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拓展的机遇
市场尚未充分意识到部分中国企业的海外增长潜力。因此,有着相对较高的海外敞口且具备竞争优势的股票的估值仍颇具吸引力,未来有估值提升的机会。在国内经济放缓、境外投资机会日益显现以及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应更好地把握具有境外增长动力的个股机会。
□陈敏兰
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海外机会。投资者可以通过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以及海外业务敞口高、能带来强劲盈利增长的企业,参与中国的全球雄心主题。
对很多人来说,中国经济放缓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而包括美国、欧洲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全球其他地区的增长前景广阔。在当前背景下,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从出口和外国投资等传统增长来源出发,已经越来越难以找到投资机会。尽管国内竞争妨碍了对传统投资机会的捕捉,但也为那些在跨境电子商务与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国际投资并实现增长的中国企业创造了新的舞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规划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而中国政府也强调,对进出口、吸引国外资本和推动对外投资应该齐头并进,以实现更为平衡的增长模式。投资者可关注潜在受益企业并从中获利。
在十五世纪中叶探险家郑和完成最后的远洋航行之后,中国采取了日益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直到1970年代末中国实行一系列经济改革之前,这种情况基本没有改变。改革的实施最初是通过增加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主要是通过出口,其次是努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来华建立生产基地。当时中国经济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这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仍然是一个尚未开发但蕴藏着巨大商机的市场。这意味着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待发展的国内市场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中国企业几乎没有理由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拓展。
如今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不仅出口商品和进行海外投资,也开始向世界出口服务,2015年中国成为净资本出口国已无悬念。起初海外投资主要由国有企业牵头,旨在确保满足国内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而现在中国的海外投资已经越来越由私营部门推动。尽管能源行业依然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心,但房地产、基础设施、消费及科技领域也是目前主要的投资目标。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提供的资料,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高达2万亿美元。
是什么原因激发了中国企业去海外市场寻求增长机遇?根据中国欧盟商会2013年的调查,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归因于国内竞争加剧。这些企业的目标是寻求新的市场来增加营收,或通过收购新技术、品牌或专业知识来增强竞争力。调查也发现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国际化以便从国内同行中脱颖而出,从而避免被迫参与由中央政府主导的行业整合。
我们在此强调中国企业可从中受益的两大海外投资机遇。在2014年11月份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规划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该规划的战略构想是复兴古丝绸之路,通过建设广泛的贸易和基础设施网络,经中亚将欧亚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中国已在融资机制上做了准备,筹备成立几个多边机构,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以及“丝路基金”,两者的初始资本金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
对中国企业而言,该规划将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设备领域创造贸易和投资机会,跨越诸如交通运输、港口、管道、发电、环保工程、能源和资源交换、消费、旅游等多个项目和部门。目前,中国不仅输出商品和进行海外投资,而且已开始向全球出口服务。
另一机会蕴藏于跨境电子商务,这是一个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商品需求的途径。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08年至2013年,注册海外网购累计年增长率为100%,相比之下,整体网上零售市场增长率为71%。目前预计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将占到中国非商品进口总额的43%。物流供应商等其他企业,包括货运代理、国际快递、仓储基础设施等将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市场尚未充分意识到部分中国企业的海外增长潜力。因此,有着相对较高的海外敞口且具备竞争优势的股票的估值仍颇具吸引力,未来有估值提升的机会。在国内经济放缓、境外投资机会日益显现以及政府出台扶持政策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应更好地把握具有境外增长动力的个股机会。主要催化因素包括国家倡导项目的详细计划公布、私营部门的海外并购、新建项目投资、资产注入和物流提供商、基础设施运营商以及跨国电子商务业者的进一步发展等。
诚然,以上所述企业也将面临诸多挑战,成功来之不易。海外监管、税收和市场复杂性或许会使这些企业遭遇挫折,即使是最优秀的公司也不得不与海外市场中强大的本土企业展开竞争。然而,所有企业都需经历这一过程才能扩大国际视野,才能在国内宏观环境充满挑战的背景下成为真正的全球巨头。
(作者系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亚太区投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