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调查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广告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汽车业国企改革的两种模式
  •  
    2015年6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T6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6版:汽车周刊
    汽车业国企改革的两种模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汽车业国企改革的两种模式
    2015-06-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许英博

      ⊙许英博

      

      汽车行业国企改革关注两类模式。我们对于汽车行业国企改革模式进行梳理,主要关注两类:1.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实行管理层激励等方式,提高经营效率;

      2.上市公司作为集团资产运作平台,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实现整体上市等。

      模式一:引入战略投资者 + 管理层激励

      引入战略投资者

      我们认为,国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有望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建议重点关注:

      1.华域汽车,上汽集团持股60.10%,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公司的国际化、中性化战略。华域汽车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近期通过旗下延峰伟世通与江森内饰的合资,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企业。上汽集团持有华域汽车60.1%的股权,同时,华域汽车目前超过50%的收入、盈利来源于上汽集团。我们认为,参照福耀玻璃发展模式,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投资人,将有助于公司“国际化”、“中性化”战略的持续推进。

      2.国机汽车,国机集团持股63.83%,汽车服务为完全市场竞争领域,而且以民营资本为主。国机汽车是国内领先的汽车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包括进口汽车批发及贸易服务,汽车零售服务,以及汽车租赁、二手车、汽车改装、车联网等汽车后市场服务。汽车服务为完全市场化竞争的领域,主要以广汇、庞大、中升等民营资本为主;而且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63.83%,预计未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将有助于改善公司股权结构,提升经营效率。

      

      表1:汽车行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上的国企列表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管理层激励

      汽车处于完全市场化竞争领域,通过引入管理层激励,将有效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根据控股股东承诺、管理层激励方案等公告,建议重点关注:

      1.长安汽车,合资、自主品牌全面向好,业绩高增长,承诺2016年6月30日前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

      长安汽车合资、自主全面向好,预计2015年仍将保持40%以上的快速增长:长安福特福睿斯、锐界等新车陆续上市,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动力总成国产化率提升;自主品牌CS75等SUV车型持续热销,预计2015年有望实现盈利。此外,公司承诺在2016年6月30日前根据国家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将有助公司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威孚高科,受益于柴油车国四排放升级,实施管理层激励基金。

      根据工信部规定,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预计将给高压共轨、后处理器等核心零部件带来明显的新增需求,威孚高科将显著受益。2014年5月,公司考虑国资委出台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仍处于试点阶段,短期内计提当年净利润的3% - 5%作为激励基金代替股权激励,提高管理层、员工骨干的积极性。公司当前股权结构为无锡产业集团持股20%、博世持股14%,长期看,若条件允许,实现管理层持股,公司股权结构将进一步完善,并充分激发企业活力。

      3.上汽集团,市场地位稳固,分红收益率高,利用管理层激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和债券。

      上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拥有超过20%的市场份额,市场地位稳固,分红收益率达到6%以上。公司设立有管理层激励基金(将于2015年到期),并且部分专门用于购买上汽集团的股票和债券,间接实现股权激励。同时,2014年以陈虹董事长为代表的新管理层履新后,明确提出市值管理方向。此外,公司所处的上海区域为国企改革先行区域,亦有利于公司在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

      

      表2:汽车国企实施管理层激励梳理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模式二:国资整合平台

      对于利用上市公司作为资产整合平台的改革模式,建议关注两类机会:

      集团汽车资产证券化率低,未来有望通过上市公司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整体上市的;

      自身业务成长性、盈利状况欠佳,集团拥有多个上市公司壳资源,未来有望成为集团其他优质资产整合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汽车资产整合平台

      我们对于各大汽车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进行梳理,建议重点关注:

      1.一汽集团是六大汽车集团中唯一未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

      一汽轿车受益一汽集团整体上市。一汽集团是目前六大汽车集团中唯一尚未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一汽股份于2011年6月成立,并承诺将于5年内解决与一汽轿车、一汽夏利的同业竞争问题,承诺期越行越近。另据媒体报道,一汽大众股比等问题也有望近期获得解决,进一步提升市场对于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预期。依托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公司,一汽集团盈利能力强,预计盈利规模超过200亿元。未来一汽集团若整体上市,将给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带来显著投资机会。

      2.国机集团旗下汽车板块业务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国机汽车是该板块唯一上市公司。公司作为集团旗下汽车业务整合平台,预计展会(中汽国际)、机器人(中汽工业)、科研院所(电器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院)等优质资产有望注入。

      3.金龙汽车控股股东变更为福建省汽车集团,有望成为集团资本运作平台。

      金龙汽车控股股东由厦门海翼集团变更为福建省汽车集团,而且通过增发股份,实际控制人福建省国资委持股比例提高至48%,为未来福汽集团资本运作打开空间。

      

      表3:中汽工业主要财务数据(单位:万元)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转型升级平台

      集团拥有多个上市公司资源,现有上市公司业务盈利状况、成长性欠佳的情况下,有望成为集团其他优质资产的整合平台,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对于市值在50亿元以内的汽车行业上市国企进行了梳理,建议重点关注:

      1.中国重汽,济南市国资委下唯一上市平台,控股股东在港股上市。

      公司此前公告,控股股东由山东省国资委变更为济南市国资委,成为济南市国资委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同时,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重汽集团已经在港股实现整体上市。此外,郭树清上任山东省委书记后,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国企改革,也为公司改革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2.*ST东安,中国长安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之一,有摘帽需求。

      中国长安旗下具有三家上市公司:长安汽车、湖南天雁、*ST东安。*ST东安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今年需要摘帽,不然将面临退市风险。

      3.安凯客车,控股股东江淮汽车已经实现整体上市,公司自身经营情况欠佳。

      江淮汽车已经实现整体上市,安凯客车作为集团旗下客车类上市公司,自身经营情况欠佳,2013年亏损3500万元,今年1-9月微利1850万元。同时,安徽是国企改革推进较快区域。

      (作者供职于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