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风”从哪里来 ——伞形信托详解
  • 自下而上慧眼识股 华商主题精耕细作成长型产业
  • 农地生产关系新常态将“粮安天下”(上接A1版)
  • 由大小盘轮动转向小盘轮动
    基金业绩更加仰赖选股能力
  • P2P迅猛向前 网贷评级缺少根基
  •  
    2015年1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风”从哪里来 ——伞形信托详解
    自下而上慧眼识股 华商主题精耕细作成长型产业
    农地生产关系新常态将“粮安天下”(上接A1版)
    由大小盘轮动转向小盘轮动
    基金业绩更加仰赖选股能力
    P2P迅猛向前 网贷评级缺少根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风”从哪里来 ——伞形信托详解
    2015-01-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风”从哪里来

      ——伞形信托详解

      伞形信托中的优先级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其最为吸引人的便是劣后资金可以用较少的资金配资,从而利用杠杆在二级市场博取高收益。目前市场上伞形信托的优先级与劣后级金额的比例主要分为1:1、1:1.5、1:2、1:2.5以及1:3,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可以2倍、2.5倍、3倍、3.5倍和4倍的杠杆进行股票交易。

      据招商证券统计,目前银行资金在整个市场的融资余额占比不高,伞形信托的规模为3000—4000亿元,总体规模不大,因此对市场的整体影响较小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于勇

      

      作为银行理财资金间接进入A股市场的重要通道,伞形信托成了此轮“杠杆上的牛市”的推手之一。近日,市场传闻有商业银行将收紧伞形信托的配资,令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一在牛市中迅速成长的信托业务。

      那么,究竟何为伞形信托?其“野蛮生长”背后的原因何在?银行收紧其配资影响几何?

      

      伞形信托的前世今生

      所谓伞形信托,是指由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结合各自优势,为证券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投、融资服务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产品。具体来说,就是用银行理财资金借道信托产品,通过配资、融资等方式,增加杠杆后投资于股市。

      据格上理财研究员欧阳岚介绍,这种投资结构是在一个信托通道下设立很多小的交易子单元,通常一个母账户可以拆分为20个左右的虚拟账户,按照约定的分成比例,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信托计划优先级受益权,其他潜在客户认购劣后受益权,根据证券投资信托的投资表现,剔除各项支出后,由劣后级投资者获取剩余收益。伞形信托针对的劣后级投资者主要是自然人大户、机构客户,以及一些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信托产品参与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投资门槛通常为300万元。

      “目前资金通过信托进入股市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阳光私募模式,二是单一账户的结构化信托模式,三是伞形信托。相比前两种模式,伞形信托才是近期资金涌入A股的最大通道。”欧阳岚表示。

      根据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投向股票市场的信托规模为4301.4亿元,相比二季度末的3406.9亿元增加了894.5亿元资金。这意味着,在第三季度平均每个月有近300亿元的新资金通过信托进入A股市场。

      

      “野蛮生长”源于四大特点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伞形信托中的优先级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其最为吸引人的便是劣后资金可以用较少的资金配资,从而利用杠杆在二级市场博取高收益。根据此前的报道,目前市场上伞形信托的优先级与劣后级金额的比例主要分为1:1、1:1.5、1:2、1:2.5以及1:3,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可以2倍、2.5倍、3倍、3.5倍和4倍的杠杆进行股票交易。

      在欧阳岚看来,伞形信托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与其高效的成立速度、一带多的证券子账户以及灵活的投资范围和较高的杠杆配资密不可分。

      “传统融资融券下单一账户模式的产品成立需要开立证券账户,且其开设时间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相较而言,由于伞形信托下面的各子信托无需重新开户,所以成立时间一般仅为一到两天。”

      不仅如此,在伞形信托的一个信托母账号下,可以通过分组交易系统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子信托,每个子信托便是一个小型结构化信托。信托公司通过其信息技术和风控平台,对每个子信托进行管理和监控。虽然信托母账户真实存在,但并不参与实际操作,由每个子信托进行单独投资操作和清算。也就是说,伞形信托只需要一张股东卡就可以服务多个客户,客户在其子交易单元操作即可,这样就避免了信托开户的难题。

      相比单一账户模式,由于伞形信托中所有子信托共用一个证券账户,所以可规避对单只股票的仓位限制。银监会规定,结构化信托持有单个股票不能超过信托资产净值的20%,但对伞形信托而言,只要整个大账户没有超过限制即可。这也就意味着,伞形信托中子信托的仓位限制条件相比结构化信托更为宽松。“相比于融资融券,伞形信托可投资于证券、场内封闭式基金、债券,投资标的不仅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甚至对ST板也可投资,因而伞形信托的投资范围更为广泛、灵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伞形信托的杠杆率最高可达1:3,而融资融券的杠杆率多为1:1。同时,在伞形信托中,劣后级一般由实际的投资者担任,而优先级则来自于银行理财资金。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该业务中,伞形信托的劣后投资端的配资成本约为8%,低于融资融券8.6%的行业标准。这就意味着,通过伞形信托,劣后端可以利用更为便宜的银行资金用于A股投资。

      

      风控促发降杠杆

      在牛市氛围下,伞形信托较高的杠杆比例,无疑是吸引劣后端资金的重要原因。但是,杠杆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助涨的同时,面临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其助跌作用也同样明显。本轮牛市中,市场的大幅震荡亦表明了运用杠杆入市资金的这一特性。

      据了解,作为一款风险较大的产品,伞形信托也有其对应的预警线和止损线。有业内人士透露,伞形信托根据杠杆比率不同,会有不同的预警线和止损线的要求。

      “信托公司会在每个交易日对信托子单元进行监控,如果发现其中有客户的资金达到预警线,会通知对应的劣后委托人在1天时间内追加保证金,客户如果不追加保证金,信托公司会对相对的子单元进行强制性的减仓。如果客户达到止损线,也会要求客户在1天时间内追加保证金,要求投资者自行进行止损的平仓,否则就由信托公司强行平仓。”欧阳岚指出。

      至于本次市场传闻中商业银行主动降杠杆的举措,有业内人士表示,此前证监会对两融资金的整顿,其实是给机构敲响了警钟。在市场震荡加剧的当下,伞形信托的配资被收紧杠杆,也是很多市场人士预期之中的。

      而根据招商证券的统计,目前银行资金在整个市场的融资余额占比不高,并预计伞形信托的规模为3000—4000亿元,总体规模不大,因此对市场的整体影响不大。

      川财证券的报告则指出,随着两融、结构化配资、伞形信托等产品快速壮大,二级市场投资主体的杠杆迅速放大。高杠杆蕴含的风险将引起监管机构的担心。因此2015年入市资金的杠杆增速会下行,否则更多实质性监管手段也会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