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是可以做多也可以沽空,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境内投资者在接受并且适应了融资买入股票格局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并且适应一个具有沽空机制的市场。这次沪港通中沽空机制的设计,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境内市场还不那么习惯做空,并且市场基础比较脆弱,同时又是实行T+1操作等实际情况,因此无论是在沽空的规模还是在价格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并且是禁止进行裸卖空。因此这种操作在一段时期内规模不会大,其影响是需要时间来逐渐体现的,将其视为大的利空,似乎也显得有点夸张。
□桂浩明
从下周起,沪港通交易中将推出沽空机制,这就是说海外投资者借助港交所系统,不仅可以用现货交易的方式买卖A股,也可以进行沽空操作,也就是卖空A股。这一制度安排虽然在沪港通开通时就曾经被提及,但此时明确了时间表,还是让一些投资者感到紧张,被认为是一个不小的利空。
这也难怪,尽管融资融券业务在境内市场已经开设了近四年,现在余额也达到了万亿元的水平,但实际上融资与融券是非常不平衡的,后者在总额中只占不到0.5%的比例。即便是搞了转融券以后,这种融券几同摆设的局面也没有得到丝毫的改变。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不但对融券操作是陌生的,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见识过一个可以沽空的市场。时下,境内市场股票的估值普遍高于境外,AH股比价已接近历史高位,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海外资金沽空境内市场的交易机制,会不会对其带来冲击呢?
客观而言,且不说有没有冲击,首先应该看到的是,在沪港通的操作中设置沽空机制,本身是对沪港通交易的完善。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是可以做多也可以沽空,可以融资买股票,也可以融券卖股票,这些都是对应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若非如此,怎么可能吸引大资金进入呢?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投资者耳闻目睹了“杠杆牛市”的威力,的确通过融资形式入市的资金很多,在推动股市上行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波行情也有缺陷,也就是在运行过程中没有相应的融券盘出现。尽管这有技术上以及规则安排上的原因,但是其结果之一就是导致人们对行情运行的稳定性有怀疑。毕竟,融资盘虽然推动了大批股票上涨,但最后总是要出的,一有风吹草动更是会争相离场,这个时候如果有沽空盘予以对冲,就能够平抑过大的震荡。事实上,融资做多与沽空行为本身在短期内是会助涨助跌,但本质上又是能够平滑风险的。所以,境内投资者在接受并且适应了融资买入股票格局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并且适应一个具有沽空机制的市场。在境内的融券业务还难以大规模开展的背景下,在沪港通的交易范围内,允许海外资金沽空,也不失是一个有价值的尝试。当然,就这次开设沪港通的沽空机制而言,其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与市场化进程。
进一步说,这次沪港通中沽空机制的设计,也是充分考虑到了境内市场还不那么习惯做空,并且市场基础比较脆弱,同时又是实行T+1操作等实际情况,因此无论是在沽空的规模还是在价格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并且是禁止进行裸卖空。因此也就有业内人士判断,现在的这个沽空机制,其操作空间并不大,不足以对平衡市场的多空力量产生太大的作用。这也就告诉人们:一方面随着市场建设的推进,沽空将会像融资做多那样越来越普遍,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投资者应该予以重视;另一方面,这种操作毕竟也是刚刚起步,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规模不会大,其影响是需要时间来逐渐体现的,将其视为大的利空,似乎也显得有点夸张。
现在,大家都关注证券市场的改革,包括各种创新工具的推出等。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些都是为了建立一个高效、公平、规范、风险可控的市场服务的,它们的出现当然是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但其本身对股市走势的作用是中性的,即并非是做多的利器。在一个双向、立体交易的市场上,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都应该是有机会赚钱的。在这个意义上,理性的市场应该有与之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沽空机制,理性的投资者也是会如同接受融资做多一样,坦然地接受沽空机制的出现。而这,才是市场的科学发展之道。
(作者单位: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