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市场化监管难度在于准确把握合法合规
  • 农业兴,百业兴
  • 哥们姐们,咱走人啦!祝大家好运!
  • 人民币汇率在新常态下会持续下行吗
  • 培育消费新亮点,还得在减负上下工夫
  •  
    2015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市场化监管难度在于准确把握合法合规
    农业兴,百业兴
    哥们姐们,咱走人啦!祝大家好运!
    人民币汇率在新常态下会持续下行吗
    培育消费新亮点,还得在减负上下工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培育消费新亮点,还得在减负上下工夫
    2015-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谭浩俊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培育消费新亮点 构建开放新格局”记者会上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境外消费已逾1万亿人民币。虽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及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与相关国家免签政策的对接,国人到境外旅游、购物、消费等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形而言,似还不该有如此惊人的数据。要想培育消费新亮点,还是应当在减负上下工夫,在减负上找出路。

      导致境外采购和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高部长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税费较高,特别是某些产品的消费税;二是国内流通成本过高、环节过多,市场仍存在物流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减少成本的空间;三是国外品牌商对华的定价政策。因此,下一步将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国外采购和消费回流。

      按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当然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因此,生产是决定性因素。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处于过热或正常状态。如果经济处于相对偏冷或困难状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就会反转,生产不仅无法对消费产生决定作用,还会受制于消费。我国目前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而消费外流,不仅影响了国内消费的增长,影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且改变着国人消费观念、减弱了对国人消费的信心。

      众所周知,美国能再一次站在全球经济复苏制高点,最根本的原因,是个人消费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拉动美国经济复苏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也正是在个人消费的带动下,美国其他方面的动力也得以充分激活,从而形成强大的复苏合力。

      我国一直被称之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们也一直围绕这一优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外资和外企。凡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和外企,也确实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回报。然而,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情况看,中国经济的动力依然集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上,消费对国内经济和企业的支撑作用,远远没有预想的那么大。相反,由于投资和出口都遭遇瓶颈,消费这驾马车不仅没能扮演起拉动经济增长主角的角色,反而成了短腿。

      回过头来看,虽然那些投资拉动增长的措施能对稳定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但要是没有消费支撑,投资政策的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而在经济都处于比较困难、企业运行艰难的大背景下,指望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增强消费动力的可能比较小。那么,如何有效地培育起消费新亮点呢?笔者认为,减负是关键。

      长期以来,高税费、高流通成本一直是困扰我国消费的根本问题。随着经济下行和企业运行困难加剧,矛盾也就越来越突出了。就税费来说,附加在商品上的税费不仅品种多、负担率高,而且非常乱,有价内的,也有价外的;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凡是有收的空间,几乎都被各种各样的税费填满了。实在填不下,就找出各种各样的名目来征收。总之一句话,重复征收已是消费环节最为突出的矛盾。

      不仅如此,流通成本也是居高不下。别的不说,仅过桥过路费就够企业和消费者喝一壶的。有关方面的测算是,中国的物流费用是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如再加上各种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罚款和摊派等,最终形成的结果是,生产者不赚钱,消费者也不得益,所有的利益,都被政府及中间商拿走了。企业还有多大生产热情,消费者又有多大的消费能力呢?为何国人境外采购和消费的热情越来越高,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国内的商品价格过高、消费成本过大。包括购物消费、旅游消费在内的多数消费都比国外昂贵。自然,消费也就不可能不外流了,在国内消费的能力和信心焉能不降!

      如果说增加居民收入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减轻消费负担、降低消费成本还是有办法的。譬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半征收路桥费等。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银行融资成本,也能让企业获得更多盈利空间。一旦减负到位,商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消费热情增强,消费也就会回升,境外消费也会回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并迅速传导到生产上,形成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