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资本圈生活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私募业绩并未超越公募
    新老私募业绩差别不大
  • 东兴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太原营业部停止营业公告
  • 谨慎操作 稳健增值
    南方现金增利长期业绩突出
  •  
    2015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私募业绩并未超越公募
    新老私募业绩差别不大
    东兴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太原营业部停止营业公告
    谨慎操作 稳健增值
    南方现金增利长期业绩突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业绩并未超越公募
    新老私募业绩差别不大
    2015-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学磊 ○编辑 长弓
      私募产品业绩表现超越主动管理股票型
      公募基金和中证全市场指数收益的比例

      私募产品与主动管理股票型公募基金、

      中证全市场指数收益率比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私募产品 -17.96%0.95%13.46%29.75%
    主动管理股票型公募基金-24.07%5.58%14.56%20.96%
    中证全市场指数 -28.01%4.58%5.21%45.82%

      新老私募产品2014年业绩对比

    平均收益最大收益最小收益收益标准差
    新私募产品27.57%267.25%-8.60%0.283
    老私募产品30.61%212.93%-30.02%0.232

      新老私募产品2013年业绩对比

    平均收益最大收益最小收益收益标准差
    新私募产品12.13%125.55%-30.74%0.202
    老私募产品14.53%110.33%-33.40%0.176

      数据来源:朝阳永续、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绝大部分私募产品业绩缺少稳定性和持续性。当分年度来考察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时,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私募基金每年都能具有超越无风险收益的表现,每年业绩都能战胜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私募产品比率仅为8.81%,而每年都能跑赢市场的私募基金比率低至2.70%

      ⊙王学磊 ○编辑 长弓

      

      自从私募阳光化以来,私募基金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2014年随着私募登记备案制度的实施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阻碍私募基金进一步发展的最后障碍也被扫清,私募基金迎来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4955家私募基金进行了备案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总计2.13万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度市场共发行了6361只私募基金,发行规模累计751.54亿元。

      相对于公募基金以追求相对收益为目标,私募基金更加注重绝对收益的获取。随着私募行业的迅速发展,阳光私募的业绩表现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私募基金的业绩能否超越公募基金?收益能否跑赢大盘指数?不同私募产品收益差别有多大?新老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是否一致?这些都是众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将根据私募基金的业绩数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根据朝阳永续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目前存续中的并且披露投资策略的阳光私募产品共有4994个。从投资策略来看,阳光私募产品仍以股票多头策略为主,占比高达79.05%。在存续超过三年的阳光私募产品中,股票多头策略所占比例更高。因此,我们对私募基金业绩表现的分析和讨论将主要集中在股票多头策略型私募,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提到的私募产品都是指投资策略为股票纯多头的阳光私募基金。

      1、私募产品总体业绩并未超越公募基金和市场指数

      私募产品在2011年至2014年度平均收益率(简单算术平均,未考虑规模加权)分别为-17.96%,0.95%,13.46%和29.75%。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尽管在2011年和2014年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别超越了6.11%和8.79%,但2012年和2013年私募产品的业绩分别落后4.63%和1.10%,总体上看私募产品并未全面占优。和中证全市场指数相比,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在2011年和2013年占优,分别领先10.05%和8.25%,在2012年和2014年则分别落后3.63%和16.07%。因此,从年度平均收益率来看,私募产品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来说并无明显优势,也并没有持续稳定跑赢市场。值得说明的是,受限于数据,我们仅计算目前还在存续中的私募产品的收益率,对于已终止或清盘的私募产品,我们计算收益率时并不考虑。

      从私募产品的业绩分布上看,2011年共有76.04%的私募产品业绩优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指数的收益,2012年仅有27.93%的私募产品跑赢公募股票型基金,2013年和2014年该比例分别为37.49%和55.48%;和中证全市场指数收益相比,2011年私募产品中高达83.94%的产品业绩表现优于市场指数,2014年该比例仅为16.35%,2012和2013年则分别为32.07%和58.03%。除了2011年私募产品在业绩上呈现相对明显的优势外,2012年至2014年私募产品的总体表现并未超越公募股票型基金和市场指数。

      2、绝大部分私募产品业绩缺少稳定性和持续性

      在分析了私募产品业绩的总体表现后,我们现在聚焦于私募产品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考察私募产品能否稳定地获取超额收益,是否具有持续超越市场指数的业绩表现。出于对长期业绩的考虑,我们仅统计存续超过三年(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私募产品在最近三年的业绩表现。统计结果显示,私募产品的三年累计收益跑赢市场指数、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和无风险收益(以一年期定存利率作为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的比例分别为33.24%、50.14%和88.35%。但当我们分年度来比较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时,在704只符合筛选要求的私募产品中,仅有62只产品三年中每年业绩表现都优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对应比例为8.81%;每年业绩都能超越市场指数(即中证全市场指数)收益率的私募产品数量更少,仅为19只,比例低至2.70%;连续三年获取超越无风险收益的私募产品数量也仅有224只,对应比例为31.82%。

      当考虑三年的累计收益时,约三分之一的私募产品表现超越了市场指数,近一半私募产品业绩优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接近90%的私募产品战胜市场无风险收益。但是,当我们分年度来考察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时,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私募基金每年都能具有超越无风险收益的表现,每年业绩都能战胜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私募产品比率低于十分之一,而每年都能跑赢市场的私募基金比率不到3%。由此可见,除了极少数私募产品能保持稳定的超越市场和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表现外,绝大部分私募产品业绩表现缺少稳定性和持续性。

      分析最近三年每年业绩表现排名前二十五的私募产品,通过三年排名的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仅有三只产品连续两年表现都能跻身前二十五,仅有一只产品连续三年表现都名列前二十五名,而且这三只产品都来自同一家公司(泽熙投资)。即使我们考虑排名前五十的私募产品,也只有五只产品连续两年业绩名列前五十,连续三年表现跻身前五十名的仅有两只(分别为泽熙3期和清水源1号),这说明绝大部分私募产品并不能持续稳定的获取优良的业绩表现。

      3、新老私募基金业绩差别并不明显

      近年来,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阳光私募基金在受到投资者追捧的同时,也经受着市场的严酷考验。市场上不断有新的私募产品发行,同时也有不少私募产品因为各种原因被终止或者清盘。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看,在挑选私募产品的时候,往往面临着选择:是应该选择经过了市场检验、存续超过一定时间的私募产品,还是应该购买新成立或新发行的私募产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新老私募基金业绩对比,试图从业绩表现上分出孰优孰劣。

      为了让业绩对比更有说服力,我们选取2014年整年的业绩作为比较标准。考虑到私募行业发展历史不长,我们将新私募产品样本选定为2013年成立的、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仍在存续中并有2014年年度全年业绩的私募产品,数量总共为196只;老私募基金样本则选定为2011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仍在存续中并有2014年全年业绩的私募产品,其数量为704只。数据显示,2014年度老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为30.61%,高于新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3%左右,收益标准差为0.232,略低于新私募产品的收益标准差。新私募产品的最大收益为267.25%,最小为-8.60%,相对于老私募产品来说收益范围更宽一点。为了进一步验证业绩对比结果,我们也选取了2013年全年业绩作为比较标准,相应的新老私募产品样本分别选定为2012年成立的、截至2013年12月31日仍在存续中并有2013年年度全年业绩的私募产品,和2010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截至2013年12月31日仍在存续中并有2013年全年业绩的私募产品。统计数据显示,收益率结果和基于2014年业绩表现结果非常类似。

      总体上看,相对于新私募产品,老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略高,收益标准差偏低。从收益的累积频率上来看,除了首尾两端的极端情况,老私募产品的收益略优于新私募产品,但老私募产品的收益率优势比较微弱,考虑统计上的偏差,这种优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尽管从理论上看,老私募产品因为存续时间比较长,一般来说在获取绝对收益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对于市场的认识相对更加深刻,风险管理能力也相对更强,但考虑到我们在老私募产品样本选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Survivor Bias效应,我们并不能断定这种收益上的微弱优势是来源于老私募产品更好的投资收益表现,还是来自于样本选定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因此,从现有数据的计算结果来看,新老私募产品在业绩表现上差别不大。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私募产品总体业绩并未超越公募基金和市场指数。从总体的平均收益率来看,私募产品相对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来说并无明显优势,也并没有持续稳定跑赢市场。从私募产品的业绩分布上看,除了2011年接近80%的私募产品业绩优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指数的收益和市场指数表现外,2013年和2014年大部分私募产品的表现相对于公募股票型基金和市场指数并无优势,2012年只有30%左右的私募产品战胜了公募基金和市场,成为近四年来私募产品总体表现最差的一年。

      绝大部分私募产品业绩缺少稳定性和持续性。当考虑三年的累计收益时,33.24%的私募产品表现超越了市场指数,50.14%的私募业绩优于主动管理型公募股票基金,88.35%的私募产品战胜市场无风险收益。但是当我们分年度来考察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时,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私募基金每年都能具有超越无风险收益的表现,每年业绩都能战胜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私募产品比率仅为8.81%,而每年都能跑赢市场的私募基金比率低至2.70%。由此可见,除了极少数私募产品能保持稳定的超越市场和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表现外,绝大部分私募并不能持续稳定的跑赢市场和公募基金。

      新老私募基金业绩差别并不明显。相对于新私募产品,老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略高,收益标准差偏低。从收益的累积频率上来看,除了首尾两端的极端情况,老私募产品的收益略优于新私募产品,但老私募产品的收益率优势比较微弱,考虑统计上的偏差这种优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尽管从理论上看,老私募产品因为存续时间比较长,一般来说在获取绝对收益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对于市场的认识相对更加深刻,风险管理能力也相对更强,但考虑到我们在老私募产品样本选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Survivor Bias效应,我们并不能断定这种收益上的微弱优势是来源于老私募产品更好的投资收益表现,还是来自于样本选定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因此,从现有数据的计算结果来看,老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并未超越新私募产品。

      (作者系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