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市场
  • 5:市场
  • 6:公司
  • 7:评论
  • 8:信息披露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春节饭桌上的财富故事
  •  
    2015年2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春节饭桌上的财富故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春节饭桌上的财富故事
    2015-0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到晚上,看绅士名媛,捧手机笑。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春节期间,一篇名为《沁园春·抢红包》的段子在微信圈风传。

      不同于往年的电话贺岁、短信祝福,盛行于甲午、乙未年之交的“抢红包”的拜年风尚,让崇尚人情味的国人以这样一种特有方式,诠释出时代更替的浓浓年味儿——“能用红包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言语来表达啦!”

      一场全民狂欢的“抢红包”大战硝烟尚未散尽,另一场活跃于亲戚间、同学会上的春节宴席才刚刚上演。其间,房子、票子、位子、身子、孩子……成为餐桌上最脍炙人口的财富话题,而他们亲历的鲜活财富故事也更回味悠长。

      ⊙记者 张苧月 陈俊岭 ○编辑 长弓

      沐浴春风“抢红包”

      一位网友感叹:中国出现一个人民币交易市场,交易量极大,每笔交易极少,流动性极高,风险极低,交易者心态极好,空头与多头不顾一切地向对方发钱,完全属于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和谐盛世啊!

      节日里的一张张餐桌不仅维系着人们的感情,也传递着一个时代的体温。然而,在今年的年夜饭桌上,如果你没有参与全民狂欢的“微信红包”大战,那你可谓是out了。

      “你今天抢到了多少钱的红包,发了多少钱的红包”——这个对白似乎已成了亲朋好友间的问候语。朋友圈的互动,也正以“晒红包”的形式向大家传递着新年的祝福。微信、微博、支付宝以及各类手机APP纷纷参战,互联网红包大战一触即发,势不可挡。

      当天一位微信网友感叹道:中国今天出现一个人民币交易市场,交易量极大,每笔交易极少,流动性极高,风险极低,交易者心态极好,空头与多头不顾一切地向对方发钱,完全属于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和谐盛世啊!

      白领小A的朋友圈在今年除夕格外热闹,大清早起来,他就在朋友圈内发了这样一条状态,同时以一张有微信红包Logo的图片作为配图,称:“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请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表达你的新年祝福。各位老板,赏个利事吧。”

      不一会儿,该朋友圈的回复量就达到了20余条,各种“神”回复令小A捧腹大笑。“老板,约”“已打赏,今晚记得也用同样的方式‘羞辱’我哦”“我们的友情大概值8毛钱”……随后,小A的微信对话窗口纷纷跳出,一个个红灿灿的微信红包席卷而来,0.1元,0.8元,1.88元,8.88元,18.88元,最多的一个红包封了88.88元。从早上8点到中午,共有43个红包络绎不绝落入小A的微信“零钱袋”,红包金额共达568.74元。

      不过,小A并非“铁公鸡”。收红包的同时,也不忘发红包传达自己的新年祝福。短短几个小时,小李共发出57个红包,发出金额达876元。“朋友发我18.88,我只有回报28.88元,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收支不平衡的圈子。但是,发红包图个吉利,大家都开心,钱包出出血,实属应该。”小A笑着说道。

      从小A除夕当天的红包收发情况来看,其发出的红包金额达2576.32元,收到的红包金额达1769.56元,处于他朋友圈内红包交易量的中等水平。

      Nancy是小A的朋友圈内的抢红包最活跃分子,除夕前,她就组建或加入了各种抢红包的群组,战斗宣言是:不求总额只求量,小伙伴们快拿红包砸向我吧。抢红包的秘诀是:不要面子,要网速;不拼财力,拼运气。

      据Nancy介绍,今年除夕她一共参与了32个群组的“红包”大战,群组参与人数低仅5人,高则近400人。“有些大群是朋友将我拉入的,里面的人我也不认识,大家图个热闹喜庆,相互之间发个‘拼手气’红包,块儿八毛的,抢的不亦乐乎。”Nancy称。

      在Nancy看来,最有趣的抢红包游戏是“手气最佳倍数发红包”。游戏规则是群组内其中一个人发一个“拼手气”红包,组员们纷纷开抢,随机抢到金额最多的组员则以参与收获金额的倍数向群内好友再次发送“拼手气红包”,而这个倍数则以上一轮参与抢红包的人数而定。小伙伴抢红包的宗旨是——决不让抢到的红包躺在钱包内过年,一旦收到,则立即送出。

      实际上,马年正月前后,微信就开始演绎“抢红包”大戏,腾讯团队眼中的这一不经意之作,迅速成为其经营战略上的一次“落子”。而在羊年,这场战役的演绎则是达到了极致。

      谈及今年微信红包的巅峰,莫过于春晚的“摇一摇”。各路英雄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春晚的新年贺礼。“当第一次发送红包的时点来临,我们全家都蓄势待发准备摇一摇。那个时刻,只见家人都在挥动着手机,电视机内主持人的声音已被‘唰唰唰’的摇动声淹没。大家比运气,比网速,拿到红包的人则成为全家人羡慕的对象。”一位参与春晚摇一摇的观众如是说道。

      而据微信官方透露的数据,除夕全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央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峰值达8.1亿次/分钟,祝福在185个国家传递了3万亿公里。

      “人手一股”大算盘

      今年正月里的餐桌上,从房子、车子、工作,到被网络彻底颠覆的“红包”,被人们谈论最多的还包括了最刺激的资本游戏——股市。人们除了晒年终奖、晒红包,还不忘了晒自选股。

      自上证综指从去年四季度开启反弹行情后,股民的热情再次被点燃。老股民老王举着酒杯,在年夜饭桌上说道:“如果除夕夜,你没有抢红包,说明你没跟上时代的潮流;如果春节后,你没有买股票,说明你没有关心国家经济的变革。以‘变’求发展,等了数年,A股的牛市终于来了。”

      “你别说,这A股的挣钱效应还真不错,去年末我买了些金融股,这波的涨势可谓是给我包了个大红包啊。今天早上起来,到了9点半,我的习惯性动作依然是翻看自选股。看着上证综指躺在那儿动也没动,才想起来今天休市。”老王的表兄C哥如是表示。

      听了C哥赚到了钱,其侄女小D在一旁叹息自己满仓踏空的悲伤。“一会儿大盘蓝筹,一会儿创业板,这行情可真难抓。眼看着券商股年初一个劲地往上涨,想想牛市券商股受益的逻辑,我在高位买了几千股。没想到,风头一转,今年1月起市场开始爆炒互联网概念。有了前一次追高券商股被套的教训,现在我便不敢再追互联网股票。可是心里越害怕,那些股票涨势越猛,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听了小D的困惑,老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年后自身的买股策略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国家安全和军工为中心,制度红利和大农业农村为两个基本点。“我研究了多位投资大佬的投资观点,发现这个中长期策略应该不会错。我挣不来快钱,还是跟着国家转型的步伐慢慢走。”老王称。

      “老爸的投资方式就是过于保守,这个行情下,胆子大才有肉吃。你们看今年春节什么领域最火,显而易见是互联网,微信红包挡也挡不住。我看年后还是可以尝试做做互联网板块的波段。”老王的儿子坚定地说道。

      实际上,无论是懂股票的股民,还是不懂股票的股民,现阶段大家参与股市的情绪都在一个高峰,希望分享到牛市行情的红利。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年轻人的参与程度较为活跃。一些毕业不久现从事于金融行业的年轻人,自行组建了微信群组,每日在群上讨论行情,分享个人的自选股和炒股心得。

      F仔是名为“追牛一族”的组员之一,因群上有两三位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较为了解政策导向和市场情绪。在与他们交流后,F仔于年初买入了一只软件概念和一只转型概念股票,短期内获得了30%的收益。欣喜万分的他,在春节前获利出货,将收益取出分成了两个实在的大红包在年夜饭当天送给了爸妈。

      F仔告诉爸妈,群上一名叫老K的好友给予了他指点,让他关注有望从传统行业转型至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当公司发布公告或券商发布研报的初期,就坚定买入,赚了20%至30%,可慢慢出货。“我的那只股票是从房地产行业转型为互联网医疗行业,果然赚钱效应棒棒的。”F仔笑称。

      另一头,老K的年夜饭则是吃的有些“不安宁”,一大家子人将老K奉为家中的“股神”,从大姨夫、二姑妈到三表弟,每个人都拉着他问买什么股票,并让他帮忙看看自身的自选股是否有戏。

      “你看看这只股票,都盘整两三年了,现在K线的尾巴刚刚开始抬头。你看看这个概念是不是在后期有行情,我该买吗?”二姑妈拉着老K的胳膊,急切地询问道。“二姑妈,你先别急,你让表哥先看看我这只已经入手了的股票,我已经挣了10%,正在考虑年后是否出货。表哥,你快给我些操作建议,我和同学们有个交易比赛,到第一季度末大家要晒各自的买股成绩单,成绩最差的那位可是得请吃饭的。”三表弟挡在二姑妈前,将自己手机上的自选股递到老K面前。与此同时,大姨夫也不甘落后,扯着嗓子说道:“你们先让老K看看我的交易单,我今年可是掷金不少在股市啊,一个点的波动都让我紧张着。”

      解答完亲戚们的股票疑问后,老K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样一条状态:请珍惜给你推荐股票的人,古语“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今言“宁劝人离婚,不把股票推”;承担如此大风险给你推票,他已经把你看作挚友、亲人,赢了懂得感恩,输了莫有怨恨。

      同学会上话“五子”

      人到中年,不再有初入职场时的焦虑,也暂时不必多虑孩子将来的大事,此时什么才是人生最需要关注的财富?在春节期间的同学会上,有关房子、票子、位子、孩子、身子的“五子”话题提及最多,其财富故事也更鲜活。

      时隔几年,记者所在的高中班迎来了毕业后再次聚会。不同于往年的“谁升官了”、“谁发财了”、“谁手里有几套房”的老生话题,这一次同学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子怎么样”、“孩子多大了”成为比名利本身更关心的话题。

      多年未见,很多同学从当年青葱年少变成了今日的大腹便便,伴随体重的超标,脂肪肝、糖尿病、胆囊炎等各种常见于中老年身上的慢性病,开始慢慢找上门来,甚至一位初为人父的同学,去年因为胆囊癌而失去年轻的生命。

      “人生无常,且行且珍惜。”谈起过去一年最大的感受,A同学发出如此感慨。大学毕业后,他不甘心做一名普通教师,于是创办了一所民营培训学校,经过多年的打拼,积累了让同学仰慕的财富。但由于业务需要,他经常奔波于各种社交场所,酒自然也少喝不了,这让他去年一度心力交瘁。

      A同学向记者透露,目前他手里除创办的一所学校外,还手持四五套房产,不幸的是,去年他参与的民间融资出事了,套进去几十万。“钱不算太多,但对我触动很大,如果只想多赚一点钱,而累坏了身子,耽误了孩子,实在不值。”

      眼见着儿子一天天长大,A同学去年在天津武清买了一套房,为了赶上“蓝印户口”的末班车,为孩子将来高考助一把力。去年夏天,房子就装修好了,他准备到时叫几个同学聚聚,人不能太拼,有时候需要停下来歇一歇。

      去年一场波及甚广的房产融资危机,让记者所在的邯郸楼市终于停下上涨的脚步。现在,不少期房交割无期,房价也相比上年下跌近千元,这也让很多同学对房产投资的信心一落千丈,从以前的疯狂囤房,到现在的“谈房色变”。

      在县城高中任教的B同学告诉记者,前几年一有钱首先想到的就是买房。“除了买房,我们都想不到还有别的更好投资方式。”A同学去年咬牙在邯郸南郊买了一套均价3500元的房子做投资,现在房价不涨反跌,即便如此仍有价无市。

      “总价30多万,每年租金才8000块,还不好出租,这次投资亏大了。”B同学反思自己的投资教训,当时以为买房去郊区环境好,现在发现还是在市区更好一些,不过他仍庆幸自己没有卷进邯郸的融资危机。

      在初尝楼市投资未果后,B同学决定另寻其他投资渠道,最近他在研究黄金走势,假如黄金再次跌倒1200美金以下,就不会再犹豫逢低买入。尽管自认为贵金属市场的“小白”,他并不甘心一再错过让“钱生钱”的财富机会。

      与B同学不约而同开始关注金融市场的,还有更多的高中同学,其中有不少是去年年底开户成为A股新股民、新基民的,从有钱只知道存款、买房,到现在开始尝试更多投资工具,甚至使用融资杠杆,身边的财富故事是最好的教科书。

      “这次爷爷去世,我回家有一件事非常震撼。在县城,40-60岁里面的大妈手里普遍有10-100万的现金。因为房子便宜滞销,他们手里握有大量现金却没有任何投资渠道。”一位在外打工的同学返乡后发现,县城好多大妈都在买股了。

      马年除夕,职业投资人“水晶苍蝇拍”将他每年岁末警醒自己的一句话,编了个微信发到朋友圈——过去一年顺风顺水,不必洋洋得意;暂时的困难,也无须郁郁寡欢。阶段性的结果,其实70%由“风向”决定,但投资却是一场马拉松。

      “保持简单和质朴,好的结果自然会送上门!”自幼热爱美术、大学主修书画、现供职于市税务局的高中同学刘锋,最近立下了一个愿望,他希望在40岁以后重新捡起他最感兴趣的专业,现在每日刻苦练习书法基本功。

      相比在机关“谋个位子”,或者到社会上“多赚点票子”,刘锋对能画一手好书画更感兴趣,为此他最近拜访了多位高人。“将来若真能画出一番名气,那自然好,若不能也算是自己兴趣所好。”谈及艺术财富之路,他心态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