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27家银行获业务资格 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启动
  • 失去规则的纽带
  • 外资可在上海自贸区
    独资云计算业务
  • 通缩之忧尚不足虑 专家建言适度降准
  • 外贸转入新常态 今年目标或15年最低
  • 央行力促移动金融创新
  •  
    2015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27家银行获业务资格 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启动
    失去规则的纽带
    外资可在上海自贸区
    独资云计算业务
    通缩之忧尚不足虑 专家建言适度降准
    外贸转入新常态 今年目标或15年最低
    央行力促移动金融创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行力促移动金融创新
    2015-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高翔 温婷 ○编辑 颜剑

      

      移动金融创新再迎利好。

      昨日,央行印发《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了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即遵循安全可控原则、秉承便民利民理念、坚持继承式创新发展、注重服务融合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指导商业银行和银行卡清算机构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安全有关政策,优先采用自主可控的产品及密码算法,加强移动金融账户介质标准符合性管理,增强移动金融安全可控能力,有效保障移动金融应用流程的安全性;指出要加快构建安全可信基础环境,发挥检测认证的质量保障作用,推动标准落地实施,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

      对于此次《指导意见》的发布,阿里云金融事业部总监徐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监管部门对于移动化趋势的认可和鼓励,将对移动金融发展前景产生重大影响。徐敏极其看重《指导意见》的正面意义。

      在他看来,在市场层面,阿里和腾讯在移动金融领域早有布局,而《指导意见》自上而下的推动将促进金融机构将发展重心更多转至移动端。徐敏坦言,从今年阿里双十一的交易数据来看,移动端交易额占比已经高达42.6%,移动支付的重要性已经开始体现。

      此外,同方股份方面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该政策将惠及该公司旗下的同方国芯,据悉,同方国芯的银行IC卡芯片目前已经具备在商业银行正式使用的条件,已与多家商业银行开展试点发放工作。移动支付方面,该公司已具有完备的技术方案储备,SIMPASS等双界面芯片方案一直有小批量销售。新的SWP-SIM芯片已经完成开发,是目前唯一的国产芯片,目前正在进行运营商的测试工作。公司新开发的全卡方案产品,可以满足存量手机实现NFC应用的需求,在成本和模式方面都有更好的竞争力。

      在讨论移动金融发展之时,业界经常用来证明中国移动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案例为肯尼亚模式。据了解,在非洲,手机的覆盖率在2012年底已超过70%。全球最常使用手机钱包的国家有3/4在非洲,而最成功的则属肯尼亚手机银行M-PESA。M-PESA的事例表明,通过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最贫穷的国家也可以提供基本的金融支付服务。

      业界预期,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移动金融迎来快速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也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