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倒逼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2015-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A1版)
而从国际上来看,虽然当前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但相对于除美元货币却保持升值态势,换言之,非美元货币贬值态势更明显,这进一步凸显了全球国际货币体系困局。实际上,经过梳理历史,不难发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冲击”开启美元本位制以来,美元每一次反转都往往有全球性的危机相伴,即美元本位制以来,美国之外的金融危机变得越加频繁。
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际撰写的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所提到的,当前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即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的不同目标。因此,考虑到制度性缺陷导致外部风险难以控制,唯有人民币国际化或将是应对美元本位制的积极有效措施。
从这一角度而言,从长期来看,完善汇率市场化机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是方向。可以看到,近年来上述进程已然加快,包括2014年3月央行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截至2014年10月,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增加至8万亿元;28个中央银行与我国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总金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先后与12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签订了人民币清算安排等等。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2015年在“沪港通”实施和“自贸区”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启资本账户或可期待。而伴随着人民币四大领域改革的加速推进,即人民币汇率改革、利率改革、离岸市场建设与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望快于预期,为早日实现人民币步入国际储备货币之列打下基础。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