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不仅是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不断推进的重要内容,更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央企改革的新焦点。在A股市场由熊转牛的关键一年,市值管理绩效的快速推升源于改革的给力、牛市的发力、流动性的推力。同时,由于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将股价操纵混同于市值管理等倾向性问题。市场迫切需要一部应时顺势的《市值管理指引》法规制度的尽快出台。加强市值管理,无论给市场还是给国民经济所带来的都将是多赢的局面。
□黄湘源
市值管理不仅曾在熊市中大显身手,在牛市中更越来越显示了与市场进程相得益彰的功能和作用。它有时似乎是天使,有时又更有点像魔鬼。正能量和负能量如此对立统一地集中于市值管理之一身,不仅让人纠结,也鲜明而集中地显示出扶正祛邪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务院去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即“新国九条”,首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自此开始,证监会先后组织市值管理专项研究、上市公司协会的系列调研,在此基础上将适时出台市值管理指引等有关制度。国务院国资委不久前再一次强调,“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这意味着,市值管理不仅是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不断推进的重要内容,更将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央企改革的新焦点。
市值是资本市场各方的共同追求。公司发行的股份按市价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体现了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整合能力和融资能力。而股市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及其占GDP的比重,则综合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及发展水平。在这个意义上,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通过应时顺势的增减总股本,改善经营管理等活动来保持股价的合理水平,并不断提升总市值,而管理层则通过相关制度建设维护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而对国民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的一系列活动。无疑,市值管理在理论上所弘扬的本该是正能量,加强市值管理,无论给市场还是给国民经济所带来的都将是一种多赢的局面。
然而,国人如今所看到的市值管理却不仅并不尽如人意,有时甚至还走向了反面。一些上市公司利令智昏,为迎合市场而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涉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以损害全体股东的利益为手段,为少数利益群体以及个别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不仅对中小股东利益造成很大损害,也极大地挑战了监管的底线。
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市值管理一直没有得到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管理层的足够重视,正能量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负能量却仰赖制度性惰性的支持越来越严重地拖累着市场。2005年5月开启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为实现市值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但由于资本市场过分强调融资,不注重市值管理和投资者回报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少上市公司在现金分红的稳定性、回报率等方面并没有表现出长足进步,业绩优良的蓝筹股持续低迷的局面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这不仅严重背离上市公司基本面,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形象。如果仅仅将市值管理简单地理解为股价提升而盲目扩大股本,最终不免留下泡沫破裂的严重隐患。
当然,将市值管理正气不振的原因全部归咎于上市公司的不作为不仅不公正,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有可能混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能不看到,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在很多方面尚不完善,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惩治不力,市值管理很容易成为股价操纵行为的代名词。去年12月证监会对中科云网、百圆裤业、宁波联合等18只股票的涉案机构和个人立案调查就已显示,某些机构“以市值管理名义内外勾结,通过上市公司发布选择性信息操纵股价”。“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自启动以来,先后已集中部署四批案件。这些案件更多集中涉及了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等五类违法违规行为。
资本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在沪深股市,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投资者不能准确、及时、完整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运营环境、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导致上市公司创造的投资价值不能被正确反映或充分发现。向市场揭示公司价值,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对称,争取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知和认同,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推动上市公司实体经营与资本运营良性互动,在不断优化和扩大资产质量以实现市值提升的同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则是市值管理的基本内涵。
作为企业的一种自治范畴,市值管理是企业自治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提升股票市值的重要手段。市值管理的重点当然 应放在做强、做优、做大上市公司上。可以通过优化股权结构,盘活存量股权,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以优化股本总量为手段实现价值提升,但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毕竟是最基础的基础。缺乏以业绩为支撑的内在价值,一味迎合市场推高股价、操纵股价、放大股市泡沫而增加的市值,无论如何是难以具备可持续性之基本条件的。实现资产证券化后的市值,只有在公司业绩支撑下不断增值,才有可能让投资者通过市值的不断增长持续而长久地分享上市公司发展成果。而现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市值管理动力,也不是看不清市值管理的方向,而是由于市场各方对市值管理的认知和观点并不一致,一方面热衷于博取短期市场差价的倾向,不免淹没了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收益的关注,另一方面,滥用市值管理概念不免掩盖了违法违规行为的苗头。这是不容忽视的危险倾向。
在A股市场由熊转牛的关键一年,市值管理绩效的快速推升主要源于改革的给力、牛市的发力、流动性的推力等因素,同时,由于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以及市场不成熟等因素,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容易将股价操纵混同于市值管理等倾向性问题。市场迫切需要一部应时顺势的《市值管理指引》法规制度的尽快出台。正像任何正能量都不可能不是在与负能量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辩证的对立统一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样,市值管理的扶正祛邪也是一个监管不断跟进,投资者保护不断跟上,上市公司治理不断改进的过程。没有改革就没有健康牛,没有扶正祛邪就没有与时俱进的市值管理,没有投资者保护也就没有资本市场的明天。这是我们永远也不能轻易忘记的大道理、真道理和正道理。
(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人士)