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公司
  • 4:市场
  • 5:市场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9:艺术资产
  • 10:评论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大数据时代
    基金经理如何投资
  • 通联数据CEO王政:用大数据构建资产管理新生态
  •  
    2015年5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16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
     
     
     
       | A16版:基金·人物
    大数据时代
    基金经理如何投资
    通联数据CEO王政:用大数据构建资产管理新生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数据时代
    基金经理如何投资
    2015-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丁宁 张馨

      

      “现在并不缺乏信息,缺乏的是挖掘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王政看来,在信息爆炸的当下,需要借助机器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帮助完成人力无法高效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未来,大数据时代的资产管理将伴随着机器学习和智能计算的发展,成为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智能金融。

      作为公募基金的“过来人”,王政对传统基金经理的日常作息熟谙于心:7点起床上班,路上开始浏览前天外盘情况,国际市场的主要指标以及重大动态;8点进入办公室,浏览国内外主要财经网站,晨会与同事一起讨论当天最新的宏观政策,财经和市场动态;9点-15点看盘,管理投资组合,看报告;收盘后对当天市场行情进行总结、分析,晚餐时继续与同行进行近期市场和投资热点讨论。晚上看长篇研究报告,20点左右上网看上市公司公告,并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充足准备。午夜,休息。

      “占据大部分工作时间和精力的,正是对新闻、公告、热点、行情、报告等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王政说,在互联网如此普及之前,这样的投研过程基本是靠人工完成的。

      而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带动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数据逐渐呈现出明显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因为规模极其庞大并在实时高速扩展中,被称为“大数据”。

      在王政看来,“大数据”时代对投资管理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投资研究开始由原来的小样本向全样本,由定期向实时变化着。

      “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需要借助机器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帮助我们完成人力无法高效完成的信息处理工作。”王政认为:“而这将改变基金经理传统的投研模式。”

      王政表示,通过智能计算和机器学习,可以对所有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在数量庞大而覆盖广阔的数据中,把所有的投资标的都连接起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关系图谱;在此基础上,动态跟踪实时新闻,捕捉各类事件,进而建立起事件影响在关系网上传导的机制。

      在他看来,大数据冲击下,传统的基本面投资面临变革:“有家美国公司利用卫星24小时监测超市的车流、货运、港口的运输,并卖给华尔街的投资公司,使他们不用再等官方数据,不用去工厂门口蹲守,就可以实时通过卫星第一时间得知市场的变化。信息传递速度改变着投资的速度。”

      除了基本面,大数据背景下的投资管理也能更快更全地收集和分析社会情绪数据。王政介绍,通联数据所在做的金融云平台,正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计算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比较全面地收集处理了基本面和社会情绪等多方面的数据,力图准确提炼影响市场波动的诸多因子。

      “这并不意味着彻底摒弃传统的投研理念,价值投资、主题投资、事件驱动投资、情绪投资等依然需要遵循,但操作方式和以前相比会有根本改变。投资者将更多依赖大量数据和智能分析的技术快速找到投资机会,直接进行投资。”王政表示。

      “投资,已由一门艺术发展为一门科学”这是20年前,王政的两位同事——Grinold 和Kahn提出的观点。他们通过总结投资中的一些规律,覆盖了收益率预测、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评估等核心因素,用计算机分析来构建投资模型。这些科学模型帮助他们在20年间成就了世界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即如今的贝莱德。

      “而未来,大数据时代的资产管理将伴随着机器学习和智能计算的发展,成为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智能金融。”王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