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调查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路演回放
  • A7:数据·图表
  • A8:路演回放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券商子公司率先探索员工持股
  • “12386”热线
    帮助投资者案例两则
  • 保监会:做好“东方之星”
    翻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 农发行前4月
    累计发放贷款近5000亿元
  • 偿二代或致险资降低创业板配置占比
  • 分级指基“三箭齐发” 信诚基金布局投资风口
  • 捕捉政策红利新机遇 险资多模式参与地方基建投资
  •  
    2015年6月3日   按日期查找
    5版:新闻·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新闻·财富管理
    券商子公司率先探索员工持股
    “12386”热线
    帮助投资者案例两则
    保监会:做好“东方之星”
    翻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农发行前4月
    累计发放贷款近5000亿元
    偿二代或致险资降低创业板配置占比
    分级指基“三箭齐发” 信诚基金布局投资风口
    捕捉政策红利新机遇 险资多模式参与地方基建投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偿二代或致险资降低创业板配置占比
    2015-06-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颜剑

      

      在即将实施的偿二代中,保监会对于险资投资不同股票所要求的资本金配置不同,并且高风险的产品要求资本金更高更严格。业内人士由此认为,偿二代或致险资降低创业板配置占比。

      2015年2月,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了中国风险导向常规体系17项监管规则,标志着我国以风险为导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可比的新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基本建成。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在该协会主办的偿二代体系与保险资产管理专题培训上指出,从保险资产管理业来说,偿二代的实施,将对保险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大类配置、负债匹配、风险管理、绩效考试等业务环节产生重要影响。

      “在偿二代下资产类别更加细分,风险较高的资产对资本的消耗增加”,平安资管公司有关人士解释。

      在偿一代下,保险资产类别主要划分为权益投资,非认可比例为5%;固收资产,包括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存款;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债;AA级(含)以上企业债和债权计划,非认可比例是0;股收资产:非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债;AA级以下的企业债和债权计划,非认可资产比例为10%。

      但在偿二代下资产类别更加细分,风险较高的资产对资本的消耗增加。仅权益投资就细分为险资投资深沪主办股,最低资本因子是31%;中小板股,最低资本因子是41%;创业板是48%;债券型基金是6%;股票型基金是25%,混合型基金是20%。

      因此,险资为了避免更多资金压在资本金储备中,会适当降低创业板的投资占比。毕竟,偿二代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不单是在保险投资上,在产寿险等反面,也体现了同样思路。因此,尽量用少量资本金,获得更大更稳定的投资回报,将成为险资未来投资的主要思路。

      保监会最新消息显示,在过渡期最后的半年时间,保监会将会检测偿二代下的过渡期运行情况。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称,下半年保监会内部掌握的粗略时间表是6月份着手布置,8-9月份公司自查,10-11月监管部门抽查,12月份总结改进。

      按照上述内部计划,险资将在下半年中根据过渡期运行情况和行业准备情况,灵活、务实地开展新旧体系的正式切换,投资亦不例外。

      随着创业板不断创出新高,投资偏好谨慎的险资已经开始减持创业板部分股票。

      其实,这对于险资而言,不是件特别难办的事情。险资投资十分谨慎。尽管股市火爆,但保险行业目前最新的股票基金投资占比不足15%,距离顶端30%的占比不到一半,全部投资金额不到1.5万亿。不仅低于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大机构,也低于2007年大牛市险资自身的投资占比。

      “越来越多信息显示,这轮行情是大级别的牛市。牛市的市场风格是全面的,不再是中小盘股、成长股独揽天下,这对于大级别的险资来说,更有利于其进出操作”,一位险资业界人士称。由于保险资金原本在创业板上的配置比例就不是很高,因此,偿二代给险资带来的调仓的实际影响,会小于心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