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悄然变化,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方面是“用工荒”,用工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是“找工作难”,一些适龄劳动人口找不到合适工作。这种结构性矛盾正变得日益突出,困扰着劳动力市场方方面面。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也许,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亚夫
■据统计,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份就业“成绩单”的取得实属不易。因为去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我国通过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活力,使得新增就业稳中有增。
■人是创业、创新的最关键因素,创业、创新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让人们在创业创新中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
□梁达
多因素叠加催生就业继续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通过多因素分析,以下几方面促进了就业的继续增加。
1.稳增长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根本保障
2008年以前,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增加不足100万人,而目前上升到140-160万人。据测算,每亿元GDP容纳的就业量,第二产业约为1058人,第三产业为1348人,后者超过前者约30%。
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是经济总量有所放大。GDP每增长1个点所能实现的GDP增量增加,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相应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中国就业增长的动力机制将有所改变。
2.经济产业结构更合理,第三产业增速加快快,更好地带动了就业
由吸纳就业能力更强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结构优化,是促进就业增长的一个关键动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而在2014年全国新设立的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增幅为50.%,明显高于第二产业29.7%的增幅,第三产业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重提高到了78.7%。
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势头之下,中国经济每一个增长点所能够带动的新增就业规模也相应提升。过去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大约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
3.改革为就业增添活力,带动了创业就业
2014年,政府和有关部门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全年分3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47项,而其中有关投资创业创新和就业的有160多项,有效地带动了创业,促进了就业。通过降低创业门槛、改善营商环境,撬开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闸门,市场蕴藏的活力得到全面激发,新一轮“大众创业”的浪潮正在涌动,“万众创新”的势头正在孕育。这不仅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也随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开始显现,成为解决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从2014年年初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一项释放市场活力的改革举措问世。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亿人,比2013年底增加了3117.7万人,增长14.3%。自2014年3月1日以来,我国新登记注册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3至12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7万户,同比增长16.8%。其中,企业323.5万户,增长48.8%,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万户。
4.积极就业政策发挥更多作用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企业效益欠佳、结构调整压力显现等种种因素叠加,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逐步减少,就业领域总量矛盾相对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却在逐步凸显。让“促就业”这一最大的惠民工程经受巨大考验。近年来,“促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头号惠民工程,始终将“保就业”作为稳增长的“底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推出并落实了一系列颇具效力的政策措施。
2014年我国高校研究生和本科专科毕业生总计达到713万人,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就业特定人群,国家出台多份高含金量的促进就业文件,给劳动者吃了定心丸。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诸如“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国各地轮番上阵,成效显著。来自多地的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中趋好。
5.城镇化建设加快,扩大了就业规模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同样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关注群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为帮助他们充分顺利就业,年内旨在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服务农民工就业的“春潮行动”、“春风行动”等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工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现象日益突出,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速下滑,直接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明显,加之调结构、转方式的加速,对就业总体规模形成一定的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
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也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2.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近年来企业招工难度日益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多因素分析,未来一段时期,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一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率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到年底,人力资源市场员工跳槽、另觅高就的现象十分普遍;二是农民工“返城流”和企业“招工流”错位导致“招工难”加剧;三是劳动者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宁上三流高校、不读职技校”的现象十分普遍,而目前普通高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还未能完全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一般不愿从事艰苦行业或到基层一线工作,企业一线技工、熟练技工大量短缺。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难以乐观,压力较大
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逐年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多。而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有所减弱,进一步加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技术工人短缺现象难以缓解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更是仅占5%;同时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这表明,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技工短缺的现象非常突出。
目前劳动力市场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用人需求有所减少。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由于缺乏技能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体制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如高等教育功能定位不清,扩张过快;职业教育发展不足,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水平不高;技工学校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5.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
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比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得已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
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
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新常态下全民创业的重要性
1. 经济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加快转型升级,关键还在于创业创新。全民创业创新是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环节。
创业创新具有扶持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国家竞争力的综合效应。既能有效拉动需求,又能促进供给;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既扩大内需,又增强出口竞争力。可以预期,随着新一轮创业创新大潮的到来,通过深化改革将激发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的创业和创新潜能,从而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打造不熄引擎。
2.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多种因素表明,尽管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但在各项经济指标下滑之时,就业形势却表现良好,表明创业创新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中央简政放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得益于新型业态的创新和万千创业企业的诞生,服务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稳定和扩大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3.新常态下可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搞活微观经济,盘活经济全局,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和市场主体,我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说到底还是要靠企业的创业创新。创业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企业自身要抓住难得机遇,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方式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创新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创造力与竞争力,真正摆脱低水平的恶性竞争。
4.扩大创业就业有利于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非常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扩大创业就业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经济发展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创新产业跃上国际竞争的新制高点,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舒缓就业结构矛盾需要多方齐抓共管
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政府应把鼓励全民创业创新作为富民强国的长远发展战略,实施必要的改革,尽快出台系统的创业创新鼓励政策。为此建议如下:
1.促进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的良性互动
首先,在总体布局中要体现“就业优先”。通过健全完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激励和引导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投入、产业调整、项目布局和企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其次,要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拓展就业空间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上,着力发展就业容量弹性最大的第三产业,继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产业,引导发展服务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服务性行业。
在经济形式上,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在企业类型上,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同时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发展微小型企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2.加大力度,实行政策扶持
首先,财税政策要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营业税转增值税;降低个人和小微企业所得税,实行类似特区税收政策,新设立创业型企业所得税“三免两减”。
其次,要对创业创新企业要给予信贷扶持,至少要平等对待。再担保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不再上浮;创新、改进支持中小企业与创新项目的融资机制等;要放松行政审批、产业管制与准入政策,为民营投资提供更大空间。鼓励创业创新就要打破垄断,维护公平竞争,主要改革方向就是减少行政审批、放松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管制与准入政策。
3.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县、乡两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就业服务网络,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和调解仲裁、社保登记发放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产业集聚区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完善落实小额信贷、贴息、场地等优惠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省外转移就业机制,推动建立长期劳务培训与输出关系,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劳务品牌。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加强教育及培训,加大普通教育和研发投入
政府应通过相关教育机构或外包给社会机构,实施创业教育及培训,以切实帮助创业者掌握必要知识、资讯和技能,从而减低创业风险,规范营商行为,提升新创企业软实力。加大普通教育和研发资源投入,可以持续提升国家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持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