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新闻·市场
  • 4:特别报道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专栏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小股东持筹观望 *ST二重主动退市进展缓慢
  • 农行去年盈利约1800亿
    不良贷款保持可控状态
  • 六成上市公司亮业绩
  • 复星医药去年净利增长33.51%
  • 结盟战略风行 一致行动人“按钮”成利器
  • 中国人寿去年业绩增三成
  •  
    2015年3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7版:新闻·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新闻·公司
    小股东持筹观望 *ST二重主动退市进展缓慢
    农行去年盈利约1800亿
    不良贷款保持可控状态
    六成上市公司亮业绩
    复星医药去年净利增长33.51%
    结盟战略风行 一致行动人“按钮”成利器
    中国人寿去年业绩增三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小股东持筹观望 *ST二重主动退市进展缓慢
    2015-03-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程序来看,*ST二重的退市已是不可避免。2011至2013年,公司连亏三年,且2014年度预亏78亿元。按照现行规则,在2014年年度报告公告后,公司将进入强制退市程序。

      ⊙记者 覃秘 ○编辑 孙放

      

      作为退市新规发布以来A股首家谋划主动退市的公司,*ST二重的要约收购进展缓慢。据公司昨日披露的数据,截至3月23日15时,预受要约的股份数量合计6286万股,距达到退市要求的约1.71亿股尚有很大距离。在剩下八个交易日的最后期限内,国机集团能否如愿以2.59元每股的价格完成要约收购?而若主动退市不成,如果*ST二重进入退市整理期再次给予中小股东交易机会,其股价是继续大跌,还是受牛市带动上涨?这一切都看中小股东以及市场投资者的抉择。

      对本次要约收购,*ST二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达不到主动退市的标准,按照程序就会进入退市整理板,希望中小投资者能理性对待自己的投资。”

      从程序来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ST二重的退市已是不可避免。2011至2013年,公司已连续亏损三年,且2014年度预亏78亿元,按照现行规则,在2014年年度报告公告后,公司将进入强制退市程序。

      正是在此背景下,*ST二重的实际控制人国机集团提出了要约收购方案,拟通过收购公众股份的方式达到退市的条件,收购价格是2.59元每股,较公司停牌前停牌前股价2.35元溢价10%。但此次要约收购的一个生效条件是,收购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符合退市标准,即社会公众持股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低于10%(少于2.3亿股),以此计算,此次要约收购的最低数量为1.71亿股。由于国机集团通过中国二重持有*ST二重的股份高达72%,《收购报告书》表示,此次要约收购是“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此次要约收购的期限为2月26日至4月3日,到目前为止已过去了大半,但预受要约的股份数量还仅有最低收购量的36.6%,如何看待中小投资者对此次要约收购的观望情绪?

      不愿意接受亏损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位*ST二重的投资者就告诉记者,他的持股成本是每股8元多(接近*ST二重的上市发行价),现在收购价格只有2元多,“亏这么多你让我怎么接受?”在*ST二重的股吧论坛里,记者也看到不少投资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由于目前还没有到最后期限,他们大多还在犹豫:既担心错过要约收购这一多少剩点钱的“机会”,不希望真的进入退市整理期后股价进一步大跌;但同时,又对公司未来的重新上市仍抱有期望,害怕接受要约之后丢掉了筹码,也就彻底失去了回本的机会。

      记者注意到,在《收购报告书》中,国机集团方面也已明确,将“支持二重重装在条件具备后争取重新上市”。那么,*ST二重有可能重新上市吗?“理论上说,任何公司都有上市的可能,但从现实情况来说,公司2014年退市已是必然的。按照规则,即使不考虑重新上市的其他条件,按照(现行规则)最低的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那也是三年之后的事情。”*ST二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强调了这一点。记者注意到,证监会正酝酿推进注册制改革,未来的IPO标准如何制定尚存在变数。

      “中小投资者有想法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公司股价一直在下跌,即使要约收购价较市场价格有点上溢,很多投资者还是亏钱的,但控股股东此次提出要约收购,确实是希望能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希望能得到投资者的理解。虽然进入退市整理板后,公司股价怎么走还不确定,但继续下跌的风险依然很大。”前述*ST二重负责人再次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