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首季人民币贷款新增3.68万亿
  • 期指产品扩容
  • 市场的背面
  •  
    2015年4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首季人民币贷款新增3.68万亿
    期指产品扩容
    市场的背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指产品扩容
    2015-04-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董铮铮 ○编辑 枫林

      

      本周四,沪深300股指期货将迎来两位小伙伴: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业内人士认为,本轮牛市行情启动以来,高波动、大小盘股交替上涨,单一品种的股指期货市场已难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股指期货品种的扩容将为机构增添新的投资利器,丰富投资策略,形成多样化的市场投资风格,提高风险管理质量。

      对现货市场冲击有限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期指新品种提供了做空的工具,对于前期高估值的中小板块会产生利空影响。淘利资产投研总监肖辉指出,从全球经验来看,股指期货推出之前现货会上涨,推出之后现货会下跌,短期内或有一定影响。

      不过,衍生品作为一种工具,并不决定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当踩足油门往前冲的时候,衍生品就像刹车。”肖辉表示,有了期货衍生品,市场多空力量更加平衡。从长期来看,期货价格仍跟随现货走势波动。“只是如果有利空的消息会放大这种影响。中证500期指推出后也可能会大涨,关键还是看市场的氛围”。

      “前期产生的利空影响更多是心理层面上的。”上海元葵资产管理中心董事长施振星认为,两个新的股指期货品种上市之初成交和持仓量占比不会太大,覆盖的资产比例低,对于市场的影响很小。

      在施振星看来,新产品推出也会产生一定的利多因素。两个新的股指期货品种具有替代性,如果觉得中小盘指数的价格偏高,可以采用套保方式抛空期货,不用去平仓股票现货,从而减轻中小盘股票的抛空压力。

      “市场价格的波动有时候不是同步的,新品种的推出增加了价格保护及风险管理的工具。但衍生工具的价格变化是基于现货的,不是引发现货波动的核心因素。”施振星说。

      机构风险管理需求强烈

      本轮牛市中,大盘蓝筹股和中小盘股票交替成为市场热点,越来越明显的股票轮动“跷跷板”效应降低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保效率。去年底,市场风格迅速切换到大盘蓝筹股,中性策略遭遇黑天鹅。由于中小盘股无法对冲下跌风险,不少对冲基金做空沪深300期指对冲风险,反遭“两面打耳光”。

      “这主要是成份股构成不一致,套利工具不匹配所导致。”施振星表示,上证50和中证500期指推出后,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分布,差异性对冲现货风险,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增加机构的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肖辉认为,国内量化对冲基金规模庞大,上证50和中证500期指推出后,短期内会吸引部分套保头寸从沪深300期指转移到两个新的品种上来,从而更加精准地对冲现货风险。不过,长期来看,上证50和中证500期指的推出,对沪深300期指资金分流影响不大。

      肖辉表示,中证500期指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相关性较高,相关性系数分别达到0.9和0.7至0.8左右,机构在这方面的套保需求强烈。“机构对衍生品的需求还是和各自投资风格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机构的参与比例会越来越高。”

      事实上,中金所在这方面已有所考量。除沪深300指数产品外,六类标的指数产品列入规划。一是分市场指数,如上证50、上证180、深证100、深证300以及中小板、创业板等指数;二是跨市场中小盘,如中证500指数;三是行业系列指数,以金融、地产、消费、医药、环保等重要行业内上市公司构成的指数;四是风格指数,如中证红利指数等;五是迷你沪深300等股指期货合约;六是境外市场指数产品,包括标普、纳斯达克、恒生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