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图表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习惯性上涨
  • 坚持蓝筹主导 招商大盘蓝筹把握低估值股票轮动机会
  • 故事比事情的真相更重要?
  • 联合QQ、微信参战 财付通春节推30亿红包
  • 信托今年将迎来
    两次兑付高峰
  •  
    2015年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研究·财富
    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习惯性上涨
    坚持蓝筹主导 招商大盘蓝筹把握低估值股票轮动机会
    故事比事情的真相更重要?
    联合QQ、微信参战 财付通春节推30亿红包
    信托今年将迎来
    两次兑付高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托今年将迎来
    两次兑付高峰
    2015-0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长弓

      

      2014年信托业个别信托计划的兑付危机历历在目,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研报提醒:2015 年第二、四季度是集合信托兑付高峰。

      中金公司的报告指出,受经济下行传导,信托行业个案信托项目风险事件有所增加,截至2014 年末,有369 笔项目存在风险隐患,涉及资金781 亿元,占比0.56%。而若按2015 年信托到期分布来看,3、4、5、6、9、12 月到期量及到期个数较大;且集合信托在二季度、四季度兑付较多,需特别关注。

      事实上,对于信托行业而言,兑付压力与企业违约风险仍存在且继续发酵的可能,对后续信托产品的发行及销售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中金公司预计,未来信托余额增速仍会有所减缓,行业转型亟待跟进。而现阶段,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行业及企业个体的分化态势将加剧,信用风险的爆发难以避免。尽管各利益相关方仍非常看重“第一单”违约的代价,但出手兜底的难度和成本也在增加,化解违约风险的市场化压力在增大;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参与度显著降低后,违约市场化进程可能加快,需加强对信托产品的风险甄别。

      就信托发行预期收益率而言,中金预计未来收益率水平上,信托产品在短期内仍具备黏性,而长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短期内产能过剩和债务负担较重的融资主体的刚性借新还旧的融资需求仍比较大,而供给方面银行和信托的风险偏好则出现了下降,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信托融资的预期收益率水平仍具备黏性。

      但长期来看,随着实体产业调结构和金融层面改革的不断推进,刚性兑付逐渐打破之后,无效融资需求将会逐渐被挤出,信托收益率的走势节奏将渐渐和信用债品种同步。而在未来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以及货币政策稳中偏松的导向下,信托收益率也将逐渐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