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专版
  • 6:互动
  • 7:研究·宏观
  • 8:艺术资产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精彩互动
  • 新股难阻多头脚步 围绕“两个创新”把握机会
  • 热情战胜利空 “任性”A股向4000点进发
  • 资金良性循环 低价蓝筹股机遇显现
  • 大盘接近上涨极限 时刻警惕多空力量转变
  •  
    2015年4月4日   按日期查找
    6版:互动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互动
    精彩互动
    新股难阻多头脚步 围绕“两个创新”把握机会
    热情战胜利空 “任性”A股向4000点进发
    资金良性循环 低价蓝筹股机遇显现
    大盘接近上涨极限 时刻警惕多空力量转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股难阻多头脚步 围绕“两个创新”把握机会
    2015-04-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股难阻多头脚步

      围绕“两个创新”把握机会

      ⊙陈操

      

      近日证监会核准30家新股发行,周五两市强势震荡,沪指低开高走再创新高,创业板亦同步强攻不示弱。这种走势体现出市场对这则消息给予利空落地的反应,毕竟从时间上来看,本轮新股申购对于资金面影响的时点尚未到达,加之下周两市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初期公布的上市公司业绩也大部分向好。因此在赚钱效应持续扩散下,短期多头情绪有望持续释放。

      对于本轮新股的发行,笔者认为,与11月份及3月份新股发行对于市场的影响力截然相反,这里面除了市场本身环境的变化外(两市成交量万亿成为常态,改革推动加速),市场运行的表现也让市场认识到新股发行的压力只是短期的。随着新股发审如期落地,市场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也是必然的。且在打新基金火爆发行的背景下,市场增量资金的预期也值得肯定。所以,在当前情况下,新股申购对于市场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再回到市场中来,周五又有150多只个股涨停,盘面相当热闹,但近期股指处于相对敏感阶段未变。虽然市场大方向明确向上,但短期股指动荡比较明显,空方昨日试探放空失败依然不甘,所以操作上投资者还是不宜盲目地追涨。

      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在强调个股盛宴,尤其是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持续逼空上行,小盘股仍旧很活跃。对于本轮上攻行情,相比去年四季度以券商、银行股为主的指数行情,其赚钱效应非常明显,对此甚至有人用财富效应来形容,对这一点笔者认为,更直接体现出市场对于成长股的可操作性的认可,当然这种轮动也是任何一个完整行情的必然。而引申到操作上,投资者需注意的是,当前频繁跳动换股不可取。

      目前市场对于中小盘股是否存在高估值泡沫一直存在着争论,个人认为,如果仅仅是通过几只,甚至是几十只被炒高了的股票,或者是所谓的PE、PB,就断定中小盘股变成了洪水猛兽,无疑都是错误的。如何借助一双慧眼,在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寻找到机会,比讨论指数会不会到6100点、明天是蓝筹股强还是中小板强要有意义得多。笔者坚信,无论接下来市场如何演变,两条创新主线会一直贯穿其中——一是制度创新,如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等主题投资;二是技术创新,包括生产技术进步、服务升级、产商业模式创新等等。尤其值得关注那些通过“互联网+”实现原有产业链延伸,并进而形成闭环的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