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宙洁
在海外媒体眼中,面对全球经济逆流,中国央行显然有备而来。在不久前降息之后,中国人民银行4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彭博社评论称,中国央行此举显示其正在双管齐下促进经济增长。
彭博报道称,中国央行去年11月宣布了2012年7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加入了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通过货币刺激促进经济增长的行列。降息可以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而4日的降准举措则可通过推动银行增加放贷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此外,这一举措还预示中国的政策开始转向促增长。不过,彭博社也认为,这种转变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债务。
“中国央行就此加入全球货币宽松大潮。”彭博社说,今年以来,全球已有十几家央行推出了放松货币政策举措,中国央行就此加入了它们的行列。
纽约时报同样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成为放宽货币政策长长名单上的一员。在油价下跌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以及全球需求疲弱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之际,全球多家央行选择推出宽松举措。
路透社报道称,预期中国央行的此举可释放资金总量逾6000亿元人民币,引导市场资金成本降低,缓解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分析师指出,无论是从国内持续走低的物价,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现实看,还是周边诸多国家都在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的国际大环境,以及外汇占款下降等诸多因素叠加,都显示中国需要降准释放流动性,对后续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依旧不改。
一些因素成为中国央行采取这一措施的保障。彭博社指出,为中国央行提供降准基础的因素包括物价数据给中国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留出了空间:中国12月工业品出 厂价格同比下降3.3%,创出了连跌34个月的纪录。大宗商品价格的重挫,给了央行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还包括产能的过剩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中国上个季度出现了至少是1998年来最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花旗集团驻香港高级中国经济学家丁爽认为,央行这次降准主要是因为资本外流吸走了国内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其表示,资本外流是结构性长期趋势,因此需要有长线措施来加以应对。
华尔街日报也指出,近期热钱离开中国显然已经迫使央行出手。中国银行业几个月来一直迫切希望中国央行可以释放出更多资金来增加放贷。作为历史上中国银行的廉价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存款罕见出现下降,迫使银行业限制贷款或寻求成本更高的融资类型。
中国央行的降准措施让海外市场一些与中国股指挂钩的资产兴奋起来。中国央行宣布政策后不久,这些资产出现显著涨势。北京时间昨日19时03分,2月交割的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上涨5.6%。同一时间段,纽约近月黄金期货价格报每盎司1269.10美元,涨幅0.7%。
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央行作出这一决定之际,两大行业将更为强烈地受到这一货币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和钢铁工业。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两个最大停滞点。房地产价格自去年春天以来逐渐下降,尽管下降的步伐已经开始放缓,但建筑业已经失去了势头。又因为建筑需要用到钢铁,导致本月中国钢铁价格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