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论点击
◎《京都新闻》3月27日社论
日本应直接参与亚投行
欧洲主要国家相继表示将参加由中国主导、计划年内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尽管创始成员国的意向表明截止3月底,但日本依然保持谨慎态度。
这是一个向发展中国家交通网络建设融资、扩大亚洲发展基础的计划。日本如果不参加将是失策。日本应该放弃对其运营公正性和透明性的担心,直接参与其中,以使其成为有益的国际组织。
AIIB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东南亚和中东的27个国家表示愿成为创始成员国。当初预计金额约为500亿美元,中国是最大的出资国,总部设在北京,行长也由中国人担任。美国认为这是对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的挑战,因此向主要国家传达了否定立场。但是,本月中旬英、德、法、意相继宣布加入,加拿大也在讨论是否参加,G7中可能只剩下日美两国。多个欧洲富国的加入将强化与中国的关系,但也可抑制中国的主导权,使之成为更广泛的国际组织。
日本经济界和执政党也要求讨论是否参加。政府虽然没有否定参加的可能性,但安倍首相对“能否公正管理”表示怀疑,也担心中国会利用其影响力进行有利于本国的融资。但是,我们认为日本更应从规则制定开始便积极参与。
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向来资金不足。人们对日美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的融资体制以及中国影响力有限表示了不满。日本应该发挥能动作用,向当年推动中国入世一样,把中国这一巨大经济体拉进国际规则中。(梁宝卫 编译)
◎《经济学家》3月28日社论
美国大学模式随质疑一起扩展
美国对高等教育的热忱由来已久,并一直持续。这使美国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基金系统。其他国家也竞相效仿美国模式,但当美国模式不断扩散时,关于高等教育的巨额花销是否值得的质疑声也不断增长。
19世纪,大规模高等教育在美国出现,并在20世纪扩散到欧洲和东亚,现在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高等教育。对学历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高学历是一项体面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进入中产阶级的门票。满足这一巨大需求有两种方式。一是欧洲方式,即利用政府资金和保障,在这种模式下,大多数机构获得相同资源和地位。一种是更市场化的美国模式,混合了私有、公共资金和保障,带来的是大学的两极分化。
世界正在偏向美国方向。当政治家们认识到“知识经济”需要一流的研究成果时,公共资源就向一流高等学府倾斜,这使大学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从研究成果看,高投入会获得高回报。但从教育角度看,这一因果关系就不那么清晰了。
如果大学毕业生赚得更多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能让他们更有生产力,那么大学教育将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和雇主会想要更多大学毕业生。但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雇主从最具声望的大学挑选毕业生并非因为这些候选人能力出色,而是因为高等学府的挑选程序更严格。简言之,学生支付巨额学费仅仅是为了通过一个复杂的分类机制。教育产出缺乏清晰的衡量标准,于是价格就变成了质量的代表。
也许让信息透明会帮高等教育市场运转得更好,比如对所有毕业生进行通用能力测试。美国州立大学系统已开展了此项测试,并已扩展到拉美。亚洲政府对测试也很热心,但已获得既得利益的富裕国家对此并不热心。如果学生们学到了真东西,那么美国式高度差异化的大学将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但如果不是,将是一笔巨大浪费。(贺艳燕 编译)
◎《金融时报》3月26日文章
华尔街精英出走硅谷
十年前,当顶级银行家厌倦了华尔街,通常会去华盛顿的高尔夫球场、对冲基金或公共服务部门。但这周卢斯·波拉特,一位华尔街罕见的女性高管,宣布将卸任摩根士丹利首席财务官。她没有去奥巴马总统的团队,尽管财政部确实和她谈过;也没有去对冲基金,尽管这一领域也很需要她;她选择去了硅谷,将成为谷歌首席财务官。
这在许多方面都是一个标志。从科技公司的角度来看,当其资产负债表,在规模和复杂性上不断增长时,他们急切需要增加自身的财务能力和影响力。从整体经济角度来看,这显示出美国经济力量的转移。金融吸引力在下降,在低利率世界中,对冲基金为了获得好的回报在苦苦挣扎,大银行变得越来越像乏味的公用事业公司。相反,硅谷则像是沐浴在阳光中,现金不断流入,科技公司渗透进所有商业。过去五年,至少有6位华尔街或华盛顿高管去了硅谷。
这是好事吗?许多非银行家将大喊“是”。最近数十年,金融业过度膨胀,现在该为此埋单了。但当科技企业吸引力和自信膨胀时,硅谷可能会重复华尔街曾犯过的错。2008年金融危机前,拥有超高薪酬的华尔街银行家控制着复杂的金融工具。这一工具几乎没有人能理解,但却吸引了整个社会。那时,公众对金融的信任度极高,银行家沉醉于他们对金融创新的想象,几乎看不见隐约逼近的风险。某种意义上,硅谷就像危机前的华尔街,控制着几乎无人理解但所有人都依赖的科技。所以,当华尔街精英们加入科技公司后,像谷歌这样的公司不应利用他们的金融技巧,而应问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当过分沉醉于自负和金钱时,错误是如何发生的?然后记住这些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作者系《金融时报》美国版执行主编吉莲·邰蒂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