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5:特别报道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特别报道
  • A3:私募
  • A4:私募
  • A5:私募
  • A6:私募
  • A7:私募
  • A8:私募
  • A9:私募
  • A10:基金·投资
  • A11:基金·焦点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视点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人物
  • 第六届“金阳光”中国私募基金
    公司奖获奖名单
  • 朴易资产尚志民:“测不准”的市场中如何实现平衡投资
  • 高毅资产邓晓峰:对金融行业的市场谬误会带来投资回报
  • 4200点的投资机会
  • 望正资产王鹏辉:创业板的精彩刚刚开始
  • 博道投资莫泰山:经济转型已见新曙光
  •  
    2015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特别报道
    第六届“金阳光”中国私募基金
    公司奖获奖名单
    朴易资产尚志民:“测不准”的市场中如何实现平衡投资
    高毅资产邓晓峰:对金融行业的市场谬误会带来投资回报
    4200点的投资机会
    望正资产王鹏辉:创业板的精彩刚刚开始
    博道投资莫泰山:经济转型已见新曙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4200点的投资机会
    2015-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主持人:

      上海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东升

      

      ■嘉宾:

      深圳民森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蔡明

      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文动

      深圳市明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曾昭雄

      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杨玲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合伙人 高云程

      深圳菁英时代基金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宏超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于勇

      

      市场将会是长期牛市

      陈东升:在当前4200点上,各位嘉宾对未来的市场怎么看?是整理之后继续上升?还是在4000点整理回调?

      蔡明:这轮牛市有几个特点跟过去不一样。第一个是转型期望下的牛市,刚才像王鹏辉说坚信一定能成功,我相信很多投资者也相信转型能成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第二个是杠杆下的牛市,我们初步测算了一下,这轮杠杆以及利用杠杆的本金大概三万多亿,这轮市值大概20多万亿,占到10%几到20%,这跟过去非常不一样。第三个是这轮牛市不是基于业界预期的牛市,因为我们经济还在继续下滑,而代表转型的那些股票会比较强。具体到上证指数,过去工业化,城市化,上一轮的热点,未来我们也不觉得会有多好的前景,我觉得代表新的产业技术可能会是主流吧。

      曾昭雄:这波牛市,我在去年6月份就说这牛市是长期的,上证指数创新高之前不会有特别大的风险,这波牛市也是一个比较长、比较伟大的牛市。

      创业板牛市是一个表象,创业板60%-70%的市值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工业4.0等新兴产业,它不单是中国的产业周期,也是全球的产业周期。这些行业在世界的各个市场都是以很高速度在增长,它的估值都很高,我尝试比较了A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跟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进行比较,其实它的估值没有明显的偏高,互联网主要看商业模式能否成功,再看收入,最后才看利润,很多人用市盈率多少倍来攻击创业板高估值,我觉得是不对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和生物医药公司短期的盈利没有释放出来。A股新兴行业的估值跟美国的中概股是差不多的。A股会跟全球一样,传统行业有转型机会,但新兴行业会继续领跑所有行业。

      高云程:这一轮牛市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过去几年持续的技术变革提高了很多行业的效率;第二个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从隐性的宽松到显现的宽松货币政策,带来实际利率水平的下降;第三个是更长期结构性变化,是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开始不可逆转的由房地产和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向权益类产品转移。在过去几天大跌中,我跟投资人说,这三个趋势在过去三天暴跌中改变了吗?如果没有改变,需要恐慌吗?我觉得不需要太恐慌,指数到了4000点以后,有些可能炒作得过头了,某些板块是存在泡沫倾向,这次回调是特别好,让市场冷静下来,也让新的投资人冷静下来。

      杨玲: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判断新一轮牛市开启,时间可能长达三到五年,我们由原来低仓位的相对保守策略,转为满仓操作,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一直满仓。虽然市场有些风格切换,像去年四季度的大盘股,今年一季度的小盘股,但是无论如何,牛市方向非常明确,我们判断是三到五年的牛市,前期高点肯定能够突破。但是上证指数快速上行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了。大家之前对经济的预期相对悲观,随着中国梦、改革梦等愿景推进,大家有了新的梦想,但是即使牛市预期存在,但是指数快速上行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了。

      牛市分上下半场,上半场主要是由居民的大类资产配置引起的,从估值的快速修复行情开始,从现在来看,高净值客户已经开始非常猛烈的朝着股票类的资产配置了,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目前高净值客户可支配的资产可能不到一半,还有一半在观望,后面还会加大配置;从公募基金发行规模看,广大中小户也在开始加大投资,牛市上半段有资产配置所带来的资金推动的牛市还在进行中,未来还有比较大的空间。

      牛市下半场主要基于经济复苏。尽管从宏观数据上看,不管是GDP、KPI,都比较糟糕,但有一些行业已经有企稳、掉头、业绩反转的倾向,我们判断明年一季度就会看到宏观数据会变好。当没有业绩的时候,我们炒的是概念,进入下半场,我们炒的就是业绩了。买入真正的好股票,就是我们下一阶段的投资策略,部分消费蓝筹股,尽管当前不在风口上,但下一阶段还是好的,后期此类股票应该会有较好表现。

      刘文动:股市一直是在一个泡沫和崩溃中走的,背后真正的驱动因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是人性,市场在上涨过程中的理论,本质上都是基于人类的好奇心,因为人们相信市场无论是涨还是跌,我们都需要解释,没有解释我们心里会感到不安定。

      这轮上涨,大部分人认为是流动性推动。但流动性只是必要条件,不可能是充分条件。过去几年无风险利率高达10%,这种情况下你指望一个牛市是不太可能的。过去一百年最成功、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美国,几十年来股票市场回报率大概也就9%到10%左右,如果我们有10%的风险利率的话,显然很难有牛市。但是低利率是否一定会导致牛市呢?不一定。业绩好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讲业绩增长的故事;业绩不好时,大家讲主题,大部分时候炒作主题,炒作向往,炒作人们内心里的愿望。

      上证指数代表传统行业,银行、地产、钢铁、有色、化工,水泥这部分所占有的市值可能高达80%,如果没有新周期启动,讲增长的故事是很难的,试图通过业绩反转来推动上证指数进一步上升我认为是很难的。这一波里头,凡是传统行业里涨的,要么是搭上了“一带一路”,要么是搭上了行业整合比如说钢铁等等预期。上证指数如果要进一步上涨,必须要看到经济企稳进入新周期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的话,上证指数要想表现得特别突出,我觉得还是比较难的。

      陈宏超:从这一轮牛市背景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传统的模式基本上告一段落了,有很多新趋势正在形成,首先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过去我们以重化工业发展方式为主,今天我们发现创新、新科技、新经营模式的转变不断涌现出来,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到一个新的、长期的发展阶段。

      第二,我认为增长速度从过去长期高增长进入中高增长阶段,过去长期以来的高通胀很可能陆续进入下降通道,慢慢的会演化为长期非常宽松的低通胀或者零通胀阶段。

      第三是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变化,过去由于重工业需要,资金成本高企,近一两年来资金成本不断下降,从而使得资产配置的方向发生转变。

      最后是居民资产配置发生大的变化,过去就是居者有其屋,有存款有房屋,接下来可能人人会有股权,我觉得通过这一轮牛市,可能会带来一场股权文化的革命,中国会兴起一场股权文化。

      

      看好生物医药、环保及互联网等新兴板块

      陈东升:请大家分享一下最看好的行业或板块?

      蔡明:我们比较看好生物医药领域,这个领域过去五年在美国大牛市中走势最好。过去几年美国有很多公司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竭力突破,如果生物医药突破了以后,它带来的影响绝对要大大高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领域的突破,未来十年健康领域是长线布局机会。

      刘文动:这轮牛市以主题性投资机会为主,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科技创新,还是“一带一路”,流动性推动还没有结束,这些主题今后还会延续,哪一天大家看到“互联网+”等都不再成功了,这轮牛市就结束了。

      曾昭雄:尽管市场已经涨了很多,但是泡沫论调现在不能成立, A股估值跟美股是差不多的,但是A股总市值和GDP的比值大概是88.5%,巴菲特说美国是125%,这是长期投资指标,表明我们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还不小,但是目前问题是增长速度太快了。讲到互联网,我觉得没有结束,我们现在是互联网2.0,今后会进入到万物互联的阶段,在未来三五年就会展示出来。从长期来看,最有投资价值的是环保,过去10年,国家、政府对环保的投入十分不足,从今年开始,政府实实在在提高对环保的投入。跟环保相关的是新能源,随着太阳能、风能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电网的健全,能源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也是大环保领域,我相信是未来三年比较好的投资方向。

      高云程:我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一个非常不看好的板块,就是黑天鹅公司,我相信市场里确实存在一些这样的公司,存在监管风险,不管是信息披露,还是内幕交易,这种黑天鹅已经不是发生不发生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我觉得大家一定要回避。

      从现在结合估值来看,两类公司可能非常值得投资,第一类是有品牌的消费品公司,它们有生命力,中国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后,要买更好商品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第二类是综合金融平台,如果一个公司包括了你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保障服务,所有的账户全部帮你解决掉,这样的公司是有长期生命力的。

      陈宏超:中国未来机会在哪里?我认为未来真正的投资机还是会在新的领域,今天很多领域都变了。第一,我们的消费在变化。过去我们谈到衣食住行,都是传统消费,但是今天发现消费在转型升级,过去是传统手机,现在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第二,我们谈到大医疗,传统的医疗行业过去就是吃药打针,接下来整个医疗领域的革新和突破会带来新的医疗革命,基因技术等都是新的导向,科技领域就更多了,新的技术突破,会带来大的机会。

      未来推动股指不断刷新纪录的最重要的力量是企业不断超越,不断创新,过去企业是模仿,慢慢就追赶,追赶之后发现有机会超越,超越之后,就会有企业引领世界潮流。将来很有可能在世界一百强、世界五百强企业里面有一批中国企业的身影。

      总体而言,从两个层面看,第一个是只要有转型升级机会的地方就有机会。比如说铁路制造,过去我们铁路制造是最落后的,但是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的高铁制造一下子跃升至世界前列。现在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全面智能化,加上会有众多的功能在里面不断得以体现。将来这种现象会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不断地去创造新的机会,这种机会会不断涌现出来。第二个层面是信息化的革命带来的机会,今天互联网已经不是在信息方面的互联,它在更深层次,更广泛层次的深层革命,这场革命跟过去那个时候的信息革命,互联网基因会植入我们的生活,所有的产业,这个变化带来的效率的提升,带来的成本降低,带来整个机制的融合,这个机会无比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