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新闻·市场
  • 7:新闻·财富管理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路演回放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市场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中国制造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
  • 新动力孕育中国经济新希望
  • 跨境资金外流持续
  • 上市公司抢滩
    “工业4.0”核心产业
  • 未来工具
  •  
    2015年5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中国制造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
    新动力孕育中国经济新希望
    跨境资金外流持续
    上市公司抢滩
    “工业4.0”核心产业
    未来工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抢滩
    “工业4.0”核心产业
    2015-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于斐 ○编辑 邱江

      

      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终于揭开面纱,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加速行业洗牌,龙头企业的盈利将会进一步提升。

      《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重点扶持领域就是“智能制造”,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智能工厂等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目前正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预计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东方证券预计,未来5年关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分产业、分地区、鼓励本土化的支持政策将纷至沓来,中国智造将真正进入政策黄金时期。在迈向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国家政策将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化解当前制造业的诸多矛盾,提升制造业的效率、效益和层级。从实现路径上看,第一个十年推进智能制造的着力点在于:从单机自动化走向智能化工厂,提高某一领域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发展系统集成商(智能工厂总包商),创新制造模式,实现制造业升级;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扶持本土品牌,发展数控系统、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关键硬件。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发力智能制造的发达国家,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起步已经晚了几十年。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不仅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之一。

      由此,中信证券认为,在此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智能控制装置,即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发展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二是智能制造机器,即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智能化成套装备;三是智能终端产品,即能够融入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智能型产品。

      事实上,围绕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上市公司纷纷抢先布局,相关资本运作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包括博林特收购远大环境、华昌达并购美国DMW、南车时代电气并购SMD以及海伦哲并购连硕科技等在内,至少已有超过15家上市公司投资或并购了机器人企业。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战略倾斜明显,重点强调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如沈阳机床发布了由传统机床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以及面向工业4.0的“i5”战略,并与远东传动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业创新联盟”;而据华中数控披露,在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公司研发的华中8型数控系统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已经在沈飞、航天八院等重要企业获得成功。

      银河证券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会加速行业洗牌,龙头企业的盈利将会进一步提升,反之低产能高耗能企业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