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评论
  • 8:研究·宏观
  • 9:研究·市场
  • 10:研究·财富
  • 11:数据·图表
  • 12:书评
  • 13:股市行情
  • 14:市场数据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141:信息披露
  • 142:信息披露
  • 143:信息披露
  • 144:信息披露
  • 145:信息披露
  • 146:信息披露
  • 147:信息披露
  • 148:信息披露
  • 149:信息披露
  • 150:信息披露
  • 151:信息披露
  • 152:信息披露
  • 153:信息披露
  • 154:信息披露
  • 155:信息披露
  • 156:信息披露
  • 157:信息披露
  • 158:信息披露
  • 159:信息披露
  • 160:信息披露
  • 161:信息披露
  • 162:信息披露
  • 163:信息披露
  • 164:信息披露
  • 165:信息披露
  • 166:信息披露
  • 167:信息披露
  • 168:信息披露
  • 169:信息披露
  • 170:信息披露
  • 171:信息披露
  • 172:信息披露
  • 173:信息披露
  • 174:信息披露
  • 175:信息披露
  • 176:信息披露
  • 177:信息披露
  • 178:信息披露
  • 179:信息披露
  • 180:信息披露
  • 181:信息披露
  • 182:信息披露
  • 183:信息披露
  • 184:信息披露
  • 185:信息披露
  • 186:信息披露
  • 187:信息披露
  • 188:信息披露
  • 189:信息披露
  • 190:信息披露
  • 191:信息披露
  • 192:信息披露
  • 193:信息披露
  • 194:信息披露
  • 195:信息披露
  • 196:信息披露
  • 197:信息披露
  • 198:信息披露
  • 199:信息披露
  • 200:信息披露
  • 201:信息披露
  • 202:信息披露
  • 203:信息披露
  • 204:信息披露
  • 205:信息披露
  • 206:信息披露
  • 207:信息披露
  • 208:信息披露
  • 209:信息披露
  • 210:信息披露
  • 211:信息披露
  • 212:信息披露
  • 213:信息披露
  • 214:信息披露
  • 215:信息披露
  • 216:信息披露
  • 217:信息披露
  • 218:信息披露
  • 219:信息披露
  • 220:信息披露
  • 221:信息披露
  • 222:信息披露
  • 223:信息披露
  • 224:信息披露
  • 225:信息披露
  • 226:信息披露
  • 227:信息披露
  • 228:信息披露
  • 229:信息披露
  • 230:信息披露
  • 231:信息披露
  • 232:信息披露
  • 233:信息披露
  • 234:信息披露
  • 235:信息披露
  • 236:信息披露
  • 237:信息披露
  • 238:信息披露
  • 239:信息披露
  • 240:信息披露
  • 241:信息披露
  • 242:信息披露
  • 243:信息披露
  • 244:信息披露
  • 245:信息披露
  • 246:信息披露
  • 247:信息披露
  • 248:信息披露
  • 249:信息披露
  • 250:信息披露
  • 251:信息披露
  • 252:信息披露
  • 253:信息披露
  • 254:信息披露
  • 255:信息披露
  • 256:信息披露
  • 257:信息披露
  • 258:信息披露
  • 259:信息披露
  • 260:信息披露
  • 261:信息披露
  • 262:信息披露
  • 263:信息披露
  • 264:信息披露
  • 265:信息披露
  • 266:信息披露
  • 267:信息披露
  • 268:信息披露
  • 269:信息披露
  • 270:信息披露
  • 271:信息披露
  • 272:信息披露
  • 273:信息披露
  • 274:信息披露
  • 275:信息披露
  • 276:信息披露
  • 277:信息披露
  • 278:信息披露
  • 279:信息披露
  • 280:信息披露
  • 281:信息披露
  • 282:信息披露
  • 283:信息披露
  • 284:信息披露
  • 285:信息披露
  • 286:信息披露
  • 287:信息披露
  • 288:信息披露
  • 289:信息披露
  • 290:信息披露
  • 291:信息披露
  • 292:信息披露
  • 293:信息披露
  • 294:信息披露
  • 295:信息披露
  • 296:信息披露
  • 297:信息披露
  • 298:信息披露
  • 299:信息披露
  • 300:信息披露
  •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摘要
  •  
    2015年4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24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 246版:信息披露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摘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摘要
    2015-04-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245版)

      ■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期变动情况如下:

      ■(2)报告期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没有发生变化

      3. 其他情况说明

      无

      (IV) 核心竞争力分析

      1、优秀的产业整合和业务组合优化能力,推动公司实现产业转型

      ● 自2000年上市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战略转型,中化国际已经由一家贸易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型成为以精细化工产业和橡胶产业为主业的国际化运营的企业集团。优秀的产业整合和业务组合优化能力是支撑中化国际持续转型发展的核心能力。

      多年来,中化国际通过投资和并购获取了大量上游优质资产,包括并购控股GMG、江苏圣奥,投资于江山股份、扬农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为公司顺利实现产业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化国际实施产业整合战略基于公司对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延伸性协同性的行业、产品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发现战略机遇,针对重点项目组织专业评估、估值、财务模型分析及风险分析,并充分研究论证业务协同后推进并购整合。

      ● 在推进产业整合的同时,中化国际坚持 “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发展策略,对于不符合公司战略转型要求的业务和低价值项目实施了清理和退出,不仅回收了部分现金,实现了投资收益,而且推动了公司业务组合的持续优化。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化国际已经打造了涵盖战略研究、战略规划、兼并收购、产业整合、绩效管理各职能在内的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形成了国内化工行业领先的产业整合和业务组合优化能力。公司在精细化工产业、橡胶产业两大主业领域构造出完整产业链,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核心业务市场地位突出,是产业一体化、经营国际化的化工产业运营商

      ● 随着持续战略转型,公司已逐步形成了精细化工产业和橡胶产业两大主业,并在两大主业领域初步实现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精细化工产业覆盖农化业务、中间体及新材料业务,橡胶产业涵盖天然橡胶业务和橡胶化学品业务,再加上化工物流产业,形成了从研发、生产到营销和物流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产业基础雄厚,细分市场达到全球领先。

      ? 农化业务已成功转型为覆盖亚太重点农药市场的农药产业运营商,拥有多种驰名农药品牌产品。公司代理的“农达”(Roundup)品牌是全球草甘膦产品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拥有的“禾耐斯”、“马歇特”、“拉索”等自有品牌是全球酰胺类除草剂中据领先地位品牌,在业界享有良好声誉。在中国市场,公司是“农达”品牌的独家经销商,同时经营酰胺类等多种农药产品,通过投资江山股份,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公司高品质农药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在亚太市场,公司通过收购孟山都在东南亚六国(印度、菲律宾、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及台湾地区酰胺类除草剂业务,获取菲律宾“农达”品牌的独家分销权,并于2013年初成功获得澳新市场“农达”品牌独家分销权;2014年底公司以中化作物为主体收购中化集团的农药业务中化农化,完成对集团农药业务的整合;重组完成后,公司农化业务将充分发挥中化作物和中化农化在技术、营销、渠道、产能、产品线、品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协同效应,打造适应现代农业经营的业务运营模式。同时公司将统一规划,在强化亚太、南美等原有核心市场业务基础上,寻求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为实现公司农化业务的长期、快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公司2012年通过收购扬农集团并成为主要股东,获得了雄厚的化工产业基础和产业运营经验。扬农集团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工程转化能力,拥有8个研究所和230人的研发检测分析团队,并拥有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全流程的专业化人员。2014年扬农集团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6项获得授权。扬农集团拥有完整的化工产业链和丰富的产品线,拥有三个配套齐全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诸多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都在国内乃至于全球居于领先地位,拥有向下游延伸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强大能力和巨大空间。

      ● 公司通过收购江苏圣奥进军橡胶化学品业务,已成为全球市场领先和最具竞争力的橡胶防老剂6PPD供应商。江苏圣奥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攻关,掌握橡胶防老剂6PPD、生产中间体RT培司的关键技术并拥有专利,并且通过不断地技术和工艺创新,生产工艺技术和成本水平全球领先。借助中化国际的营销平台,橡胶化学品业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深化与国际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优化海外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公司橡胶组合产品获得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多家跨国轮胎制造商的认证,并与其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关系。

      ● 公司天然橡胶业务已建立全产业链运营能力,并形成全球布局的强大产业基础,市场份额有了明显的提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自2004年开始实施向上游延伸的资源战略,公司通过收购整合国内国际天然胶加工厂以及种植园,已成为覆盖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全产业链营运商。在种植环节,公司及下属控参股企业在非洲和东南亚拥有土地总面积达28万公顷,其中可种植面积达18万公顷(拥有的种植园和土地储备位居全球前列);在加工环节,公司拥73万吨的天然橡胶加工能力,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和非洲(规模位居全球前三);在营销环节,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国内市场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轮胎和橡胶制品企业的营销大区,国内市场份额约15%,领先于其他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则是米其林、固特异、普利斯通、韩泰、倍耐力等全球十大轮胎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 公司化工物流业务资产实力雄厚,管理技术领先,资本运作能力强,在核心领域具备较强的差异化市场竞争力,公司下属船队在内贸及台海市场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在中东、澳洲等航线市场份额领先。在船舶管理方面,公司已达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C)的要求,主要船舶均经过国际化工分销协会(CDI)的认证和SHELL、BP等主要国际石油公司的年度质量检验,符合高端市场用户的严格资质要求。同时,公司还是国内及亚洲最大的专业集装罐罐东,2013年公司收购全球前十大集装罐运营商NewPort●Tank●Containers公司股权,2014年联合管理的集装罐数量已达1.9万多个,形成了全球集装罐运营网络布局,具备先进的集装罐运营管理及技术管理能力,未来增长潜力巨大。连云港码头储罐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罐容签约意向,中化国际着力将连云港打造成为国内长江以北大宗液体化工品仓储服务中心。

      3、国际化运营历史悠久,与众多国际的合作伙伴实现合作共赢

      ●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国际化程度大大提升,精细化工产业、橡胶产业和化工物流产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球化运营。截至●2014年末,中化国际拥有多家境外经营实体,并控股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GMG。中化国际境外资产占比超过40%,境外营业收入占比接近60%。

      ●在核心产业领域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合作伙伴。公司是美国孟山都农化业务的全球战略伙伴,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多年的成功合作共赢;公司橡胶组合产品获得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多家跨国轮胎制造商的认证,并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与比利时SIAT集团构建战略联盟拓展非洲资源和市场,同时还是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在中国的特约经销商、日本JSR公司丁腈橡胶在中国的特约代理商、德国朗盛公司三元乙丙胶在中国的最大分销商;公司在船运和集装罐物流方面与Stolt、NewPort等国际领先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资合作,且公司的液体化学品船舶均经过SHELL、BP等国际主要石油公司的年度质量检验;同时,公司在精细化工领域正积极拓展与Univar、PTTGC、DSM 等跨国公司的一系列战略和技术层面的合作。

      4、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

      ●中化国际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才,工作经验大多在20年以上,并在农化、中间体及新材料、天然橡胶、橡胶化学品及化工物流等专业领域拥有较强的知识和管理技能。与此同时,公司始终致力于企业价值与员工成长的共同提升,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熟知本土市场、锐意进取、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员工团队。

      随着产业版图的不断扩张,公司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公司严格按照《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指引等法律法规要求,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加强了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在公司法人治理架构内,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是全面风险、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的最高决策机构。公司风险管理部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和主管部门,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部门,具体负责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开展全面风险辨识、评估和应对;针对重大风险,确定管理计划,建立月度跟踪机制,并定期向公司风险委员会汇报。公司审计稽核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审计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内控评价、内控自评和内部审计等监督形式,确保公司所有重点单位、重要流程和主要风险点的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年度监督计划、工作进程和工作成果均需要定期向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做汇报。此外,作为A股上市公司,公司年度会披露由董事会签署的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同时,接受外部内部控制审计。近年来,公司内部控制未出现重要及重大缺陷,整体运行有效。

      (V)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报告期公司对外发生股权投资额9.7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0.91亿元,增加10%,本期投资为: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以9.79亿元收购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持中化农化有限公司51%股权、沈阳化工研究院所持中化农化有限公司49%股权、沈阳化工研究院所持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49%股权(沈阳科创其余51%股权为中化农化有限公司所持有)、中化欧洲所持中化农化阿根廷公司1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中化农化有限公司100%股权;持有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100%股权;持有中化农化阿根廷公司10%股权。

      (1) 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情况

      单位:元

      ■

      

      (2) 买卖其他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

      ■

      2. 非金融类公司委托理财及衍生品投资的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2) 委托贷款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委托贷款情况说明

      注1: 本两笔委托贷款分别已于2014年3月20日、2014年3月26日归还

      注2: 本两笔委托贷款分别已于2014年6月18日、2014年6月24日归还

      注3: 本两笔委托贷款分别已于2014年7月25日、2014年7月30日归还

      

      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1)分离交易可转债募集资金

      公司于2006年12月发行了12亿分离交易的可转债,实际募集资金118,200万元,2007年12月权证行权实际募集资金115,503.81万元。截止2014年12月31日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a.公司以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募集资金53,500万元于2006年12月对原95%股权的子公司海南中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增资,以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募集资金40,700万元于2007年5月对子公司海南中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增资,以权证行权募集资金59,300万元于2007年12月对子公司海南中化船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增资。截止2014年12月31日,增资款项已全部用于买造船项目。

      b.公司以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募集资金24,000万元于2006年12月对子公司上海思尔博化工物流有限公司进行增资;以权证行权募集资金24,000万元于2007年12月对子公司上海思尔博化工物流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截止2014年12月31日,增资款项中45,440万元已支付用于购买、建造集装罐,剩余资金已用作项目铺底资金。

      c.公司权证行权募集资金6,000万元于2007年12月到位后,已完成对子公司天津港中化国际危险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

      d.公司以权证行权募集资金6,000万元于2008年3月完成对西双版纳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的第一期增资。

      e.上述募集资金总计剩余20,867.52万元尚未使用,其中包括累计利息收入人民币663.71万元。

      2)非公开定向发行募集资金

      a.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关于核准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3]956号)核准,公司于2013年11月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645,423,100股。根据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2013]京会兴验字第01010020号验资报告,公司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73,699.97万元。

      根据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安永华明(2013)验字第60662729_B01号验资报告,扣除与发行有关的费用人民币3,164.09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70,535.88万元,该募集资金于2013年11月26日存入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中。2013年11月29日,公司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毕新增股份登记手续。

      b.公司于2013年11月29日分别与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溧阳路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茂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二营业部金茂大厦支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该监管协议与《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实际履行不存在问题。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溧阳路支行账户已于2014年6月26日销户、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茂支行账户已于2014年6月30日销户、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二营业部金茂大厦支行账户已于2014年7月23日销户。

      c.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实际已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人民币 亿元

      ■

      注1:西双版纳中化橡胶有限公司加工厂扩产项目原计划以权证行权募集资金投入1.2亿元,实际上第一期投资6,000 万元于2008 年3 月完成,后国内橡胶加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及美国对中国出美轮胎征收特别关税(特保案)的影响而前景不明,基于审慎投资的考虑,公司控制了投资节奏,下一步拟在与云南农垦就整合当地民营胶原料供应的战略合作取得明确成果后再择机完成此项投资。

      权证募集资金出现结余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权证行权比例较高而导致超募3.35亿元,这其中的1.93亿元按照募集说明书的承诺,已优先用于弥补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缺口。其余超募资金1.42亿元公司曾计划继续投资于物流业务的船舶、储罐等物流资产,但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后,化工品物流行业也随之进入周期性低谷,目前公司正在等待合适的投资时机,同时也在跟踪新的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目前募集资金结余2.02亿元主要由超募剩余资金1.42亿元及未按进度投入到西双版纳中化橡胶有限公司橡胶加工厂的6,000万元构成。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分析

      (1)主要控股子公司

      ① SINOCHEM INTERNATIONAL (OVERSEAS) PTE.LTD.

      该公司成立于2003 年6 月,注册资本2.11亿美元,公司占100%的股权。其经营范围是:化工、橡胶、冶金等产品的贸易。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1,031,340.39万元,净资产286,962.14万元,报告期实现收入1,487,985.05万元,实现净利润1,768.00万元。

      ② GMG Global Ltd(合并)

      该公司成立于 1999 年,注册资本61,133万新加坡元,核心业务包括种植、加工、行销和出口天然胶。中化国际于2008 年9 月5 日完成对该公司51%股权的收购。报告期末该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485,386.65万元,合并净资产367,781.38万元,报告期实现合并收入393,446.75万元,实现合并净利润-23,447.46万元。

      ③ 中化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并)

      该公司成立于 2010 年12 月,注册资本291,100 万元,公司占100%的股权,主要从事国际航线(以近洋国际航线为主)及国内沿海航线的液体化工品运输,道路货物运输(国际集装箱),以及出口货物的运输及代理业务等。报告期末该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757,056.89万元,合并净资产417,868.19万元,报告期实现合并收入363,221.21万元,实现合并净利润33,187.01万元。

      ④ 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合并)

      该公司成立于 2004 年12 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公司占46.5%的股份,通过海外全资子公司中化国际新加坡有限公司占49%的股份。其经营范围是:农业种植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报告期末该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34,714.98万元,合并净资产16,051.99万元;报告期实现合并收入60,483.94万元,实现合并净利润-143.72万元。

      ⑤ 西双版纳中化橡胶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 2005 年9 月,注册资本为9000 万元,公司占96.67%的股份。其主要经营范围是:橡胶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农作物的种植、管理等。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6,162.51万元,净资产12,827.25万元;报告期实现收入102,549.10万元,实现净利润79.21万元。

      ⑥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合并)

      该公司成立于 2011 年1 月,注册资本人民币8 亿元,公司占100%股份。主要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农资经营,实业投资等业务。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86,237.25万元,净资产74,493.08万元。报告期实现合并收入300,106.29万元,实现合并净利润3,604.22万元。

      ⑦ 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合并)

      该公司成立于 2008 年5 月,注册资本人民币5.85 亿元。公司占60.976%股份。该公司主要从事橡胶助剂、化学合成药的生产销售等业务。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76,061.66万元,净资产298,085.30万元。报告期实现收入253,894.62万元,实现净利润34,575.36万元。

      (2) 主要参股公司

      ①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 1990 年4 月,2013年吸收合并了中化兴源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后,实收资本变更为4,093.90万美元,公司占44.8%的股权。其经营范围是:经营自建码头、储罐,为用户提供石油和石化产品及非直接食用植物油的装卸、储存、中转、分运服务。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174,165.18万元,净资产151,854.54万元,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获得投资收益7,588.86万元。

      ②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前身扬州农药厂始建于1958年4月,注册资本16,899.06万元,公司占40.53%的股权。该公司为生产农药、氯碱、精细化工产品的大型农药、化工企业。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992,879.40万元,净资产553,689.59万元,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获得投资收益8,710.58万元。

      ③ SIAT NV

      该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注册资本2,400万欧元,公司占35%的股权。该公司主要业务是天然橡胶和油棕的种植、加工、生产和销售。报告期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331,775.34万元,净资产201,910.01万元,公司按权益法核算获得投资收益-1,658.98万元。

      5. 非募集资金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

      (二) 董事会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I)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1、精细化工业务

      ●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增长迅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化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蓬勃兴起,世界精细化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2013年,全球化工产品年总销售额近3.5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近5500亿美元,预计到2017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市场将达到58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年均速度增长为3.7%。

      ●中国精细化工产业有望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将维持8.4%,市场规模将超过137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升级和我过城镇化趋势对精细化工产品产生更多需求,中国正迎来精细化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期。

      ●目前中化国际的精细化工业务包括农化业务和化工中间体业务。

      1.1农化行业

      1.1.1 行业竞争情况

      ●根据工信部《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有1,800多家(规模以上959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整体而言,我国农药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500多家农药原药生产企业中,前十大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比例仅为两成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原药生产企业约占一半。而且,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仍以仿制为主,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及技术装备水平较低,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亟待被绿色环保产品逐步替代。

      1.1.2 行业发展趋势

      ●①近年来全球农化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跨国创制型企业依靠传统的研发优势,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仿制型企业通过并购/合作方式拓展市场区域,强化制剂开发,优化生产供应,实现了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全球农化市场仍将稳定增长,尤其是亚太及南美地区将保持较快增速。中国方面受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有限等刚性因素驱动,农药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此外,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多有发生,防治压力加大,用药需求亦增长较快,未来在粮油、林果、蔬菜、药材、花卉、牧草、园林等方面对高效、低毒的除草剂、杀菌剂产品需求量将明显上升。

      ●②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成为企业竞争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随着农药产品愈加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方向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经营模式,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或农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将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随全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将不断提高,监管法规也日趋严格,对农药生产企业的技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耕种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如免耕技术的推广,农药用药方式发生着较大变化,为以草甘膦为代表的除草剂品种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③农药企业整合将成为常态,近年来,受产能过剩和仿制竞争影响,国内一些规模较小的农药企业已退出市场,行业整体的集中度正逐步提高。随着绿色环保农药品种的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的落后产能将逐步淘汰,产业整合将成为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一些大型农药企业也将在行业整合中寻找新的战略机遇,并向着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通过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学习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经验,提升盈利水平,反哺研发实力的不足,实现农药产业全面、均衡地发展。

      1.2●化工中间体行业

      1.2.1 行业竞争情况

      ●化工中间体是化工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分支。随着我国基础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学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发达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增强,近年来,全球化工中间体生产与贸易中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了以中国、印度为核心的生产区。

      ●化工中间体行业中,对于公司涉及的环氧氯丙烷、二氯苯系列以及氯化苯等重要产品而言,上游原材料、技术和下游应用是关键竞争要素。控制精细化工上游原材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来建立规模效应。技术壁垒与收益成正比,通过自身研发或兼并收购获得高进入壁垒行业的技术将带来可持续地增长。下游应用要求在掌握一定技术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高附加值服务,可替代性低,持续性强。只有拥有相对较高研发技术的企业,才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目前,全球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综合竞争主要集中在美国的杜邦、德国巴斯夫、拜耳等世界级跨国化工企业之间,而在精细化工细分市场的竞争则主要表现为这些行业巨头与一些中小生产商之间的竞争,部分中小生产商凭借技术、质量、规模及成本优势等方面与跨国企业在全球细分市场直接产生竞争,部分企业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1.2.2 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中间体产业已形成从科研开发到生产销售一套较完整的体系,可以生产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36个大类、4万多种中间体。我国每年中间体的出口量超过5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国。

      ●石化行业“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后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产值将达16000●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以上,进入精细化工大国与强国之列。作为精细化工中最为重要的子行业之一,中间体行业正面对新的机遇,未来5年依然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2、橡胶产业

      目前中化国际的橡胶产业包括橡胶化学品行业和天然橡胶行业:

      2.1 橡胶化学品行业

      2.1.1 行业竞争情况

      橡胶化学品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壁垒,橡胶防老剂是最重要的橡胶化学品种类。PPDs(对苯二胺类)在全球橡胶防老剂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江苏圣奥、美国富莱克斯是全球领先的橡胶防老剂6PPD的生产企业;关键中间体RT培司先进工艺技术是防老剂6PPD市场的关键竞争要素,其生产工艺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仅江苏圣奥和美国富莱克斯拥有高产业化价值的知识产权。2014年,江苏圣奥6PPD的国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海外市场份额也稳步提高。

      2.1.2 行业发展趋势

      ●①全球轮胎行业的稳步发展为橡胶化学品需求增长提供保障支撑。绝大多数的防老剂PPD用于轮胎工业,因此防老剂PPD的发展与轮胎工业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平稳增长,特别是载重汽车全钢轮胎的替换需求,为轮胎行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拉动作为橡胶加工重要辅助材料的橡胶化学品行业需求。

      ●②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橡胶化学品需求重要增长区域。目前,世界轮胎前十大企业的生产及需求增长以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主,作为轮胎加工的重要辅助材料,橡胶化学品行业随着全球轮胎市场的发展而不断东移,亚洲已占全球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未来份额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同时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橡胶化学品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加速橡胶化学品本土化进程。

      ●③轮胎产量仍将稳步增长,子午化和绿色轮胎促进橡胶化学品的需求与升级。从全球的轮胎需求看,亚太是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较快地区。近年来贸易壁垒逐年增多从严,轮胎产量增速有所回落,但总体国内轮胎行业稳中有升,主要受益于全球产能转移、国内需求增长以及轮胎产业整体升级。从行业角度,轮胎行业的整合已经开始,轮胎行业的健康发展势必为其原材料市场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从产品角度,全钢轮胎的子午化和半钢轮胎绿色化进程,同时也是轮胎材料的升级进程,将带动橡胶化学品行业量及质的提升。

      2.2 天然橡胶行业

      2.2.1行业竞争情况

      ●天然橡胶作为世界主要大宗商品品种,市场化程度很高。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全球天然橡胶市场,泰国诗董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供应商以及第二大乳胶供应商,其主要业务涵盖天然橡胶的种植、加工与分销全产业链。●在国内市场,由于近年来下游轮胎需求大幅增长,天然橡胶市场也趋于活跃。因历史原因,海南省农垦集团总公司和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控制着国有天然橡胶资源,并保持着国内天然橡胶种植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国民营天然橡胶企业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民营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已超过全国的二分之一。

      2.2.2行业发展趋势

      ①全球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为天然橡胶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般而言,汽车轮胎消费占天然橡胶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由于天然橡胶主要受下游 客户需求驱动,轮胎产量决定了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趋势。现阶段预计随着美国和西欧经济的逐步复苏,全球汽车产量将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再加上是载重汽车全钢轮胎的替换需求, 为天然橡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②全球天然橡胶需求继续向亚太市场和新兴市场转移

      ●目前,世界轮胎前十大企业的天然橡胶需求主要集中在亚洲,需求增长仍以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主;而供给增长主要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传统橡胶主产区。中国轮胎厂商在本土扩大竞争优势的同时,开始在更广阔的亚洲市场进行产能布局,优秀的轮胎企业也越 来越重视与拥有自有资源的天然橡胶产业服务商开展产业合作。

      ③天然橡胶供给发生结构性调整,新兴地区种植面积增长迅速

      ●由于天然橡胶种植周期较长,前期投入高,且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较大,而种植成本中的主要构成项,人工成本却不降反升,利润率受到挤压,部分传统天然橡胶主产国的橡胶树种植呈下降趋势。同时,伴随油棕树种植及其下游棕榈油工业的发展,在部分地区(如:马来西亚)油棕树对天然橡胶树的替代种植已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湄公河流域(如:越南和柬埔寨)和西非等新兴地区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在世界天然橡胶供应体系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3 液体化工品物流行业

      3.1 行业竞争情况

      ① 液体化工品船运行业:

      ●在我国,液体化工品船运行业的市场准入和生产经营受交通部门、海事部门的严格监管,经营内贸化工品船运业务还须取得“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若承运危险化学品还须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资质”,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但由于前期造船数量众多,造成运力过剩的局面,使得内贸船运的市场竞争仍然较为激烈。除中化国际外,从事液体化工品船运的国内企业还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奥德费尔东展船运(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中船重工万邦航运有限公司,以及国内民营企业上海鼎衡船务有限公司等。相对而言,国际液体化工品船运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国际航线一般

      由跨国船务公司主导,如Stolt和Odfjell SE(挪威奥德费尔航运公司)等;其经营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技术管理水平较高,航线遍布世界各地,竞争优势明显。而在中化国际经营的中东航线、东北亚航线和台海航线中,台海航线受近期两岸政策的积极影响,从台湾地区运到大陆的液体化工品数量有较大上升,大陆液体化工品船运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