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期权持仓大增 新投资者逐渐入场
  • 首日普跌有缘由 期权涨跌挺靠谱
  • 上交所就期权热点答记者问
  • 中证信息安全主题指数
    与基建工程指数下月发布
  • 反弹延续 机构称下行空间有限
  • 大盘比预期要强
  • 互联网板块仍是机构优选对象
  •  
    2015年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期权持仓大增 新投资者逐渐入场
    首日普跌有缘由 期权涨跌挺靠谱
    上交所就期权热点答记者问
    中证信息安全主题指数
    与基建工程指数下月发布
    反弹延续 机构称下行空间有限
    大盘比预期要强
    互联网板块仍是机构优选对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日普跌有缘由 期权涨跌挺靠谱
    2015-02-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晓宇 ○编辑 剑鸣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剑鸣

      

      上证50ETF期权上市第一天,40个合约跌了39个。投资者不禁要问:怎么会普跌?既然现货涨了,期权应该涨跌多半开,为啥走势如此任性?

      上市翌日,期权走势直接回答了问题,48个合约(当日加挂了8个合约),上涨23个,下跌25个。唯一一个下跌的认购期权,也是持仓量最小的合约之一(仅105张)。这么看来,期权还是按套路出牌,脾气挺好。

      这一天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现货50ETF大涨的背景下,为什么认购期权没涨?这得从期权定价三个维度——标的价格、隐含波动率和剩余期限说起。日前行情可视为剩余期限不变,可知除了现货价格变动以外,隐含波动率对期权价格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50ETF合约上市首日,因为没有前收盘价,上交所根据50ETF历史波动率确定了开盘参考价。众所周知,由于50ETF在过去三个月波动较大,其历史波动率可能高于投资者对未来50ETF波动率的预期,因而开盘参考价较高。和较高的开盘参考价相比,大多数50ETF期权合约价格均低于开盘参考价。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普跌局面。

      第二天,市场交易形成了前收盘价,开盘价有了基准,随着现货标的的上涨,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做出了对半涨跌的表现,这与规律大体相符。

      因此,所谓的“普跌”只是反映了市场合理的校正过程,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这种“普跌”应该只会出现一次,且就是刚刚出现的这一次。这就像新生儿要剪断脐带一样,这一刀看似有点恐怖,但也是新生过程的必需。

      在50ETF现货连涨两天的情况下,看空合约的正常反应自然是下跌,又由于期权跌幅不像现货跌停幅度为10%,因此,出现10%以上的跌幅,容易给熟悉现货市场的投资者以惨烈之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假设1:投资者以期权为投机手段,这种损失是投机活动所必然要承担的,严格地说,这种风险并不在预期之外。假设2:投资者以期权作为风险管理手段,就不能用现货的眼光来看待这种损失了,因为期权参与者已经将风险转移出去,这种“损失”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参与者愿意的——他失去了一棵树木,但可能赢得了一片森林。

      这世界上还有“愿意接受”的损失?

      当然了。比方说航空意外险就是一个典型的看空期权,一旦“看空”成功,20元将增值万倍以上,收到巨额回报。但是,99.99%以上的购买航意险的乘客都会白白损失掉那20元钱,但我们愿意接受这20元的损失,以履行对家人和自己的责任。我们几乎不会说:这20元的航意险“暴跌”、“重挫”为0元。

      从著名的《南森报告》到《期货和期权交易对经济的影响研究》,成熟市场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了股票期权产品的功能和作用。

      但我们不惟“美”、不惟书,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版”股票期权究竟会有怎样的未来,还要取决于中国市场的具体实践。它好,我们就支持、坚持;它错,我们就改正、纠偏。一个占据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半壁江山的产品,一定有它的道理,也一定可以成功地本土化。

      就像23年前,一位老人说的那样,“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