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又一次大萧条
|
——评盖特纳《压力测试: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徐 瑾
只有经历危机我们才能真正改变,已经发生的,必然会再发生一次。我一直在梳理关于金融危机的资料,最近在读美国前财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F. Geithner)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Reflections on Financial Crises),这是一个令人深深着迷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
关于金融危机,政策亲历者往往能够提供更多内幕与信息。下野官员的写作,除了名利双收之外,也隐含一种政治雄心,即试图说明我曾经如此为国服务,阐明自身的政治遗憾以及对各种批评做出辩解。盖特纳在《压力测试》的扉页上的题词就是“致财政部和美联储诚毅勤朴务实奉献的无畏公仆们”,而他自己也认为他在美联储以及白宫没有打过“败仗”。
政客在台上发言,未必全然都是真话,即使技术官僚也难以免俗,但是看他们的台下发言,顾忌自然就大为减少,而在交叉对比阅读之中,想要盗世欺人实在也不容易。读书知人,比起格林斯潘的思想深邃、伯南克的学术高度、保尔森的宏大叙事,盖特纳的书相对比较低调,而他本人风格更像实干家。有趣的是,无论保尔森还是盖特纳,都找了记者作为不署名的合作者,这使得他们的书读起来非常流畅。
盖特纳的成长经历非常有趣。和一般财经官员有所不同,他在青少年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美国,而是随着就职于福特基金会的父母在非洲、印度、泰国等地生活,1981年他甚至还在中国留学,通过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与一些来自美国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在北京大学读了十个星期的汉语。这样的学术背景更多与国际关系尤其是亚洲关系紧密。在达特茅斯大学,他是政府与亚洲研究学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学院,他又是国际经济与东亚研究硕士。除了汉语,他还会说一点日语。
毕业后,盖特纳曾为亨利·基辛格工作过几年,后来进入财政部,为同样著名而聪明的拉瑞·萨默斯工作,随后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职,同事中不乏传奇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他在2003年接受了美联储纽约主席一职,开始与金融行业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这似乎为他抗击2008年金融危机及随后的经济恢复做了准备,与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以及共和党人财政部长小亨利·保尔森共同努力,竭力在内外争议中避免又一次大萧条诞生。
盖特纳身材不高,人本来年轻,加上长着一张娃娃脸,很容易被低估,甚至一位国会亲密同谋者也评价盖特纳在公众演说时青涩得“像是在自己的成年礼上”。即使他最重要的职位,也就是财政部部长,他也曾在就职之后对奥巴马坦陈“我们只在三个月前刚刚认识,而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我都不是领导财政部的最佳人选,我不是银行家,不是经济学家,不是政客,甚至不是一个民主党人。我是一个没有多少公众印记的独立选民,我的履历并不能完全代表奥巴马式的愿景与变革。”
盖特纳一生重要的几次职业转折,所跃升的高度往往超过他自身以及别人的预计,事前看起来他的背景资历或许不是候选人最为强大的,但是事后往往证明他是最合适人员。
盖特纳的职业履历,早期更像一位中国问题专家,不那么时髦,但是却最终为盖特纳日后的职业奠定基础。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在谈及职业选择时候表示,“一般来讲,最好在开始的时候建立一种适度的抱负,而不是试图判断哪种职业有趣。哪份工作可以让你学到最多?哪份工作可以尽早让你承担重任?你想要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共事?如果你回答好了这些问题,那么即使你从事于一个不怎么欣欣向荣和不太声名显赫的行业,你也会非常幸运。我当时选择的职业就不是一个声名显赫的职业。如今大多数美国人并不认为公共服务是一个很酷的职业;自从肯尼迪时代过去后,他们就不这么想了。公共服务是最酷职业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了。”
如果低估盖特纳,那么将是一个错误,他对于金融危机的处理尤其有经验。甚至后来英格兰银行前行长默文·金曾经打趣说所有危机中都有盖特纳,却是一个说明相关性和因果性差异的案例:盖特纳没有引发危机,但是危机引来了他。盖特纳在美国财政部期间,不仅服务过萨默斯、鲁宾等传奇人物,更曾经参与处理过不少国际金融突发危机,如日本泡沫危机、墨西哥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也为印度尼西亚、韩国、巴西和泰国等国制定过金融救援计划。
也正因此,当他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与当时财政部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起抗击美国金融危机之际,他已有了相当的准备。他说,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所有经历的辩论都会在10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重演,“严厉的爱与无条件的爱;《旧约》对纵火犯的正义惩罚以及对无辜者的实用主义;透明与宽恕;紧缩与刺激;流动性与偿付力”。
就大部分情况而言,盖特纳在《压力测试》中的叙述与保尔森《峭壁边缘》(On the Brink)等著作立意没有太大分歧。据说伯南克今年晚些时候也将出版回忆录,题为《行动的勇气:危机及其后果回忆录》(The Courage to Act: A Memoir of a Crisis and its Aftermath)。我估计这“三人组”的观点应该基本一致,并不会改写金融危机史。尽管如此,盖特纳还是提供了更多内幕以及观察视角,比如是否应该救雷曼,这是盖特纳与保尔森以及伯南克的最大分歧之一,也是耐人寻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