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到底从什么方向“深度调整”国资委?
  • 新官不理旧账 PPP合同成儿戏
  • 岂能因中国特色而使股权众筹背离本质属性
  • 希腊:“走”也难,
    “留”也难
  • 今年中国经济表现
    好于去年当属大概率事件
  •  
    2015年1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到底从什么方向“深度调整”国资委?
    新官不理旧账 PPP合同成儿戏
    岂能因中国特色而使股权众筹背离本质属性
    希腊:“走”也难,
    “留”也难
    今年中国经济表现
    好于去年当属大概率事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中国经济表现
    好于去年当属大概率事件
    2015-0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李经纬

      

      自去年底以来,一种宏观面看好2015年股市,看空实体经济的观点盛行,而当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的GDP增长率为7.4%的数据以后,由于这个增长率数据显著低于2013年,从而使得上述观点更大行其道。一时间,弄得太多人一谈及2015年的经济增长,便神色严峻,大量市场人士预测2015年经济增长率将跌落至7%,更有悲观论者甚至预测6.5 %。笔者认为这些观点缺乏充分的逻辑支持,之所以不少市场分析人士会得出这样的悲观结论,主要是基于2014年那些低于预期的相关经济数据。可事实上,这些预测其实并未建立在对去年的经济运行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或者相关研究存在明显偏颇。一些强调人口红利消失等长期性因素影响的观点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为长期因素只是会对长期的、趋势性的走向产生影响,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率的逐年下降。

      更何况,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增长。近日央行调统司巡视员徐诺金就说,在当前经济阶段应该通过刺激总需求,把潜在生产能力尽可能释放出来。他还说,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看还是投资。投资既是一个短期的总需求变量,又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供给变量。

      笔者认为,基于中央在过去一年多时间相继推出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相关政策已开始或即将以更大规模和更大力度地发生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的逐步改善,今年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好于去年当属大概率事件,在经济政策不出现严重失误的前提下,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完全有望达到7.5%以上。

      不妨作些具体分析。

      在进出口方面,为因应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气候,适度放任人民币对主要贸易国货币尤其是美元的贬值,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环境,在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的背景下,今年我国贸易顺差总体应该好于去年。

      在消费方面,通过提高就业能力、提升最低工资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增加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我国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在增加,全体居民的总体消费能力在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既跑赢了2014年7.4%的GDP增长率,也高于2013年7%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低于2013年的0.473。这表明了我国收入分配的改革已开始产生效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例进一步提高,收入分配已开始朝较为公平的方向推进。在中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人群的一般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大概率提升2015年的总体消费水平。

      在投资方面,随着简政放权等放宽私人资本投资渠道政策的落实,私人资本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政府主导的,旨在营造更合理、更优质经济发展环境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基建项目投资在2015年将大规模启动,去年底国务院已经批准的项目就达10万亿之多,今年需要落实的有7万多亿,这将是今年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对此,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忽视。同时,随着已经推出和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房贷新政的落实,2015年,尤其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必将有比2014年更稳健的表现。众所周知,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大幅度回落是造成近两年GDP增长率下降的重大原因,此番两者的走稳,必将对今年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经过测算,笔者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5%以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任何忽视或轻视国家政策效应的研究都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应该提倡的,因为其可能会在市场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从而可能误导经济决策并最终伤害经济发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未来我国经济要良性发展、经济增长率要达到7.5%以上,合理的货币政策必须跟上。合理的货币政策理应包括合适规模和合适方向的货币投放,不然,将大概率推升资金成本,使得基建和房地产项目建设难以为继。因此,防止货币投放被留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政策措施必须紧紧跟上。

      (作者系东吴证券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