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信息披露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科技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宽带中国”2015将改变什么
  • 捍卫独立性
  • 保险业
    拟建信用红黑榜制度
  • 2014年统计公报解读: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
  • “一带一路”进入“早期收获”期
  •  
    2015年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宽带中国”2015将改变什么
    捍卫独立性
    保险业
    拟建信用红黑榜制度
    2014年统计公报解读: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
    “一带一路”进入“早期收获”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捍卫独立性
    2015-0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耶伦的反驳

      美联储主席耶伦25日赶赴国会山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在回答有关她与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定期会面的问题时,耶伦表示“美联储是独立的,”“我没有与他讨论我们将要实施的货币政策或行动。”耶伦称,美联储不会在其独立性上妥协,不会让行政部门影响货币政策。

      彭博社评论称,耶伦在国会听证会上与共和党议员们激烈交锋,回应议员批评并捍卫美联储独立性。面对议员们指责美联储在政治上偏心于奥巴马政府和自由派人士,耶伦进行了有力反驳。

      

      拯救“大兵QE”

      根据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QE)计划,该行将从下月开始每月购买600亿欧元债券。该行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每月购买大约130亿欧元其他资产,分析师们预计剩下的大约470亿欧元将主要用于购买政府债券。

      欧洲央行表示,若欧元区通胀回升到接近2%则将停止购债。然而,评级机构惠誉25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7%的受访投资人认为,欧洲央行即将启动的量化宽松计划可以提升通胀。调查显示,65%受访者认为欧元区已经笼罩于通缩风险当中,比例创下历史新高。

      华尔街日报指出,欧洲央行已承诺购买数千亿欧元政府债券以重振欧元区经济。现在,该行必须要找到这些债券的来源。考虑到很多投资者不愿或者不能出售最高评级的政府债券,尤其是德国债券,分析师和投资者们怀疑欧洲央行能否找到可购买的债券。

      

      谁带来了高市值?

      本周以来,各国股市纷纷上涨。美国、德国和印尼股指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在英国,富时100指数超过了1999年底创下的历史最高值。主要覆盖高科技企业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已连续10天上涨,逼近互联网泡沫前创下的高点。而全球股市总市值膨胀到了73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全球性股价走高的契机是投资者对原油价格走低及希腊债务问题等抑制股价上涨的担忧开始消退。欧洲央行决定大量买入国债的货币宽松政策也加快了资金流入股市的步伐。不过,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以美国股票为中心的股价有偏高的感觉。这是因为美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在美元升值的背景下日益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