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券商策略周报:保持震荡平衡 等待积极信号
  •  
    2015年2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研究·市场
    券商策略周报:保持震荡平衡 等待积极信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策略周报:保持震荡平衡 等待积极信号
    2015-0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周市场继续大幅波动,上证综指结束周线九连阳,收报3210.36点,跌幅4.22%;深成指一周收报11150.69点,下跌2.50%;创业板指创新高1759点之后下跌,最终收报1680.59点,一周跌幅0.98%。板块上,计算机、商贸零售、电力及公用事业、纺织服装涨幅居前,前期涨幅较高的银行、券商、保险大幅调整。

      湘财证券:

      降准降息政策持续延迟、IPO规模进一步扩大、银监会对委托贷款的监管以及两市交易热情降温将不利于蓝筹股行情的持续,对蓝筹股进一步上涨形成制约,而整体上有利于行情向中小盘股转移。

      光大证券:

      短期市场回调压力加大,建议构建更加均衡的配置,兼顾进攻与防守。行业方面选择地产、建筑、有色、汽车、机械、传媒,主题投资选择上海国企改革和创新园区概念。

      招商证券:

      在市场缺乏上行催化剂背景下,事件性因素会加剧投资者短期的避险情绪。但这并不会造成市场持续的下跌和去杠杆,市场形态仍然属于高位震荡。当前合理的均衡配置仍然是低估值蓝筹、白马成长股,以及未来有泡沫化潜力的“一带一路”和大金融(尽管短期会有避险压力)。

      方正证券:

      在经济疲软、政策迟迟不出、市场监管力度不减、大盘量能不能有效释放、新一批IPO启动势必造成资金面偏紧之时,在系统性货币政策难释放、结构性工具力度存较大不确定性之际,大盘短期难以乐观,中期走势雏形本周也将给出答案。

      银河证券:

      由于经济仍然在下滑、改革与效率的提升需要时间,流动性上面临欧洲QE、美国加息预期下的资金再平衡,春节前市场空间上下都相对有限,估值体系进入新平衡,大、小盘股均有机会,耐心不折腾是关键。

      中信证券

      配置确定性标的 穿越“防风险”周期

      一、去库存拖累1月份制造业产出,通缩加剧重点关注消费品行业

      1月份官方制造业PMI跌破50%至49.8%,固然有季节因素,但经济内在下行压力是根本。总需求扩张继续放缓强化企业悲观预期,推动企业加快去库存,这拖累了产出、就业,并令1月份通缩加剧。通缩环境下要重点关注下游行业,去年12月份的工业利润数据表明,受通缩加剧影响,消费品行业利润增长加快,而采矿业、原材料、化工业、资本品利润增速都在下行,建议重点关注消费品部门。

      

      二、股市与货币政策博弈在2月份将持续

      近期出现了一些利好因素,比如海外投资者回流A股、注册制推出可能延后,但我们依然认为2月份流动性层面的风险较大,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1)资金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包括春节前高于市场预期的第二批打新数量、节前现金备兑需求增加,以及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所导致的热钱流出压力加大。

      2)近期汇率贬值压力加大,宏观流动性收紧,部分投资者对于短期降准预期在强化。但我们预计降准在短期内有可能落空,央行或将通过汇率贬值+逆回购+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对冲热钱流出与打新、季节性因素,使得流动性维持偏中性的状态。一方面,央行重启了逆回购,并延长了逆回购期限,表明央行对于全面降准依然持偏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央行逆回购的利率偏高,且上周四还出现了小幅净回笼,表明央行对于流动性的态度仍然偏中性。3)如果2月份资金面不确定性因素多,且央行迟迟不降准,投资者情绪可能偏冷淡,不排除2月9日50ETF期权推出后甚至对股市产生助跌的效果。总体来看,2月份市场可能再次陷入股市与货币政策博弈的行情之中,波动也将加大。

      

      三、改革推进,区域政策进入落地窗口期

      1月底,2015年深改组的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察,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在各项改革举措中,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其政治意义毋庸置疑。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既可以促进我们的沉淀资金和人民币出海,又可以促进我们的存量产能和产品出海,同时还可以刺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建投资等需求。而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中,“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已被列为北京市政府2015年七项重点工作之首。预计“一带一路”规划、京津冀规划都已进入落地窗口期。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复制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不日就会挂牌。

      

      四、投资建议:市场收益风险比在弱化,配置寻求确定性

      从投资角度看,在监管层规范券商两融、委托贷款等业务背景下,A股“防风险、去杠杆、挤泡沫”的特征愈发明显。因此,博取政策和业绩方面的确定性机会则成为当前较为合理的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即将落地的区域政策(“一带一路”、京津冀和第二批自贸区),以及需求稳定、有业绩支撑、具备一定防御性的中下游行业,如汽车、农业、地产、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等。具体来看,本月重点关注农业(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产品价格上升,有望普惠整个农业板块)、传媒(受益于一系列文化产业支持政策等利好刺激,传媒行业2014年业绩普遍上升;而文化体制改革大幕拉开在即、年末贺岁档利好因素刺激,文化传媒板块有望在春节前迎来补涨行情)。

      东北证券

      市场将强化旗形整理形态

      上周市场在遇阻3400点后震荡回落,上证综指下跌4%、创业板下跌1%。市场整体显得相对谨慎,尤其是权重股呈现出显著的旗形整理特征,创业板虽然抗跌但也难以在70倍市盈率的高位有显著作为。

      目前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均处于相对疲弱状态,预计市场将强化旗形整理形态,操作上考虑到年初效应虽不宜过度解读相关信息,但更不宜心存侥幸,而宜谨慎应对。

      1、杠杆牛市正在经受磨砺。当下市场是杠杆牛市,而管理层对两融业务、伞形信托等增量杠杆资金的监管趋于严格。这种事中、事后的监管方式对于前期过快扩张的杠杆资金而言是一种显著的遏制,直接体现为1月份信用交易的日均融资净买入额相对去年12月份出现了明显下降,且是2014年6月份以来的首次。结果是上证指数出现了1月收阴的特征,首月阴线对于已经处于3000点上方的股市而言将增加谨慎气氛,因为1月份阴线往往预示着全年的坎坷。

      2、基本面经济数据仍无改观。1月份房地产销售高频数据相比去年12月份明显下滑,同比增速也有所回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维持跌势,PMI跌破50。与此同时,政策空间相对较小,政策在滴灌和漫灌间摇摆;虽然上周发改委今年以来第二次批复基建项目,但是央行释放流动性的节奏依然难以预期,乐观看也需在2月中下旬。

      3、新股发行再度升温,新股申购解冻周期对股市的扰动效应在本周可能再度出现。该规律下,至少在新股申购早期市场难有大的作为。

      因此,目前形势并非股市的最佳组合状态,包括高送转在内的监管政策进一步从严,以及权重股的黑天鹅事件,都将从心理层面冲击市场;而对杠杆资金的监管正在从量化角度制约市场,预计短期内信用交易融资增速将会下行,这也对股市形成制约。当下仍是资金博弈市场,政策风已经不是顺风了,策略上不宜心存侥幸,更宜谨慎从事。

      资金增量减速、股票供给增大,在此格局中,目前市场有观点认为在大盘趋弱阶段资金可能再度追逐创业板,对此我们并不认同。目前创业板整体估值已在70倍上方,不同于2013年启动时的30倍市盈率,而IPO发行加速也将在股票供给上对创业板市场形成压力。更需要注意的是,指数盘弱阶段,小票跑赢大票也并非高概率事件,例如2006年至今这一概率为58%,2011-2012年甚至较多的出现指数盘弱阶段小票相对权重股跌幅更大的情形,因此不宜把经验只锁定在2013年。

      综合来看,本周市场可能延续旗形整理格局,催发市场再度走强的催化剂还需时日。操作上应偏于谨慎,可在新股申购周期的后期买入一些低风险资产,如高折价率的分级基金A;板块倾向于防御,尤其要防范两融资金对相关板块的冲击;在关注两桶油的同时,主题投资在核电、教育、集成电路、农业、医疗以及纺织服装、商贸等行业或存在着事件驱动因素,也可关注。

      海通证券

      强势休整 相信未来

      牛市基础未变,1月份实则为强势休整。(1)2014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的最大变化不是指数上涨,而是增量入场,A股已经从存量博弈市演变为增量趋势市。当前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已经形成,场外资金达5万亿。融资从严、收紧伞形信托等政策调控,只是控制市场节奏,纵观历史政策调控改变不了大类资产的趋势。而且政策不是真心压市,股市需要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如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杠杆率、促进金融开放和改革等等。(2)复盘1月市场,央行1月22日才重启逆回购、政策限制杠杆交易,使得去年11月以来推动市场上涨的资金引擎降温。即便利空不断,市场并未出现单边下跌,上证综指月线也仅微跌,说明市场只是短期步入战略相持期,而非战略防御期。而且市场局部战役仍然活跃,家电汽车、TMT、轻工旅游、服装农业等轮番表现,市场实际上是强势休整。

      应对策略:车上等待,相信未来。(1)经过1个月的消耗,在各类政策、信息干扰下,市场信心已有所下降。我们认为,无需担忧,牛市根基未破坏,利率下行、改革推进、稳中求进趋势未变,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不改。展望2月份市场,全球央行纷纷放水,国内稳增长、抗通缩、防风险均需货币宽松保驾护航,流动性环境有望更好,且春节前后数据空窗、政策面偏暖。(2)唇齿相依,精彩交替。继续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低利率主线的金融地产、创新逻辑的高端装备和互联网、改革逻辑的国企改革。伴随地方两会召开以及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可能出台,国企改革主线有望升温,但创新主线也并非因此消沉。横向行业比较建议关注航空,主题关注上海本地股。

      国信证券

      指数回调 买点渐现

      指数连续调整之下市场谨慎情绪蔓延,但诸多负面消息并未改变上涨基础。波动加大是新常态,随着负面消息的逐步落地,买入良机渐现。

      上周市场重新下跌,核心还是此前累积的加杠杆问题。两周前管理层的表态成为一次风险预演,虽然大跌后迅速反弹,并且再次触及3400点,但是后续保监会、银监会对资金绕道进入股市行为的监管收紧,让市场疑虑加重。大盘高位震荡后再向上突破需要大量资金,与当前市场谨小慎微的心态矛盾。

      上周已经落地的消息:(1)经济层面,去年12月份的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负增长,增速环比下跌。(2)人民币贬值、资本流出之忧,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大幅下跌,四天近三跌停。(3)央行公开市场重启28天逆回购似乎表明近期降准概率下降。(4)证监会调查非常态的高送转。(5)希腊新政府上台曝出停止一切私有化言论。

      周末落地的消息有:(1)经济层面,中采PMI低于预期,创数年来最差开局。(2)今年第二批新股申购名单公布,共24家,环比加速。(3)墨西哥政府无限期搁置高铁项目。

      市场可能还有一跌,但已无需悲观,买入良机即将出现。(1)管理层对股市的呵护态度从未改变,当前规范杠杆资金仍属短期利空长期利好,中央政府通过繁荣资本市场实现经济转型的大战略刚刚开始。(2)经济数据滑落,央行宽松货币的压力逐渐增大。比如1月份地产销售形势不佳,多个地方政府救市。(3)50ETF期权即将上线,前期正在经历调整的大盘股价值重现,上周市场已经出现内资卖出外资买入现象。

      中金公司

      波动增加 等待积极信号

      未来市场展望:短期波动增加。2015年开始的几周市场环境较为动荡,从外围来看,大宗商品(如石油等)继续大跌,波动加大;不少国家和地区央行竞相放松货币、竞争性贬值,外汇市场乱象丛生。从国内来看,上周末媒体披露民生银行有高管被调查,虽然短期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对行业和个股的影响偏负面,但无论从对公司、行业和整个经济层面而言,这将帮助消除公司和行业的隐患,对整个经济中长期利好。另外,上周末披露的官方1月份PMI数据自有该数据以来,1月同期值中仅好于2009年,显示当前经济受融资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依然偏弱,货币政策有必要进行更加激进的调整。从中期来看,中国政策调整空间充足,只要政策保持警惕性和灵活性,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仍将驱动市场前行。

      操作及行业建议:等待积极信号出现,短期更加注重业绩确定性。1)除非政策及时调整,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可能继续下降,关注蓝筹医药、食品饮料等偏稳定增长的消费类行业;2)金融领域反腐力度提升增加了行业的短期不确定性,但也不必夸大其影响,如果市场深度回调将带来买入机会;3)主题方面,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链等仍值得关注。

      年报业绩预览:整体业绩平稳,非银向好,上游不佳。中金重点覆盖的A股(市值占比约75%)业绩预览显示,2014年全年A业绩将增长9.7%,其中金融增长13.6%,非金融3.4%。券商和保险业绩较快增长,大消费平稳增长,但上游板块则下降明显(石油石化-19.7%,煤炭-21.6%,有色-68.2%)。

      国泰君安

      大分化:

      存量博弈取代增量入市

      一、存量博弈取代增量资金

      2014年A股市场的主要逻辑是增量资金进入市场,推动市场估值全面修复。但在2015年1月份增量资金入市速度明显放缓,降准与降息已经被市场所全面预期,市场正在快速转入存量博弈逻辑。2014年四季度市场回报率迅速上升,在财富效应驱动下,更多的增量资金仍然寻求进入市场的渠道。但这部分增量资金由于规模有限,不会重新掌握市场的主导权。前期进入市场的资金变身成为存量资产,其风险偏好重新成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量。这一变化的重要性不亚于2014年年初的市场逻辑拐点,即信用风险事件爆发对增产资金入市的影响。

      二、降准与降息已被市场全面预期

      油价下跌和美元指数上涨,是撬动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调整的两个独立的重要驱动力量,市场目前对这两个力量仍然明显低估。这种低估的表现是,投资者仍然把市场上涨的力量寄托于宏观调控的降准和降息,但实际情况是,油价和美元的巨变已经强化了中国国内的通缩预期,同时驱动热钱外流。任何一次性的降准和降息都只是杯水车薪,反而会对市场形成通缩预期的确认。我们认为降准与降息已经被A股市场所全面预期,不会形成增量利好。上周末市场中一度盛传央行宣布降息,以至于央行不得不通过官方媒体辟谣;海外新兴市场国家近期的经验显示,对冲式的放松无用;而即使中国短期内真正出现了降准与降息,A股的震荡和风格都不会受到放松政策的明显扰动。

      三、2013年模式回归,而非2014年的延续

      无风险利率水平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将不再快速下降,甚至可能出现个别月份的小幅上升。这使得市场行情和风格不太可能延续2014年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相反正在向2013年模式回归。2013年无风险利率水平平衡,甚至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影子银行的挤压,这种挤压在2013年6月钱荒后变得更加明显。而2015年接下来流动性挤压的主要来源是部分热钱的流出(对外),以及国内财政和信贷政策的积极化(对内)。

      这一条件下我们上调中盘蓝筹(医药、大众食品、黑电、轻工)以及成长板块(TMT、环保、新材料)的推荐,我们之前重点推荐的主题方向,如体育产业、核电、上海地区国企改革近期表现优异,就是市场风格渐变的一种表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增加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的推荐,长江经济带是最具备复制2013年自贸区主题的机会。

      瑞银证券

      仓位与风格的纠结

      仓位、风格是投资者现在讨论最多的问题。2015年以来市场风格与年前完全不一样,金融、地产、建筑等蓝筹股高位盘整甚至下跌,小盘成长股涨幅明显。监管层不断规范股市融资业务,试图为股市降杠杆,使得场外资金流入速度减缓甚至停止。蓝筹股、小盘股之间的“跷跷板”效应转为“同涨同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对仓位高低的讨论,其次才是风格。

      对经济增速仍有较大忧虑,普遍预期降息降准。大多数投资者仍然认为2015年经济增速会继续下行,投资增速亦会持续疲软,因此,投资者普遍有降息、降准预期,并期待在农历新年前公布。大多数海外投资者对后市比较冷静,甚至有些谨慎。

      投资者关注什么样的投资主题?海外投资者对“一带一路”主题的讨论在逐渐升温,但对于其能否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持怀疑态度。相比之下,他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1)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多大程度利好企业利润率;(2)欧元贬值会对出口企业造成多大冲击;(3)人民币贬值的具体影响。不同的是,国内投资者更多关注行业层面的主题机会,比如互联网金融、软件国产化、电力改革等等。

      投资者都在担心近期A股降杠杆问题。国内外投资者对A股的杠杆问题比较担心,承认证监会、银监会与保监会的举措是小心维护“慢牛”,不会采取过激措施来给市场降温。对于A股2015年年中或将被纳入MSCI指数一事,投资者普遍了解其初期影响不大,但几乎没有投资者了解其未来的全面影响,对A股市场未来可能将占据超过一半新兴市场的权重感到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