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调查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王建军:B2R模式更适合“义乌购”
  • 海尔与国美
    签200亿元销售大单
  • 信息披露导读
  • 瀚华金控推出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 金证股份
    布局股票期权云平台
  • 福安药业一抗感染药
    获临床试验批件
  •  
    2015年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B1版:公司·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B1版:公司·信息披露
    王建军:B2R模式更适合“义乌购”
    海尔与国美
    签200亿元销售大单
    信息披露导读
    瀚华金控推出小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金证股份
    布局股票期权云平台
    福安药业一抗感染药
    获临床试验批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建军:B2R模式更适合“义乌购”
    2015-02-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正懿

      ⊙记者 吴正懿

      

      在阿里巴巴的故乡浙江,“义乌购”正在探索一种B2R(商家对零售商)模式,其依托的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小商品市场。

      毫无疑问,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有着无比绚烂的未来。除了登陆资本市场的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巨鳄,传统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在积极拓疆电商平台。但与此同时,诚信体系、物流瓶颈、融合效果、盈利压力等问题,困扰甚至掣肘电商的发展。

      因此,当小商品城旗下的“义乌购”豪言搭建千亿元级电商平台时,困惑与怀疑也随之而来。日前,“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详细剖析了“义乌购”的运营模式及独特基因。

      “没有线下实体市场就没有‘义乌购’,B2R模式更符合实体市场的特点,这才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本质。”王建军说,“义乌购”目前没有特别考虑盈利问题,重中之重是圈地,“我们圈的是一群特殊的地,跟京东的圈地不一样,我们圈的是商户”。

      上证报:浙江电子商务在国内比较领先,也是一个专业市场的大省。“义乌购”与阿里等电商平台有何不同?

      王建军:“义乌购”与实体市场紧密融合,以诚信为根基。对很多实体市场来说,线上线下融合不是简单把商户搬到阿里巴巴。你把自己的核心资源搬到阿里平台,对市场的依赖度就下降,对实体市场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义乌购”这个网站要和线下市场融合,这个融合的概念呢,就是线上和线下要相互的依赖。

      另外,“义乌购”还是以批发为主,不像淘宝要一直在线,回复各类问题,有批发意向者可能会直接打电话,咨询发货或者生产的问题。我们做过调查,在“义乌购”上一笔交易产生的金额跟“义乌购”对其线下带来产生的交易可能是1:10的关系,大部分还是线下交易。当双方有了足够信任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网上交易。

      我们跟阿里的模式是不同的。我们跟淘宝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我希望淘宝的卖家能在“义乌购”上买东西,“义乌购”最大的优势是诚信问题,出了问题“义乌购”会来解决,我们与商户的黏度问题是诚信的最大保障。

      上证报:跟许多电商平台的草根基因不同,“义乌购”是国资背景的。你觉得,民资和国资投资电商的优劣势是什么?

      王建军:“义乌购”去年10月引入了外部资本,包括管理团队的强化,但最重要的还是小商品城对“义乌购”的支持,包括利用线下的商户资源,这些关系非常紧密,是难以分割的。我认为,电子商务做的好坏和国资、民资没有太大关系,我以前就是在民企的(注:张建军曾任搜狐高级副总裁、56.com视频网站CEO)。对于国资和民资要一分为二看,不要带上有色眼镜来看。

      义乌市场的商户对国资背景的小商品城,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这是“义乌购”非常巨大的优势。“义乌购”是为天下的实体市场服务,为实体市场的商户服务的。传统市场行业要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规模也许做不到阿里巴巴,但只要能让自己的客户群体满意目的就达到了。

      上证报:目前,零售商一般会到专业市场进货,那么他们会不会到阿里等电商平台去进货呢?

      王建军:这是一个深层次逻辑问题。零售商一般很少直接去厂家进货,为什么呢?因为厂商都是生产单一商品,零售商的进货特点是相对比较多,品类多,零售商直接去厂家进货目前不会成为主流。专业市场能不能拿到一手货源?这是个问题,这就是“合计划”(注:2014年初,“义乌购”启动全球“合计划”方案,为合作伙伴建立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网站并对接义乌市场)要做的事。“合计划”各平台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把全国各地专业市场物流、信息流互联起来,实质就是促进内销,让商品流通更快捷,减少中间环节。

      专业市场要与专业市场合作,是因为商品与商品之间有上下游的关系,每个专业市场都是当地的优势商品,有价格优势、产品质量优势。线上蛛网式联盟,覆盖整合,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合计划”,这个意义重大,具有颠覆性,也是“义乌购”和阿里巴巴最大的区别,是赛道上的差别。

      上证报:“义乌购”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未来如何盈利?

      王建军:截至2014年底,“义乌购”平台在线总商品数量达到305万,网站在线总交易额已达15亿元,通过“义乌购”线上询单达成的撮合交易额超过150亿元。

      平台盈利还是靠佣金模式。说实话,现在没有特别去考虑盈利问题,毕竟我们建立这个平台才两年时间。先进行圈地,我们圈的是一群特殊的地,跟京东的圈地不一样,我们圈的是商户,从规模上来说可能比不上京东,但单个价值肯定远高于京东。目前要把尽可能多的商户搬到网上,让他们在网上活跃、交易、打理店铺,这是目前我们的重中之重。

      “义乌购”2012年底上线,2013年收入300多万,2014年收入2000万左右,今年目标是翻好几番。这个平台上聚集的商户足够多的话,价值是非常大的,可以做的东西很多。我们也会进入金融领域,正在申请“义支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