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聚焦地方两会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金融业转型:我们必须经受的艰巨考验
  • “争路运动”背后的“高铁政治经济学”
  • 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重塑券商风险管理体系
  • 索罗斯
    为何总被世人误读
  • 人民币急贬打消了降息降准预期
  •  
    2015年1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金融业转型:我们必须经受的艰巨考验
    “争路运动”背后的“高铁政治经济学”
    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重塑券商风险管理体系
    索罗斯
    为何总被世人误读
    人民币急贬打消了降息降准预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业转型:我们必须经受的艰巨考验
    2015-01-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5中国经济新常态评述之六

      就金融业发展而言,“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目的是分解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的风险,也是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但资本市场上的证券发行,并非投融资各方的直接对接。因而,从金融业的角度来看新常态,金融活动亦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直接融资并没有“去中介化”,银行与资本市场交汇融合,生硬区分更会遭遇金融创新的尴尬。由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金融行业结构与行业生态两大关键性问题。

      □周子章

      中国经济新常态对经济增长的要求,等于是从增长目标的角度倒逼经济转型,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转向一个发达国家初级阶段。不过,从金融业的角度来看新常态,毫无疑问转型的结果面临巨大的不确定,而且各方的利益博弈也会异常复杂。然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决定了金融也必须随着改革,因此就金融业本身发展而言,“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提法,目的是分解金融风险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的风险,也是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银行借贷被认为是间接融资行为,因为银行充当资金借贷的中介。但资本市场上的证券发行,并非投融资各方的直接对接。因而,从金融业的角度来看新常态,金融活动亦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直接融资并没有“去中介化”,银行与资本市场交汇融合,生硬区分更会遭遇金融创新的尴尬。由此,笔者认为,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目前存在的行业结构与行业生态两大关键性问题。

      近些年,行业结构性矛盾始终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过去我们关注的结构性矛盾,往往是基于原来的基础,通过对其他国家或外界的观察得出的一些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操作起来往往与实际不适应,或者说业内没有动力。但进入新阶段后,行业结构调整非常贴近,变成了“现在进行时”,有了一定的紧迫性。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形态、性质、功能经历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经济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长期以来,金融业在我国是典型的服务业,在原有体制下,存贷汇业务与客户的关系犹如“三明治”那样,紧紧地贴在一起,互相依存的关系清晰可见。但进入新常态之后,情形将会转变。一方面是随着市场开放,更多新金融机构不断涌现,竞相抢夺市场份额;比如以腾讯等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微众银行拉开了互联网银行的序幕。另一方面,较低的经济增长率无法支持金融业像过去那样靠数量规模来获得非常高的回报,被社会广为诟病的“银行躺着挣钱”模式一去不复返,必须寻求更多交易形式和交易产品,才可能获得利润,维持金融业的发展和增长。

      实际上,在近两年宏观经济的持续调整中,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大量实体经济在萎缩,银行业自身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原有的分业经营限制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动力。而为了推动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混业经营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也只有在混业经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逐渐调结构的政策夙愿,同时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众所周知,银行的市值、收入利润规模通常占上市公司整体的较大比重。银行发行新股补充资本金,如用直接和间接融资二分法的观点,似乎就成了社会资金经由直接融资渠道回流到间接融资领域。银行贷款经过资产证券化销售给资本市场投资者,银行在市场上购买企业债券等,更是让银行难以从资本市场中区隔开来。

      从我国金融发展的历程来看,金融深化步伐已在显著加快,金融银行业增加值在GDP的比重不断提升。2009年为3.81%,央行在2012年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保持在5%左右;“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但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之间的比例很不合理,银行业比例过大。据2008年的数据,我国银证保三业的比例为80.5:10.9:8.6,而美国的三业比例是45.0:16.3:38.7。

      比较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增加值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80%,而美国只有50%,中间的30%,可视为是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同样是2009年,美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4%,比我国高出3.19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一般也都能达6%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还需要深挖自身的发展潜力,不仅是技术创新,更多依赖于服务创新和完善,提升银行业的服务价值。

      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现状,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征程会更漫长。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基本就是间接融资,由银行根据放贷的需求决定把资金贷给谁不贷给谁。这与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债市为中心的直接融资或资本市场直接的融资有一定区别。因此,虽然可能整个存款的利率完全市场化了,由于银行对资源的配置与整个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匹配,所以仍然可能出现对利率的扭曲,可能导致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快的解决。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金融改革目标,正意味着中国金融业的结构大调整。

      至于金融业的生态问题,在“新常态”下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可能更大。

      与传统存贷汇业务不同,转型后的金融业渐渐会演变成一架金融机器,一旦得到机会和空间高速运转起来,甚至只是几个人关在密室中经过一番切磋,就可能推出新金融产品。金融资本小圈子的重要性凸显。比如资产证券化问题,以及新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外人很难弄清楚其中真正的模式含义,能看见的都是经过包装的靓丽数据和复杂的金融概念,如果大家都跟风,那么这种复杂金融产品的边际增长率和机会增长率也就转化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既难以被发现,实际上也常被忽略。所以,一旦传统金融转化为新常态下的金融,并进一步市场化,则这架金融机器的运作对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事实上,现在已有了这种风险暴露的不少迹象,如各种各样已被曝光的庞氏骗局、各路理财产品和平台交易等等,最典型的就是P2P平台的野蛮生长。至于未来,可以确定的是,问题只会多不会少。这就是我国金融监管眼下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困局,如果不放开,则金融业将无法适应新常态;如果放开,则又会面临各种各样高难度的监管挑战。

      各方都注意到,银监会日前已开始全面调整机构,对互联网平台和各种新的金融机构实行专门监管。而从各国的经验来看,管制永远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重大风险将会不时出现。能做的政策方案选项,最多也就在于预先设计一些减速和刹车工具,必要时可动用。因此,新常态下金融业转型是我们必须经受的一场艰巨考验。

      (作者系中国金融网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