不说,王茹远已经成为宝盈核心优势的招牌。在许多人心中,王茹远就是该基金的标识。然而,“公募一姐”的离职令宝盈核心优势看起来好像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赎回的压力扑面而来,40亿的规模将何去何从,在当时,没有人知道。

      博弈从王茹远宣布离职之前其实就开始了。部分先知先觉的同行抢先抛售宝盈核心优势重仓股,他们认为,接棒王茹远的张小仁有着自己的投资风格,并且资料显示张小仁对于TMT个股并不算热衷。与其等到张小仁抛售这些个股,还不如抢先获利了结。到了10月份,该基金的规模降至了27亿元,其中仅一家机构的赎回就近5亿元。

      面对市场的质疑和赎回的浪潮,张小仁坦言的确感受到了压力。但一贯以来稳健的个性却帮助他坦然面对,表现出了一名基金经理应有的从容自信。因为他始终相信——业绩终会向市场说明一切。随着张小仁调研的逐渐深入以及更加契合市场的调仓换股,宝盈核心优势的收益继续居于混合组第一,赎回渐渐减少,甚至在11月以后,单日的申购量可达两亿元。在张小仁手中,宝盈核心优势的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74亿元。也让公司同事高呼:“把心放进肚子里,茹远姐走了,我们还有小仁兄!”

      实际上,王茹远在公司的时候,张小仁已了解她看好的很多公司的主要逻辑和关注点,而且有部分标的张小仁也有参与,只是没有重仓。而在正式接管“宝盈核心优势”后的两周内,张小仁密集调研所有重仓股,并建立了自己的沟通渠道和投资逻辑。

      虽然张小仁被称为“高端制造业的专家”,但是,他并没有去改变宝盈核心优势的组合,TMT依然是该基金的灵魂,只是根据市场当时的情绪,张小仁也部署了大盘蓝筹股,尤其是金融股的仓位。

      “做投资,需要敬畏市场。当市场风格转向时,我们需要顺应趋势。不过,组合的灵魂不能发生变化,不能因市场的震荡而抛弃TMT,否则会迷失方向。”面对市场对其投资风格的疑惑,张小仁这样解释。

      激战蓝筹“雄起”

      大盘蓝筹起来了,券商疯涨了,金属、煤炭抬头了,金融地产强势了,成长股受伤了。2014年四季度,市场风格剧烈切换,此前部分以成长股为投资核心的基金遭遇了杀跌,业绩排名不断被洗牌。

      “辛辛苦苦在熊市里挣的钱,却在牛市中被洗了出来。”是去年底时基金圈内流行的段子。应对市场的恶战,不少重仓成长股的基金被这场风格切换所击溃。不过,市场行情难度越大,越能看出谁是高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谈及自己在去年四季度的整体操作,张小仁称其刺激又平淡。刺激在于板块的轮动加快了他的操作频率,平淡在于他对这波行情早已有所准备。无论市场怎样喧嚣,回归初心,依然在于基本面分析。

      实际上,早在去年8、9月,当小票还在疯狂时,张小仁就认为,四季度大盘风格或出现转折,蓝筹股估值将回归。依据当时的判断,张小仁采取了“抓两头”的策略,一头是抓分红率好、流动性佳的大市值蓝筹股,一头抓具有极强爆发力的成长性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而不是市值低的企业。

      不出张小仁意料,11月份,大盘蓝筹果然开始抬头。按照这个策略,张小仁大胆换仓。“我认为,大盘蓝筹的行情并非只是一时一刻,既然不是短暂上涨,为何要抱着原来的组合一成不动呢?将时间轴拉长,成长股投资或也能挣到钱。但伴随市场风格调仓,能够减少对持有人的伤害。”张小仁向记者表示。

      11月底,张小仁率先卖出自己的重仓股。其实,当时蓝筹股并未如此火爆,很多以成长股为核心的基金经理采取的方法是自救,对成长股进行维护。不过,这在张小仁看来,越是救,后期的负担就越大。

      张小仁认为,这一轮大盘蓝筹并不会威风一两天就“歇菜”了,而是一个中长期趋势,既然看到变化,就需卖出重仓股,以拿到充足的“子弹”去追逐蓝筹。基于此,他迅速配置了金融、汽车、电力等板块。到12月时,张小仁在蓝筹股上的仓位上升至40%至50%,TMT的仓位降至20%—30%的区间。

      在卖小票的时候,张小仁率先卖了性价比偏低、非核心、不能代表产品特色的品种,例如特色不够鲜明的企业。做了这一条还不够,他同时还对核心品种进行降仓,8个点降到6个点,7个点降到5个点。开放的投资心态加上与时俱进的选股策略,令张小仁在去年四季度战胜了市场的浮躁,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对于张小仁而言,他厌恶回撤。但同时,他认为关键时刻敢于追逐涨停板和卖出跌停板,是一个卓越的基金经理必备的条件。

      然而,2015年来了,新一轮战役已开启,市场对于蓝筹股的回撤又产生疑虑。对此,张小仁坦然表示,去年12月20号以后,就已经为2015年做了一些布局,对前期超跌的小票开始了建仓。同时,有成长潜力但过去一年内创新低的股票,以及因突发利空导致股价大跌的公司,被列入了他的研究名单。

      三个偶像三种风格

      张小仁是一个关注全行业,研究过上、中、下游的基金经理。在他的投资体系和投资哲学建立的过程当中,有三个人功不可没。其中一位是投资界大鳄、成长股猎手彼得·林奇。另一位是能与彼得·林奇比肩,不输巴菲特的投资大师约翰·聂夫,他执掌温莎基金31年22次跑赢市场,投资增长达55倍。

      有些人把聂夫称为价值投资者,有些人称他为逆向投资者,而聂夫更喜欢称自己为低市盈率投资者。他选股的标准只有一条:低市盈率且增长率不低于7%。他把公司分成四大类,即高知名度的成长股、低知名度成长股、低速成长股和周期股。

      聂夫从来不做高知名度成长股,只做中间两类公司, 张小仁对此很欣赏。“低市盈率法可以较好地避免高知名度白马股的陷阱。买入市场公认的高成长股票,聂夫认为这可能是大幅亏损的开始。高知名度白马股通常股价已经包含了对公司业绩的乐观预期,一旦业绩低于预期,在业绩和估值双杀下股价有可能一泻千里。”张小仁解释道,而这也成为张小仁现在挑选成长股的考虑因素。此外,张小仁认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低速成长股的增长率应该高于10%。

      除了上述两位金融大鳄外,张小仁称还有一位华尔街翘楚对他影响巨大。“蔡志勇,这个名字或许大家有些陌生。但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却是华尔街上炙手可热的基金经理,‘趋势投资’的带头人,也是首个成为道琼斯成分股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华人。对他而言,没有基本面的概念,快进快出,且善于卖在高点。”张小仁指出。

      蔡志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追浪者”,不断寻找市场热点和股票趋势,观察市场人气,敢买敢卖,这种投资风格令张小仁受益良多。也正是基于蔡志勇的启发,在去年底的操作中,张小仁也大胆随着板块的切换自上而下进行投资。不过,做趋势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趋势结束时及时退出。在蔡志勇身上,张小仁学会了不与股票“谈恋爱”。当好故事没有了,果断卖出,换下一个标的。不要优柔寡断。同时,作为一个好的投资者,大脑要和胃作对。当世界悲观的时候要当买家,世界乐观的时候当卖家。当你的胃说:我必须卖了,我承受不了这种痛苦,价格实在太低了,这时你反而要想着去买,反之亦然。

      在张小仁看来,上述三个人各有各的投资风格,而他,则是要将这三种风格用于自身的实践。目前,中国市场体量大,经济又遭遇着大幅度调结构的形势。因此,张小仁认为,这三种方式在某个阶段都有着各种的生存之地。

      一个聪明的投资人在做投资时,首先需要明白所管理资金的资金性质,然后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取各种投资风格的长处。“我跟别人的差别在于我对各种风格都很宽容。我有朋友是专门做TMT,也有朋友长期持有房地产,还有一些专门搞趋势性技术,我觉得各种风格都有其道理,各类投资人都有其强项。其实强项大家都会看,关键是看完后要知道,如果出现相同的市场,你在里面能有何擅长之处。”张小仁称。

      不仅是投资风格,在研究领域上张小仁同样持包容态度,力争尽可能全面的看行业。在上游,他研究了有色、煤炭等周期性比较强的产业;中游的机械、汽车、电力设备、国防、新能源等制造业也有所研究;在下游,还研究了医药。

      “您看这么多行业不会感觉累吗?”记者问。

      “不累,反而我感到很快乐。做研究不应只为交易目的而研究,而是要学会和公司交朋友。如果能够通过研究,为公司的发展提出指导和建议,这才是成熟的研究。”张小仁笑着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