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图表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稀土价格创年内新高
  • 外资再抄底A股 沪股通成交激增
  • 历史上二月红盘概率高 农业家电行业涨幅居前
  • 汇率波动并非决定因素
    海外资金流出幅度放缓
  •  
    2015年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数据·图表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数据·图表
    稀土价格创年内新高
    外资再抄底A股 沪股通成交激增
    历史上二月红盘概率高 农业家电行业涨幅居前
    汇率波动并非决定因素
    海外资金流出幅度放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资再抄底A股 沪股通成交激增
    2015-0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2月3日数据显示,沪股通获净买入46.5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长近一倍,额度使用率创今年以来新高,同时也是沪港通推出以来额度使用量第三高的一天。截至收盘,沪股通每日130亿元限额还剩80.42亿元,使用率为39%。港股通每日限额还剩101.25亿元,使用率为3.5%。

      随着大盘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此前资金“弃北奔南”迹象在近期改变,资金呈现“回流”。

      从最近一周的沪港通数据来看,沪股通买入金额在1月27日A股调整之际有所增加,从17.52亿元增长到27.02亿元,随后28日依然保持较高买入金额逾23亿,29日更是突破30亿至32.75亿元。有报道指出,29日A股上午收盘时,沪股通处于净卖出状态。但是,在距A股收盘最后不到半小时,超过30亿的买盘突然涌入,沪股通由净卖出逾3亿元变为净买入28.86亿元。翌日,沪股通买入数据骤降至17.51亿元,降幅逾15亿元,资金离场迹象明显。

      而此前,资金“弃北奔南”迹象明显。据港交所披露的沪港通数据显示,沪股通1月买入成交额较去年12月买入成交额数据环比下降25.33%,卖出成交额也下降4.67%;日均买入成交额由37.23亿元降为27.8亿元,降幅逾25%;与此同时,港股通数据却出现大幅反弹,买入成交额由134.65亿港元增加至232.6亿港元,增幅多达72.75%,日均买入成交额升幅也高达55.47%,由7.48亿港元增至11.63亿港元,增幅也高达55.47%。受行情低迷影响,沪股通成交萎缩,1月累计买入556.04亿元,卖出442.83亿元,净买入金额113.21亿元,较去年12月下降六成。

      近期的数据表明,沪港通“北热南冷”格局已经有所均衡。

      (本报研究员 高毅 编辑 张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