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信息披露
  • A8:书评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  
    2015年5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研究·宏观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研究·宏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点燃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5-05-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自下而上激发民间活力、催生经济新增长点,引领中国经济走上创新之路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的适龄劳动者累积数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调整既有的就业模式和科技创新引导模式,发挥新一代劳动者的自主性与聪明才智,不仅关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跟社会管理方式有关。只有改变思路,从体制机制上做彻底改革,才能把民间的活力激发出来。

      ——亚夫

      ■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减弱,要实现经济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须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实现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不减势的“双引擎”。

      

      ■当前必须造就扶持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各部门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合力、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改造传统引擎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金融的扶持作用,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张前荣

      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状

      大众创业是增加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办经营实体,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充分就业。万众创新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推动创业和创新具有指导作用。

      1.当前大众创业状况

      近年来,我国大众创业发展很快,大学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正成为大众创业的主要群体。据相关统计,2008年至2013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仅为1%,2013年达到2.3%,比2012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据调查显示,在创业大学生中,为实现创业理想是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占比达到46%以上,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创业的比例较小,仅为7%。留学归国人员不断增加,2008年只有5万人,2014年就达到36.48万人,创历史新高。在留学归国人员中,自主创业者已占15%以上。

      在返乡农民工中,有创业意愿的占到两成以上。我国大众创业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从最近的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看,2014年,受雇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3%,自营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自营就业农民工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说明农民工创业的比例在逐步提高。

      2.当前万众创新状况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下,我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创新给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占GDP的比重为2.09%。国家安排了3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129项“863”计划课题。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213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74亿元,投资创业企业739家。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236.1万件,授予专利权130.3万件。签订技术合同29.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截至2014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98家。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21.4万人,为创新储备了人才。

      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医疗、网络教育等蓬勃发展快速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信息消费发展迅速。

      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增长49.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37.7个百分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尽管规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代表着新兴的增长动力,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高新技术的改造和提升下,提高了原有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7991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24167亿元,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临哪些问题

      1.大众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大众创业发展迅速,但在创业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国民创业意识较弱,创业者比例偏低。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够有稳定的工作,近七成的家长不赞成子女创业,希望子女自主创业的不足3%。

      二是创业者普遍存在资金困难。近九成的创业者认为资金不足是创业最主要的障碍,近八成的农民工认为创业最缺少的是资金。

      三是一些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较低,创业优惠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创办企业注册审批程序复杂、门槛高,阻碍了创业的发展,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够,未能为创业者提供足够帮助。

      2. 万众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讲,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为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

      我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成为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我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

      我国作为工业品的出口大国,生产装备特别是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差。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真正体现行业竞争力的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薄弱。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短缺,一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所需的重要装备依赖进口。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

      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缺乏足够重视,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大难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低于1,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以上。由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仍然薄弱,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高,大多数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极少数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投入相对不足。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较多,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在相对指标,如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的R&D人员方面,差距仍十分明显。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1%以下,2014年占比为2.09%,虽然有明显的提高。但仍然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当前,我国尚未建设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研设施以及科研资料、科学数据等严重匮乏、分散落后,并且还存在着盲目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没有形成社会共享机制。由于缺乏国家层次上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无法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共享,科技人员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最新科技文献和数据,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科研设施。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要使创业创新蔚然成风、开花结果,而不是“昙花一现”,必须进一步深化推进改革,破解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改革引领创业创新浪潮。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整合政策资源并推动政策落地。

      1.造就扶持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一,进一步深化改革,造就扶持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创业伊始的高新技术企业通常没有赢利,考虑在营业税、增值税等方面进一步给予优惠措施,降低小微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新企业的认定门槛,目前主要是以产值和税收来认定,高新初创型企业难以达到,应改为以科技含量、专利创新作为主要的认定标准,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第二,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所谓的非行政许可,推进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将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保护各类合法的产权。打造新引擎要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同时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

      第三,实施创新项目计划。可以设立专门项目,或者实施以创业企业为对象的政府采购政策,以解决创业企业的市场进入问题。对重点创业群体如留学归国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可以设立自主创业支持项目,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择优资助。在扶持青年创业方面,可借鉴有关国家的做法,设立青年创业专项计划。

      2.统筹各部门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合力

      第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保证政府不越位和不错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腾出空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采取一站式窗口办理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以推动各级政府列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为着力点,清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以约束政府权力、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第二,政府应着眼于创新创业者的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土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新型孵化机构的房租等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第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梳理各部门、各层级政府发布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保证各级各项政策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第四,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高等教育。鼓励高校开设多种形式、多项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完善在校大学生创业办法,鼓励在校大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学习,保证创业课程与实践的有效对接。支持高校与各类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创业培训,运用社会各类资源建设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支持和创业服务。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3. 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第一,制定推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国家战略 。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尽快出台,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推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发展。

      第二,推进公共数据的开放,建立数据安全与相关方权益保护的保障体系。研究并出台我国公共数据开放战略,将政府公共信息与数据率先向全社会开放,加强信息资源的供给与传播,以提升可用性和利用率,确保社会公众能及时获取和使用公共信息。逐步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和数据开发利用的标准,确保数据的有效使用和相关方权益。

      第三,推动全社会对互联网平台的广泛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鼓励政府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同时,政务民生服务平台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与市场各方合作,分类逐步开放相关数据和接口,降低企业进入与运营成本,并鼓励和引导相关成熟案例在全国其他城市的进行推广。整合办公环境、信息资源、扶持政策、融资平台在内的综合性创业载体,扶持创业型企业和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

      4.改造传统产业 增强发展和创新后劲

      第一,改造传统产业,以产品创新为主导,以工艺创新为手段,以机理研究为基础,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能过剩行业和高污染行业的兼并重组,支持产能过剩行业新技术产能的等量置换,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第二,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中已有的高新技术,发展高端制造业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新材料,推出新产品,创造新模式,做好基础性研究,以此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第三,推行财税改革,推出扶持中小企业的新举措,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中小金融,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推动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的种类和项目,最大限度地放开价格管制。同时,注重发挥政府在软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扮演好市场监管的角色,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创业和创新环境,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5.充分发挥金融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撑作用

      第一,有效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倾斜,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构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多元化融资渠道。在科技领域。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深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加强科技、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协调,形成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

      第二,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适度进行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教育、文化领域。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教育、文化领域的金融服务,探索适合的抵质押方式,积极开发教育、文化消费信贷产品,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同时,提高教育、文化产业贸易投融资便利程度。

      第三,要发挥金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地提供金融支持。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杠杆放大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第四,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后出台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要兼顾地区差别和统筹引导作用,完善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国家引导基金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理顺引导基金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全国产业项目与风投管理人才数据平台,建立产业项目数据库和风险投资管理人才数据库,纳入在引导基金、创投企业及关联企业任职的高级风险投资管理人才,定期向社会公布考核业绩,接受公众监督,使引导基金投资业绩更为公开透明。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有关政府引导基金的宣传。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网络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模式。

      6.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推动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开发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不断丰富创业教育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普及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以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为重点,编制专项培训计划,优先安排培训资源,使每一个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大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创业培训。

      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创业服务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开发适合大学生的创业培训项目,纳入创业培训计划,提高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和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健全并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参训大学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加大对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力度,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

      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更多支持大学生创业实体。设立重点支持创业大学生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按规定给予经营场所租金补贴。

      搭建青年创业者交流平台,经常举办交流活动,为创业大学生及时了解政策和行业信息、学习积累行业经验、寻找合作伙伴和创业投资人创造条件。加强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将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向网络创业就业领域延伸拓展的有效方式,为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注册“网店”的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要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体系的作用,对留学回国创业人员开展针对性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国内信息、熟悉创业环境、交流创业经验、获得政策扶持。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