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5:特别报道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特别报道
  • A3:私募
  • A4:私募
  • A5:私募
  • A6:私募
  • A7:私募
  • A8:私募
  • A9:私募
  • A10:基金·投资
  • A11:基金·焦点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视点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人物
  • 创业板指再创新高 私募大佬仍看好后市
  • 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 末日买卖
  •  
    2015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投资
    创业板指再创新高 私募大佬仍看好后市
    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末日买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业板指再创新高 私募大佬仍看好后市
    2015-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赵明超

      

      上周大盘遭遇剧烈调整,创业板在高位盘整后暴涨 5.97%,离 3000点仅一步之遥,大盘连续大跌,创业板反而再创新高,打新冻结的资金入市后也猛攻创业板。在私募大佬看来,创业板过去两三年来的上涨,实质上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尽管前期涨幅巨大,但在国家大力推动转型创新背景下,后市依然可期。

      

      创业板依然被看好

      上周五,在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2015年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上,针对创业板当天的大涨,多位私募大佬发表看法。前景顺长城明星基金经理、深圳望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辉表示,创业板最近两年多的大涨,根本原因新兴产业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而不是简单的资金疯狂炒作。

      在王鹏辉看来,创业板权重占比最大的是传媒,第二是计算机,第三是医药生物,都是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几乎完全是依靠创新商业模式发展起来的,而不是过度依赖政策,从投资机会看,尽管龙头股市值不小,但是目前故事还只是刚刚开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工业4.0等领域增长潜力巨大。

      民森投资董事长蔡明表示,他几乎不看上证指数,上一轮牛市中飙涨的蓝筹板块,他并不看好,而是认为代表新的产业技术的公司是主流。在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看来,创业板牛市不单是中国的产业周期,也是全球的产业周期,“新兴产业在世界各个市场都以高速增长,跟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进行比较,A股估值并不明显偏高,互联网主要看商业模式能否成功,再看收入,最后才看利润,很多人用市盈率多少倍来攻击创业板高估值,我觉得是不对的。”

      在菁英时代董事长陈宏超看来,从这一轮牛市背景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传统模式基本告一段落,很多新趋势正在形成,创新科技、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出来,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到一个新的、长期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将是更广泛层次的深层革命,带来的机会无比巨大。

      寻找核心受益股

      尽管私募大佬们看好创业板,但是同时也表示要寻找核心受益标的,回避纯粹的概念炒作板块。

      蔡明非常看好生物医药领域,在他看来,生物医药领域过去五年在美国大牛市中走势最好,如果取得重要突破以后,带来的影响绝对要大大高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领域的突破,未来十年健康领域是长线布局机会。

      在陈宏超看来,未来机会需要关注新领域带来的变化。首先是消费升级,其次是大医疗领域,“传统医疗行业过去就是吃药打针,接下来整个医疗领域的革新和突破会带来新的医疗革命,基因技术等都是新的导向,科技领域就更多了,新的技术突破,会带来大的机会。”

      尽管私募大佬依然看好,但是从底部以来已经飙涨了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新兴概念股,在业内人士看来风险也在同样集聚。华泰证券TMT研究员马军表示,目前TMT板块估值已经不低,“如果现在没有配置的,可以在别的行业去寻找新的低估标的,如果已经配置的,可以逐步向低估值、业绩有保障、后续有故事的板块和公司考虑,主要选择大市值公司。”

      雪球投资董事长李昌民表示,尽管依然看好互联网,但是短期估值已经过高了,存在局部或者个股的泡沫,“中国真正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其实不多,将来肯定会出现一批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大黑马出来,但是互联网是高度竞争和高度敏感的行业,一个细分行业只可能有那么1-2家公司存在,所以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存在很大的泡沫。”

      华夏未来总经理刘文动表示,这轮牛市以主题性投资机会为主,只要流动性推动还没有结束,主题投资就会延续,哪一天大家看到“互联网+”等都不再成功了,这轮牛市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