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路演回放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路演回放
  • A7:研究·市场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定增私募业绩亮眼
    投资择时仍需思量
  • 强制拍卖公告
  • 重构央地投资分工与协调机制
  • 上投双息平衡抢占风口脱颖而出
  •  
    2015年5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研究·财富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研究·财富
    定增私募业绩亮眼
    投资择时仍需思量
    强制拍卖公告
    重构央地投资分工与协调机制
    上投双息平衡抢占风口脱颖而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定增私募业绩亮眼
    投资择时仍需思量
    2015-05-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编辑 于勇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挑选定增类私募产品可以从基金经理挑选定增项目的能力以及产品的策略、结构这几个维度来看。一般来说,如果加入了对冲策略,通常会有比较稳健的收益,比较适合保守或稳健的投资者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编辑 于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今年以来共有151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这些公司实际募资总额合计2313.14亿元,定增价格较实际发行价所具有的平均折价率为34.82%,36只个股折价率在50%以上。

      作为创新型私募的一大策略,定向增发类私募因具有较高的折价率对投资者颇具吸引力。加之定增事件给公司带来的一系列利好效应,参与定向增发的股票本身通常会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因此,投资定向增发股票的私募表现也比较抢眼。

      定增类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28%

      自2013年以来,定向增发股票数量不断创出新高,2014年其数量较2013年呈现出翻倍增长,2014年全年A股市场实际实施定增方案的上市公司有387家。由于发行条件宽松、审核程序简化,定增愈发成为上市公司实现融资的宠儿。

      事实上,牛市行情下上市公司如此大规模定向增发也产生了大量获利机会。以联络互动、宜华健康等为例,公司自公布定增方案之后,股价就不断走高,截至2015年4月22日收盘,距定增发行价涨幅分别高达1044.69%、703.35%。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参与定增的公司中,80家公司股价较增发价已经翻倍,占比达52.98%。如此涨幅,自然也让定向增发类私募业绩表现非常亮眼。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4月22日,127只具有业绩数据的定向增发类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8.29%,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5.11%,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

      面临一年限售期尴尬

      虽然参与定增会有明显的折扣,具有一定安全垫保护作用,但是由于投资定向增发类股票一般会有12个月的限售期(小部分定增股票限售期为36个月),限售期间投资者不能退出。所以,投资定增类股票虽有各种诸如机构效应、大股东增持效应、类新股效应等增发利好,但仍会有一定的风险。

      尤其是当前上证指数一路上涨至4400点,如此时点不得不考虑定增股票一年限售期之后股价回落的风险。

      事实上,关于定向增发股票的择时是有一定道理的。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根据以往定向增发股票的业绩表现,上证指数在5000点以上、4000点到5000点之间、3000点到4000点之间、2000点到3000点之间、2000点以下时,定向增发类股票获取正收益的平均占比分别为41.9%、60.32%、72.12%、75.23%、88.24%。所以,根据这一数据来看,目前4400点附近对于投资定向增发项目还需精挑细选。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目前时点投资定向增发股票风险收益率比如何,可以从定增类私募产品成立时点来看出基金经理的态度。好买数据显示,350只定向增发私募中,219只产品成立于2014年,近17只产品成立于2015年。由此也不难看出,不少基金经理对目前参与定增项目相对比较谨慎。

      对冲风险各有方法

      和普通股票型私募一样,定增私募业绩的好坏还要看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虽然参与定向增发的股票大部分都能取得正收益,但是仍有一些定增项目的股价遭遇了下跌,导致最初买入股票所享受的安全垫逐渐消失。所以,目前市场上不少私募在参与定向增发项目的同时会加入一些对冲策略。

      从好买基金的调研来看,同安投资的定向增发私募主要采取构建定向增发股票池、结合股指期货对冲。以同安定增宝1号为例,通过定增股票组合对冲来锁定收益,根据计算出的定增股票组合与沪深300的beta系数,选择做空股指期货对冲锁定收益,期间会动态的调整股指期货的合约。根据其今年2月17日公布的最新净值来看,同安定增宝1号自2013年12月23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67.78%。

      另外,国富投资在定向增发策略方面表现也较为优异,截至2015年3月27日,国富投资专户3号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59.17%。国富投资在定向增发业务上,主要采取定向增发与套保相结合的投资风格。基金经理陈海峰结合其PE产业资本选股视野构建投资组合,并利用金融工具对大盘进行择时以把握进入与退出时点。关于风控方面,国富在大盘处于风险较高的阶段,会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完全对冲,而在大盘上涨期,会完全取消对冲。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挑选定增类私募产品可以从基金经理挑选定增项目的能力以及产品的策略、结构这几个维度来看。一般来说,如果加入了对冲策略,通常会有比较稳健的收益,比较适合保守或是稳健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