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图表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习惯性上涨
  • 坚持蓝筹主导 招商大盘蓝筹把握低估值股票轮动机会
  • 故事比事情的真相更重要?
  • 联合QQ、微信参战 财付通春节推30亿红包
  • 信托今年将迎来
    两次兑付高峰
  •  
    2015年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研究·财富
    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习惯性上涨
    坚持蓝筹主导 招商大盘蓝筹把握低估值股票轮动机会
    故事比事情的真相更重要?
    联合QQ、微信参战 财付通春节推30亿红包
    信托今年将迎来
    两次兑付高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习惯性上涨
    2015-0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1月最后一周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在经历了近四周的连续下跌后,不仅明显止跌,还出现了小幅上涨,平均预期收益为5.21%,说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开始回暖。而节后随着市场资金利率恢复常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真正走向下行通道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春节日渐临近,随着资金面的再度趋紧,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地提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出于缓解资金压力或是营销等目的,银行理财产品有望在春节前再度迎来一个收益率的小高峰。而节后随着市场资金利率恢复常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真正走向下行通道。

      

      银行理财收益率回暖

      与每年12月的行情类似,农历春节前夕往往也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抬升的时期,而今年的这波“翘尾”行情,则在1月底出现异动。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提升幅度有限,但根据融360的统计,1月最后一周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经历了近四周的连续下跌后(前四周分别为5.24%、5.18%、5.12%、5.07%),不仅明显止跌,还出现了小幅上涨,说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开始回暖。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1月的最后一周市场上共有775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21%,其中有31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6%(包含),占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总量的4.08%。

      事实上,进入2月份以后,一些中小银行为节前的资金来源未雨绸缪的迹象更为明显,最显而易见的便是不少银行开始抬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上海地区为例,2月首周共87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预售,其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杭州银行发行的“幸福99丰裕盈家KF01号第988期”产品,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投资期限为91天,预期最高收益率为6.2%,投资起点为5万元。

      

      追赶高收益末班车

      “作为固定收益率投资品种,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再度回暖,与资金面的紧张不无关系。”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研发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业内人士看来,每年一季度是传统的信贷投放高峰期,故而使得资金需求旺盛。

      而央行也于1 月下旬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就在上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之后又推出300亿元的28天期逆回购。统计显示,截至上周末,央行已经累计实现1100亿元的资金投入。

      进入2月后的上海银行同业间拆借利率(shibor)的走势也同样显示:银行近期又开始陷入“钱紧”的状态。2月3日,Shibor利率延续前一个交易日全线上扬的态势。隔夜利率涨6.54个基点,至2.9544%;7天利率大涨13.63个基点,至4.3933%;14天利率涨0.99个基点,至4.9189%。

      此外,新股的密集发行也给近期紧张的资金面又加了一道“紧箍咒”。民生证券预计,2月9日起将有24只新股密集发行,冻结资金料达2.6万亿元人民币。

      “当春节临近,针对大众的年终奖金即将发放等情况,银行出于吸收存款的目的,也会以发行春节假日理财产品的形式抬升收益率。”某国有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建议投资者要抓住这班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末班车,及时出手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以锁定高收益,过了春节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预计将会再恢复下行的趋势。”

      银率网分析师牛雯同样也建议投资者可以在节前积极购买那些投资方向为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比如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券商或信托公司发行的货币市场专项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