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图表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布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中资券商海外扩张提速
  • 借力互联网板块飙涨
    新兴产业主题基金领跑
  • 抢占细分稀缺标的
    分级基金再现“野蛮生长”
  • 兴业基金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
    共设厦门城市发展产业基金
  • 保险资金寻求避风港 首选地产板块
  • 两万亿保费背后:网销业务暴增 转型压力仍存
  •  
    2015年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布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中资券商海外扩张提速
    借力互联网板块飙涨
    新兴产业主题基金领跑
    抢占细分稀缺标的
    分级基金再现“野蛮生长”
    兴业基金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
    共设厦门城市发展产业基金
    保险资金寻求避风港 首选地产板块
    两万亿保费背后:网销业务暴增 转型压力仍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万亿保费背后:网销业务暴增 转型压力仍存
    2015-0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黄蕾 ○编辑 李剑锋

      

      近期保监会公布的一组官方数据,透露出我国保险业正驶入快车道。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17.5%的增速创下近3年来新高;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两个平台大关突破的背后,市场人士更关注这份成绩单背后的“含金量”。上证报记者获得的细分数据显示,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显著改善,业务结构也不断优化,尤其是保险销售平台的多元化,令行业亮点纷呈。

      不过,转型之路依旧艰巨。一方面银保业务短期化的大势仍难撼动,另一方面车险“一险独大”的局面仍然存在,这说明保险业务结构需持续优化,方能持续提升保险公司业绩“含金量”。

      过半险企已触“网”

      移动平台销售的崛起,令保险网销业务在2014年异军突起,直接带动网销保费收入迅猛增长。尤其是传统个险渠道发展乏力的中小保险公司,近年来高度依赖于网销业务。

      细分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过半数的保险公司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2014 年,人身险网销实现保费收入353.18亿元,增长548.51%;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05.7亿元,增长113.65%,其中车险占比为95.59%。

      网销保费收入爆发式的放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相关监管规则的落地。据上证报记者最新了解,首份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文件《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有望于春节前后正式发布。

      相比网销保费的膨胀,另一个新渠道银行保险业务则在银保新政的监管高压下,逐渐走下高增长的神坛。细分数据显示,2014年银行保险渠道业务占人身险业务的比重为38.98%,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

      财险承保利润意外向好

      近年来,国内寿险和财险两大领域呈现“冰火两重天”的走势。愈演愈烈的非理性价格竞争,过多的资本追逐相对稀缺的保费资源,市场供需失衡等因素,合力引致财险业跨入承保利润下行周期。此前市场一致预期,2014年财险业将集体出现承保亏损。

      然而,记者获悉的数据却显示,财险业经营效益情况好于预期。2014年财险公司实现承保利润47.76亿元,同比增长80.69%。非但没有如预期般出现承保亏损,还意外实现平稳转好的结果。

      车险减亏是主因。2014年,整个车险市场承保亏损11.57亿元,亏损金额较2013年下降60.53%;传统财险承保利润39.28 亿元,同比增长14.51%;农险承保利润29.49亿元,同比增长43.98%。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车险承保减亏有几个原因,一是得益于常见车型零整比数据发布,带动了车险赔付成本的下降,据业内估算,“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两项重要系数自发布以来,节约赔付成本逾100亿;二是财险公司通过优化理赔流程管理、开展打假自检项目等方式提升理赔服务,进一步降低了赔付成本风险。

      转型之路依旧艰巨

      保险新“国十条”的政策红利,将在2015年陆续释放。随着相关政策在今年的逐一落地,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大病保险、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等领域,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整个保险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新需求将激发市场活力,但在紧抓机遇的同时,转型之路依旧艰巨。首先,银保渠道仍需继续转型。从银保市场业务结构来看,产品仍偏重于趸缴短期理财产品,保障型产品发展较弱,业务价值较低,银保业绩的“含金量”并不高。

      此外,传统财险业务发展仍然乏力,险种结构仍有待调整。一方面,车险仍是各家财险公司的主力险种,“一险独大”的局面仍难撼动;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大灾频发、费率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传统财险业务的保费增速有所下降,低于财险业整体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