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汇源通信实控人徐明君
    或涉四川官场腐败案
  • 万科撤回“援手” 佳兆业危局升级
  • 同洲电子实控人再减持
  • 东方银星拟终止重组
    东珠景观借壳或“泡汤”
  • 债主群起发难 佳兆业捉襟见肘
  •  
    2015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汇源通信实控人徐明君
    或涉四川官场腐败案
    万科撤回“援手” 佳兆业危局升级
    同洲电子实控人再减持
    东方银星拟终止重组
    东珠景观借壳或“泡汤”
    债主群起发难 佳兆业捉襟见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万科撤回“援手” 佳兆业危局升级
    2015-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佳兆业总体债务规模庞大。据2014年半年报披露,公司总借款为297.73亿元,截至去年6月底,需在一年内偿还的借款逾60亿元,需在两年后五年内偿还的为47亿元。至少有四款信托产品将于今年上半年到期兑付,规模约43亿元。

      ⊙记者 朱楠 ○编辑 孙放

      

      在爱建股份因受佳兆业债务危机波及而大跌的同时,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万科正急忙摆脱可能存在的麻烦:考虑佳兆业有破产风险,万科决定终止接盘其上海青浦项目。这也使佳兆业原本借此套现12亿元的计划失败,资金周转雪上加霜。此外,记者实地踏访发现,佳兆业此前15亿元拿下的上海金融中心项目也迟迟尚未开工。

      万科不想“惹麻烦”

      佳兆业在1月12日晚间最新披露的公告中,透露已跟上海万科终止有关出售上海青湾兆业股权及股东贷款的协议。至于该协议终止的具体原因,佳兆业并没有在公告中作过多表态,仅强调是双方协定,且“买方(指万科)并未付出任何款项”。

      回顾该次交易,佳兆业曾在去年12月31日订立协议当天予以公告,并认为这是一次套现良机。据公告,若因卖方违约导致交易失败,佳兆业需按利息两倍的金额给予万科违约金。如今看来,应是万科主意有变,因此佳兆业无需支付违约金。

      记者经过多方了解,从业内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交易终止背后的内情是:鉴于佳兆业目前面临破产风险,原本有意接盘的万科打起了“退堂鼓”。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公司破产后,相关部门将对其破产前一年内成交的项目进行审核清查,一旦发现有关联交易、低于公允值的交易等不合法律法规的交易,将进行追索。

      “虽然佳兆业和万科此前订立的项目出售协议中,接盘价格也基本是市场价,但万科作为上市公司,又比较受业内关注,应该是不想惹这个麻烦。所以最终决定不去接手,双方友好协商终止了交易。”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查阅资料,佳兆业打算出售的上海青湾兆业,对应项目为上海青浦重固镇纯住宅地块,是2014年8月刚刚拍得的,当时成交价11.55亿元,溢价率51.69%。而此前与万科订立的出售协议中,佳兆业项目公司作价12亿元,应该说是平进平出,并没有“贱卖”。“佳兆业毕竟是(港股)上市公司,对明显低于公允值的交易,公司董事会也不会批。”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此番交易终止无疑让佳兆业连“断臂求生”都难,靠卖项目“补血”的路似乎很难走通。“也许会有公司愿意冒风险接盘,但价格可能会压得更低。这对佳兆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金融中心项目迟迟未动工

      对于本次交易的失败,记者致电佳兆业,得到的回复依然是“以公告内容为准”,并被告知目前公司运营正常,除深圳项目被锁定外,其他各地项目均正常销售。

      就此,记者昨日前往上海佳兆业金融中心项目现场实地探访,这个位于浦东新区杨高中路、民生路的商办地块是佳兆业于2013年5月经过140轮竞价,以总价15.1亿元摘得的。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目前地块四周被围墙拦起,工地铁门紧闭,处于停工状态。从门缝中记者看到,地块内空无一人,四处是散落的砖块,只建了一个小岗亭,原本可能有看守工地的工人居住,现在也处于空置状态。地块上没有看到挖掘机等重型设备进驻,应该还没有开工。

      佳兆业上海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金融中心地块此前还处在规划报批阶段,“由于总部一直没想好以后是自持,还是出售,所以项目迟迟没有动工。”

      此外,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佳兆业目前在上海的在售项目共有六个,包括四个住宅项目和两个商业项目。数据显示,2014年佳兆业旗下上海项目销售情况并不算差,包括最近三个月,其水岸雅苑、香溢雅园、尚品雅苑三个项目成交情况都不错,其中两个项目都售出了14000平方米左右房源。且网上签约信息显示,这三个项目最近一次签约成交,都在2015年1月份,一套在1月11日,两套在1月12日。说明佳兆业上海项目目前确实处于正常销售状态。

      “这些房源显示的网签日期虽然是今年1月,但成交时间肯定是去年年底,网签一般都有一定滞后。”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佳兆业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很可能会在公司负面消息扩散之后,影响到项目的正常销售,令佳兆业的资金危机进一步恶化。

      “目前,对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能解除深圳的房源锁定,让市场恢复对公司的信心。若一直笼罩在破产疑云之下,公司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