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4100点上方震荡加剧
  • 借道结构化产品 银行资金积极入市
  • “ 新股现象”并未终结
  • 中证将发布四个主题指数
  • 可转债再迎赎回潮 “去库存”加大择券难度
  • 证券期货业信息技术测试中心
    落户大商所
  • 牛市推动业绩增长
    兴全社会责任净值创新高
  •  
    2015年4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4100点上方震荡加剧
    借道结构化产品 银行资金积极入市
    “ 新股现象”并未终结
    中证将发布四个主题指数
    可转债再迎赎回潮 “去库存”加大择券难度
    证券期货业信息技术测试中心
    落户大商所
    牛市推动业绩增长
    兴全社会责任净值创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可转债再迎赎回潮 “去库存”加大择券难度
    2015-04-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孙忠 ○编辑 枫林

      

      新的一轮转债赎回潮正式来临。截至周二收盘,海运转债正式触发强赎,紧接着深机转债、齐峰转债、齐翔转债也大概率在近几个交易日触发赎回机制。不仅如此,原本市场两大基石之一的浙能转债正股也在超越赎回价。可转债正在面临“僧多粥少”的困境。

      随着赎回机制的增多,如何避免投资风险选择恰当的投资品种也变成了一道难题。

      “四小”转债将集体触发强赎

      本周可转债触发强赎有可能是近期最为密集的一周。

      截至周二收盘,海运转债率先触发赎回机制。宁波海运报收9.28元,而海运转债赎回价为5.85元。

      可转债募集资金说明书规定了触发赎回机制的条件。一般而言,在转股期内,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或者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公司有权决定按照以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

      不仅如此,即将符合赎回标准的转债还有齐翔转债、齐峰转债和深机转债。其中,齐翔转债距离触发赎回机制仅差一个交易日。目前,齐翔转债赎回价为18.64元,而其股价周二收盘为22.83元。因此,周三齐翔转债也将触发赎回机制。

      紧随其后的为齐峰转债,正股股价如果维持3个交易日高于13.26元,也将触发赎回机制。深机转债则需要5个交易日才能触发赎回机制。最新正股股价9.31元,赎回价为7.21元。

      数据显示,4只转债现存份额在40亿元左右。

      “近期可转债强赎案例过于密集,现存转债加速萎缩,是时候加快转债发行了。”中金可转债分析师张继强对于僧多粥少的格局,十分忧虑。

      不仅是中金,兴业证券分析师左大勇也表示出类似观点。

      左大勇认为,目前仅是中小转债触发赎回机制,但近期浙能转债正股股价也已超出赎回价,就意味着,转债市场格局有可能会急速萎缩。

      目前整个转债市场中,民生和浙能转债为两大基石。其中,民生转债占比最高有184亿元的转债额度,浙能转债有100亿转债额度。其他皆为中小盘转债。

      如果浙能转债触发赎回机制,再加上近期不断触发赎回机制的中小转债,转债市场会萎缩至不足300亿的份额。

      “如果民生转债也随着大盘股走强触发赎回机制,整个转债市场将会很有压力。未来应该加大可转债的供应。”张继强表示。

      择券压力渐现

      “最近可转债高估值压力虽然逐步消化,但是如何择券仍是难点。”兴业证券左大勇表示。

      他认为现在转债整体还是跟随正股进行波动,但机会不多。从市场风格转换看,民生转债是最大的看点。从整体看,民生转债属于绝对价格相对较低、溢价率相对较低的双低品种,有比较优势,且流动性最好。从正股方面考虑,市场对放松的预期继续增强、光大银行等分拆事件有助于板块提升估值;目前鹏华银行分级已经开始募集资金,很快有建仓需要。

      而其他个券的投资机会并不十分明显。“整体看,转债操作上仍以波段为主,在市场悲观时可以适当加仓。”左大勇表示。

      中信证券则认为,随着触发赎回机制的个券增多,市场也存在隐形风险,比如高转股稀释率。

      4月13日浙能转债将进入转股期,若成功触发提前赎回机制。其高转股压力还是需要重视。浙能转债余额100亿元,而浙能4月8日的流动市值仅67.6亿元,若全部转股,供给压力将增大。

      “目前19支转债中,深燃、长青、冠城、恒丰、歌华已经触发赎回,若不出意外,海运、深机、齐翔预计也将在近期满足提前赎回条款,公司选择提前赎回概率较大,其中深机、齐翔的转股稀释率较大。”中信证券最新报告表示。

      在这种背景下,期待新转债及时上市已成诸多业内人士的一致想法。

      “真希望过会可转债发行,现在打新还是机会大于风险。”左大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