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信息披露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理性市场应该接受沽空
  • 互联网金融人才成券商招聘“抢手货”
  • 白酒业的应变战略
  • 1月M2增长乏力现象说明了什么
  • 发挥监事会作用关键要搞好顶层设计
  •  
    2015年2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理性市场应该接受沽空
    互联网金融人才成券商招聘“抢手货”
    白酒业的应变战略
    1月M2增长乏力现象说明了什么
    发挥监事会作用关键要搞好顶层设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理性市场应该接受沽空
    2015-02-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是可以做多也可以沽空,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境内投资者在接受并且适应了融资买入股票格局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并且适应一个具有沽空机制的市场。这次沪港通中沽空机制的设计,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境内市场还不那么习惯做空,并且市场基础比较脆弱,同时又是实行T+1操作等实际情况,因此无论是在沽空的规模还是在价格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并且是禁止进行裸卖空。因此这种操作在一段时期内规模不会大,其影响是需要时间来逐渐体现的,将其视为大的利空,似乎也显得有点夸张。

      □桂浩明

      

      从下周起,沪港通交易中将推出沽空机制,这就是说海外投资者借助港交所系统,不仅可以用现货交易的方式买卖A股,也可以进行沽空操作,也就是卖空A股。这一制度安排虽然在沪港通开通时就曾经被提及,但此时明确了时间表,还是让一些投资者感到紧张,被认为是一个不小的利空。

      这也难怪,尽管融资融券业务在境内市场已经开设了近四年,现在余额也达到了万亿元的水平,但实际上融资与融券是非常不平衡的,后者在总额中只占不到0.5%的比例。即便是搞了转融券以后,这种融券几同摆设的局面也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不但对融券操作是陌生的,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见识过一个可以沽空的市场。时下,境内市场股票的估值普遍高于境外,AH股比价已接近历史高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海外资金沽空境内市场的交易机制,会不会对其带来冲击呢?

      客观而言,且不说有没有冲击,首先应该看到的是,在沪港通的操作中设置沽空机制,本身是对沪港通交易的完善。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是可以做多也可以沽空,可以融资买股票,也可以融券卖股票,这些都是对应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若非如此,怎么可能吸引大资金进入呢?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投资者耳闻目睹了“杠杆牛市”的威力,的确通过融资形式入市的资金很多,在推动股市上行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波行情也有缺陷,也就是在运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融券盘出现。尽管这有技术上以及规则安排上的原因,但是其结果之一就是导致人们对行情运行的稳定性有怀疑。毕竟,融资盘虽然推动了大批股票上涨,但最后总是要出的,一有风吹草动更是会争相离场,这个时候如果有沽空盘予以对冲,就能够平抑过大的震荡。事实上,融资做多与沽空行为本身在短期内是会助涨助跌,但本质上又是能够平滑风险的。所以,境内投资者在接受并且适应了融资买入股票格局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并且适应一个具有沽空机制的市场。在境内的融券业务还难以大规模开展的背景下,在沪港通的交易范围内,允许海外资金沽空,也不失是一个有价值的尝试。当然,就这次开设沪港通的沽空机制而言,其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与市场化进程。

      进一步说,这次沪港通中沽空机制的设计,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境内市场还不那么习惯做空,并且市场基础比较脆弱,同时又是实行T+1操作等实际情况,因此无论是在沽空的规模还是在价格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并且是禁止进行裸卖空。因此也就有业内人士判断,现在的这个沽空机制,其操作空间并不大,不足以对平衡市场的多空力量产生太大的作用。这也就告诉人们:一方面随着市场建设的推进,沽空将会像融资做多那样越来越普遍,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投资者应该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这种操作毕竟也是刚刚起步,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规模不会大,其影响是需要时间来逐渐体现的,将其视为大的利空,似乎也显得有点夸张。

      现在,大家都关注证券市场的改革,包括各种创新工具的推出等。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些都是为了建立一个高效、公平、规范、风险可控的市场服务的,它们的出现当然是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但其本身对股市走势的作用是中性的,即并非是做多的利器。在一个双向、立体交易的市场上,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都应该是有机会赚钱的。在这个意义上,理性的市场应该有与之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沽空机制,理性的投资者也是会如同接受融资做多一样,坦然地接受沽空机制的出现。而这,才是市场的科学发展之道。

      (作者单位: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